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01891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课内文言专题练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四川中考语文:专题练习(1)一、曹刿论战(一)(2014丹东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3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2、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肉食者鄙 神弗福也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3.阅读【甲】 【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答案(一)文言文(共10分)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赐福,保佑。但是,可是。 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2.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秦国攻打赵国的

3、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3.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二、马说(2014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4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4、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

5、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穆公见之,使行求马。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

6、马。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答案1、B 2、D3、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4、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2尾页2016年四川中考语文:专题练习(2)一 (2014济宁市)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

7、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3分)A.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D.老马之智可用也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1.答案:D评分:共3分。答对得3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2.答案: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3.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

9、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6分)3.答案: 人才 根本原因是“不知马”;老马识途 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评分:共6分。每问3分。填空1分,回答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10、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二、愚公移山(2014达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

11、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12、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人物】 【事例】【人物】 【事例】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8.【甲】文写山的高峻

13、、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二)(15分)1.(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2.(2分)D3.(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4.(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6.(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

14、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7.(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8.(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湖心亭看雪(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湖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