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5901654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修改)(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的 教育科研工作,华南师范大学 吴少荣,目 录,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1,2,科学与科学方法,3,教育科研的课题和学术规范,4,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与自身成长的关系,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与优质教育的关系,教育教学科研认识误区和思想障碍的调控,创建校本教研制度是教育科研工作的制度保障,教师从事教育科研 与自身成长的关系,教育科研素质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进行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 实现教师现代化要求的有效途径。,第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能使教学教育实践经验得到理性的升华,探索教育规律。作出科研成果,并把这种成

2、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自觉性程度同教学效果的优劣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教师只有自觉地进行教学科研,有意识地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善于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改进,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著名教育科学家,他17岁开始任农村小学教师,以后当过教导主任并晋升为校长直至1970年逝世。由于他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在他从教的30多年中,写了40本教育专著,上百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童话文艺作品,其教育著作被译成29种文字在国外传播并享有盛誉,他的著作被称为“活

3、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百科全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具有多项性的重要作用: 第一它有助于教师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使教师优化知识结构和提高知识水平。 第二它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第三它有助于增强教师创新意识。 第四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师现代化要求的有效途径,(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与 优质教育教学的关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 确保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二,教育教学劳动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是一种科学性劳动。科研素质是良好的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每一个教师的一种基

4、本要求,教研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素质的高低。,教育科研素质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一),我国同时面临着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的双重任务。通过进行教育改革,以便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是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艰巨任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确保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二),第一、能及时、深入地发现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悉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能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考察验证教育改革的措施、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以便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教育改革的健康进展。 第三、能极大缩短教育研究成果发现与应用的距离,这将大大加速教育改革的步

5、伐,强调教师参与教育和教学研究,造就教师成为研究人员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科研认识误区 和思想障碍的调控,教师通常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思想障碍有如下几种:,创建校本教研制度是教育 科研工作的制度保障,第一,制度是稳定性和根本性的,校本教研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第二,二、科学与科学方法,(一) 科学,广义而言,凡有组织有系统的 知识,均称之为科学,狭义言之,专指自然科学。 科学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发现事实变化的真象,并进而探求其原理原则的学问。,(二)科学的要素,客观性,指不因人而变,或随意而变的科学特征,(三)科学的特征,指科学研究的结果,其真实性如何是可以检验

6、的,指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系统性,(四)科学的目的,目的,发现事实变化真象,探求事实变化中的原理原则,3、科学的目的可分为四个层次,将研究问题时所获知的表面事实,客观地描述出来,将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 清楚,以事实为根据,指根据现有的资料来推估将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控制,指设法控制问题发生的原因,使可能发生的问题不至于发生,或将可能发生问题的严重性减低到最低的限度,科学的目的,大致可分为理论目的和应用目的。 理论研究,旨在发现事物变化的真象,探求原理原则。 应用研究,根据理论研究发现的原理原则,转移到应用研究的情况中,以进行验证性的研究,从验证的研究中得到实用性的原理原则,以解决

7、实际问题。,三、 教育科研的课题和学术规范,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 选择及其确定的原则,(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的形式及学术规范,(二),(一) 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 选择及其确定的原则,从分析以往的教育理论文献中获得;,从各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所颁布的课题指南中获得;,从分析目前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存在 问题中发现和选择:,课题的来源,第一、围绕教育目标的有关问题。 第二、围绕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 问题。 第三、围绕教学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 第四、围绕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的问题。 第五、围绕有关专业理论的问题。,第一、课题的价值。 它能否提出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见解、新观点; 它能否为完善教育决策和解决教育

8、教学问题提供依据; 它是否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个问题; 它在方法论上是否有所创新; 第二、选题的可行性。 主客观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条件,确定课题的原则,(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的形式及学术规范,教育科研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1、教育科研论文,(1) 类型,事实型是以事实说明问题。 哲理型是以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 事实和哲理综合型是把这两者综合起来,既有详实的事例论证并兼有充分的理论说明。,(2)论文的结构,内容 摘要,关键 词,即论文的主体。包含有绪论、本论和结论。,正文,引文 参考文献,A、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起导读作用。要交待论题的背景,写作的理由、

9、目的和意义以及论题研究的范围、基本理论等。 B、本论是论文的主体。本论的关键是论证,要把握论证的三个要素: 第一,论题,也就是论点,论点要正确、简练、鲜明。 第二,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包括理论论据的主要特征是可靠性、正确性和权威性,事实论据的主要特征是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第三,论证,是论题与论据之间的、 逻辑关系和证明方式,即运用论据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的全过程,是“怎样来论证”的问题。论据的主要特征是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事与理的统一性;论证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比较、类比、反证的方法。 C、结论是论文的结尾。简要具体地归纳出论据的结果。 引文及参考文献,科

10、学性,科学性是科研论文的生命。,(三)科学论文的特征,创新性是一篇科研论文的价值所在,是水平高低的标志。,理论,必须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性认识。,创新性,可行性,理论性,可行性是论文能否取得社会价值的 依据和前提。,2、调查研究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是反映教育调查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 它的结构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课题的提出 即研究背景,对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作背景说明。 (2)研究方法步骤 这部分阐述以下的内容:研究对象; 研究变量与研究工具;研究步骤;,2、调查研究报告,(3)结果 (4)讨论 根据统计的数据,推论其说明了什么, 并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11、(5)结论或小结 以简洁,明确地语言阐述本研究得出 的结论,与第一部分互相呼应。,3、实验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进行总结的文章。,(1)实验的缘由和依据实验的动因、面对的客观情况、依据什么理论。 (2)实验的措施的过程。 部分是实验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实验如何操作分几个方面实施,分几个阶段进行,实验碰到什么新情况,如何解决。 (3)实验的效果分析。 对实验作一个简要的总结,结论要确切。,实验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有如下部分:,四、 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 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况下,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

12、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研究方法。,经验 总结法,经验总结法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总结者必须情临现场了解或本身就是实践者,不能依靠纯理论的推导。 第二,所总结的经验不仅有实践意义而且有理论意义。 第三,一经验的形态表达实践规律。,调查 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系列操作。对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调查 研究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它着重研究的是现实情况,它的研究对象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第二 它搜集的是自然状态下反映实际情况的材料,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这也区别于在控制情况下获取数据的实验研究法。,实验 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指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学科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实验 研究法,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适当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的情况下,着重探索实验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比较科学地揭示教学规律。 第二、可以重复验证。 第三、有计划地控制对象和环境,造成便于精确测量和运用机械方法记录的条件,使研究更为精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