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894186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1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挥洒文字,寄情山水。让我们走进诗中去细细品味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笔下美景吧!,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重点)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难点),1.朗读三首古诗词,学习诗词中生字词,读准字音,小组内互相检查; 2.读的过程中,注意朗读节奏,边读边想象三位诗人笔下的优美景色。,亭 庭 潭 螺 谙,tng,tng,lu,n,tn,xing (相信),xing (宰相),cng (曾经),

2、zng (曾祖父),xing,xing,zng,cng,相,我的曾( )祖父曾( )经是位私塾的先生。,曾,国王很相( )信宰相( )的话。,多音字,翠 看 众 孤 谙,高 闲 遥 旧 胜,青,瞧,多,独,熟,低,忙,近,新,败,近义词,反义词,独坐敬亭山,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和杜甫合称“大李杜”。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游宣州时,距李白被迫辞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他长期飘泊,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自

3、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高飞尽: 闲:,尽,完。(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诗意: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有鸟有云,实则无鸟无云,鸟尽云去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以动衬静,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厌:,满足。,诗意: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运用了

4、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拟人。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他久久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着他,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孤寂寥,山为伴,鸟尽,相看不厌,独坐敬亭山,云孤,只有山,孤寂之感,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因 而产生的 的感情。,怀才不遇,孤独寂寞,望洞庭,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来去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5、,学习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指明月照射下清澈明净的湖水。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互相协调。“镜未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诗人把湖面比作了没有打磨的铜镜,充分说明了湖面的宁静。,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小小的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表明诗人是站在远处望向洞庭湖。,“白银盘”和“青螺

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洞庭秋色,洞庭山水,湖、月,山水,望洞庭,潭面,君山,热爱祖国山水,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 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 和 之情。,洞庭秋月,喜,爱,赞美,忆 江 南,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后又担任苏州刺史。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

7、有深刻印象。后来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本词是其中之一。,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这首词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学习词忆江南,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春天的景象,谙:熟悉。,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

8、碧绿、清澈。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词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比 喻,江 花,如 火,江 水,如 蓝,这两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江花“红胜火”,赞美了鲜花的红艳;把江水比做蓝草,突出了水色的碧绿。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由于“红胜火”的江花反衬,所以江水显得更碧绿。,谈谈你对“能不忆江南?”的理解。,这句话利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与怀念,也激发了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向往。,1.这三首古诗词分別描绘哪里的自然风光?它们美在何处?,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

9、智慧之门,探究以下两个问题。,2.在表现方法上,三首古诗词有哪些不同之处?,1.这三首古诗词分別描绘哪里的自然风光?它们美在何处?,洞庭湖,敬亭山,江南,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云散鸟去、人山相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默之美; 望洞庭勾勒出湖光、秋月、山色交融的图景,展示了一种宁静与柔和的朦胧之美; 忆江南描写了春回大地、红日映照、百花红艳、江水碧绿的景象,彰显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花红水碧的色彩之美。,2.在表现方法上,三首古诗词有哪些不同之处?,独坐敬亭山写闲云飞鸟,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烘托诗人心灵的孤寂;同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相伴相知之情。,望洞庭把湖水比做“白银盘”,将湖中君山比做“青螺

10、”,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风光。 忆江南以回忆的方式,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又以“能不忆江南”的反问,表达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与怀念。,总写:江南好,具体写,江花红胜火(日出),忆江南,江水绿如蓝(春来),怀念江南,忆江南通过回忆曾经观光游览 时所留下的印象,赞美了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江南春景,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2.这三首古诗词分別描绘哪里的自然风光?它们美在何处? 3.预习下一篇课文新字词。,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还想象出了一幅幅图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群鸟高飞远去,直到无影无踪;寂寥的天空中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恰似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日东升,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