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88876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学设计;土壤里有什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本地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把握本学科课程特点,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建构基本的科学概念的原理,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1、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知道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知道土壤的构成,

2、认识到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而是一种混合物;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2、教学方法梳理:本课在教学设计上,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程:提出问题预测猜想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课后延伸的探究。本课从科学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的。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探究技能的问题,这是本课的重点,是实现“科学探究”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最重要的活动部分。本课活动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另一方面是了解土壤对生命的意义。【学情分

3、析】我校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对于土壤他们司空见惯,非常熟悉,只是他们对于土壤里的科学知识了解的甚少,科学素养与城市的孩子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一定的提高,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学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的初步探究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大大的增强。因此,本课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

4、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

5、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植物残留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教学难点】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记录表、课外学习记录单、托盘一个、烧杯三个(一个烧杯内装水)、玻璃棒、抹布、纸巾;演示实验材料土壤、酒精灯、铁架台、铁环、铁盒、火柴。学生准备:各自从家中采集到的土壤标本,放在塑料袋中封好袋口。【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 花和农作物都生长在哪里?2、 为什么植物都长在土壤里而不是岩石上?土壤里到底有什么神秘的东西? 3、 学生把采集来的土壤倒在托盘里,小组内交流采集土壤的地点、土壤的颜色、土壤上生长的

6、植物、土壤里有什么动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蜗牛、蚯蚓4、学生猜想:土壤里除了动物还可能有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预设)水、空气、沙、结合学生的猜想,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土壤里有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观看,使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从而激起学生想要探索“土壤里的成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交流在采集土壤时发现土壤里有什么动物,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让学生猜测土壤里还可能有什么,让学生自觉地投入新课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使知识与情感同步调动起来。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土壤。1、老师拿出课前采集到的各种泥土,引导学生对土壤试着从颜色、气味、粗细

7、等几个概念来对土壤进行比较(如摸、嗅、看等),土壤与土壤之间是否相同?师及时出示各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图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填入课本67页表中。小结土壤的概念:能生存植物的土。(二)了解土壤成分。1实验分析土壤里含有水。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来猜想土壤里含有水的。 (实验1)演示实验:把比较潮湿的土壤放在铁盒里,把铁盒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在铁盒上盖一块玻璃片。观察:在玻璃片上有什么?(水珠),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说明什么?(土壤里含有水)板书:水珠 水【设计意图】土壤里含有水,学生经验体会不少,通过学生说说猜想的依据,唤起学生回忆,并在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地把现象与结论作必要分离,提高学生观察与认识

8、能力。 2实验分析土壤里含有空气。(1)设疑:水是土壤的一种成分。土壤里是否有空气呢?(2)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看到土壤里真的含有空气吗?(3)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老师归纳整理后,再清楚地讲述实验步骤和要求。(实验2)(4)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水中会冒气泡)提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土壤里含有空气)小结:冒气泡 空气(板书)设计意图】实验较简易,学生又有较多的相关经验,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目的就是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实验活动的全过程,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3实验分析土壤里含有沙和粘土。(1)引导学生用手慢慢地捻一捻土壤,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9、(会有一粒一粒的感觉)(2)思考:这些大小不一样的颗粒各是些什么? (实验3)(1)用杯子、水、玻璃棒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把土壤里的颗粒分开。(考虑到学生困难)引导学生仿照课本70页的实验,把土壤放入盛水的杯子中用玻璃捧搅拌。(活动3)(2)分组实验。(3)杯子静置,让土壤在水中沉降, 学生观察土壤沉降分层过程。(4)学生说一说实验结果,沉降物大致可为几层?各层是什么?(大致分两层,下层是沙,上层是细土)板书:沉降分层 沙(5)让学生捻一捻上层的土,看有什么感觉。(粘粘糊糊的)(6)归纳:这粘粘糊糊的土叫粘土(板书)说明粘土和沙也是土壤的成分。【设计意图】对用水分离土壤,学生直接经验少,通过

10、让学生观看沉降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有可靠的基础。4实验分析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成分。老师用酒精灯加热土壤,分析土壤中的其他成分。(实验4)(1)老师进行实验:把土壤装在铁盒里在酒精灯上加热,点燃酒精灯加热土壤。(2)学生观察和体验现象。(3)学生说说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土壤加热后冒出烟、有一股烧糊的气味、土壤颜色变了)板书:冒烟、烧糊气味(4)思考: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归纳:知道土壤中生长有许多植物,植物的枝叶枯死后,落在土壤里,最后就变成了腐殖质。板书:腐殖质(5)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物质,它是由水、空气、粘土、沙、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腐殖质是土壤的重要

11、成分,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越利于植物的生长。(6)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好实验记录表。【设计意图】认识土壤的腐殖质成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刻意运用实验展示物体变化过程的各代表物,通过观察现象启发学生联想,启发时注意问题层次,层层递进激发思考,最后由现象分析出结论。 三、巩固知识,拓展延伸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大树要长在土壤上而不长在岩石上?2、为什么土壤里植物长得不一样?学生阅读71页资料,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又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四、总结提升1、结合板书,让学生说说土壤里有什么,土壤能生长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2、结合现在土壤问题,如:

12、土壤里多了如电池、塑料袋垃圾、一些工厂排出的废物废水等,严重的破坏了土壤里的成分,很多土壤再也无法生长植物等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土壤。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让学生了解现在土壤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升了学习的意义。 五、课外作业请到小学科学网上了解和查找更多关于土壤的知识,想想有那些保护土壤的好方法,填写好课外学习记录单,下节课一起分享。【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真正的做到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教学评价设计】在这一课的评价设计上,我采用了让学生根据4组实验结果去填写实验记录表的方式来检验教学的效果。学生对这一课的掌握情况到底怎样,处于何种状态

13、,教师从他们填写的表格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学生只有在充分动手、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张表格。总的来说,我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上注重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并以此判断这节课有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教学目标。课堂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力,从课堂反馈的情况(实验过程及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后的回答问题情况)来看,本节课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设计特色简述】1、作为探究伙伴,教师始终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2、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现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科学素养的培养。3、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借助学生在认识上的不同,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达成共识。4、活动中突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从中得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板书设计】 土壤里有什么 蜗牛、蚯蚓土壤的成分 水珠 水 冒气泡 空气 松软 沉降分层 沙 、粘土 冒烟、烧糊气味 腐殖质【学生记录单设计】土壤成分分析实验记录表 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课外学习记录单 班级:姓名:身边土壤存在问题知道土壤问题的途径保护土壤的方法知道方法的途径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