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0588765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制度一、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一)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本章所讲的无形资产指的是狭义的无形资产。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由于企业无法控制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不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内部产生的品牌、报

2、刊名、刊头、客户名单和实质上类似项目的支出不能与整个业务开发成本区分开来。因此,这类项目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二)无形资产的特征无形资产在使用和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特征。(1)非实体性。(2)垄断性。(3)不确定性。一方面,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受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很难准确确定;另一方面,在有效期内,无形资产对企业带来的收益总额以及价值实现方式与有形资产相比也具有不确定性。 (4)共享性。“共享性”与“垄断性”并不矛盾,“共享”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共享,该无形资产对于其他社会主体而言是“垄断”的。 (5)高效性。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效益。企业无形资产越丰富,其获利

3、能力越强;反之,企业无形资产短缺,企业的获利能力就弱,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差。二、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一)专利权专利权是指专利发明人经过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从而得到法律保护的对某一产品的设计、造型、配方、结构、制造工艺或程序等拥有的专门权利。(二)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是指专利权未经申请的没有公开的专门技术、工艺规程、经验和产品设计等。非专利技术因为未经法定机关按法律程序批准和认可,所以不受法律保护。(三)商标权商标权是商标所有者将某类指定的产品或商品上使用的特定名称或图案即商标,依法注册登记后,取得的受法律保护的独家使用权利。商标是用

4、来辨认特定商品和劳务的标记,代表着企业的一种信誉,从而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10年,期满可依法延长。(四)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著作权包括两方面的权利,即精神权利(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财产权利)。前者指作品署名、发表作品、确认作者身份、保护作品的完整性、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等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后者指以出版、表演、广播、展览、录制唱片、摄制影片等方式使用作品以及因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五)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某一企业按照法律规定所取得的在一定时期对

5、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经营的权利。在我国,根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非法转让。国家和集体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使用权实行有偿出让,企业也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权,或将已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大致有:划拨取得、外购取得、投资者投入取得等。(六)特许权特许权,又称特许经营权、专营权,是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秘密技术等权利。表9-1 非专利技术与专利技术比较比较内容非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存在条件保密法律保护时效性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保密性技术

6、内容保密技术内容公开技术要求不一定是发明创造,但必须是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必须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技术形态是动态的,其内容可以发展改进,是可变的是静态的,其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方式以书面表示或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以书面表示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进一步加剧,无形资产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具体介绍如下。(1)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无形资产的开发能增强企业自生能力。企业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3)无形资产是民族的重要资源和国家

7、实力的象征。四、无形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拥有无形资产就掌握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一些小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漠视导致其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1.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2.忽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充分、有效、合理地使用无形资产,而是过度使用,或长期闲置不用。3.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4.无形资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5.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五、无形资产管理的举措1.加强无形资产权益管理,防止侵权行为。小企业要及时在国内外申请注册商标来保护企业商标,以防止侵权行为。2.加强无形资产营运管理。企业通过对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

8、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运筹和谋划,可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增值。无形资产的运筹和谋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利用延伸品牌价值。充分利用现有品牌、商誉等研发、生产其他产品,帮助新产品顺利上市,减少风险,品牌的延伸可进一步扩张和增加品牌价值。(2)建立融资策略。运用无形资产的影响力和信誉度,拓宽融资渠道,吸收资金。(3)建立扩张策略。企业要利用名牌效应、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资产扩张。(4)实现企业的低成本扩张。企业可通过无形资产的投资合作,用品牌参与投资,与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实行强强合作,优势互补,通过产品技术的高科技含量使无形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3.

9、设置无形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并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4.加强无形资产创新与拓展,增强企业自主生产能力。无形资产日常管理的流程如图9-1所示。图9-1无形资产日常管理流程六、其他长期资产管理本章所指“其他长期资产”主要指小企业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各项支出,是指小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主要应该关注会计核算以及税法税前扣除的规定。无形资产使用和转让涉及税种1.营业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

10、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所谓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和转让著作权。2.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其中纳税人因提供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其他所得的一部分。3.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应税所得项目的第六项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4.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

11、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对合同、书据等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凭证,其当事人各方都是纳税人,各自就所持凭证的金额纳税。其中,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包括无形资产中的技术合同和产权转让书据。5.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其中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的内容。6.契税。契税是因房屋土地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而发生产权转移时,依据当事人双方订立的契约,由承受人缴纳的一种税。契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其中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属于无形资产的内容。7.城市维护建设

12、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既然营业税是其计税之一,那么转让无形资产也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应在1个年度以上或几个年度进行摊销的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企业所得税法所指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