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787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发生炉现场处置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受控状态: 发 放 号:煤气发生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SL/QM-GL-11-03-2012编制: 审核: 批准: 盛 诺 粉 体 材 料 有 限 公 司-发布日期:2012年4月6日 实施日期:2012年5月6日煤气发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L/QM-GL-11-03-2012 共13页 第1页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作业区域情况煤气发生炉的位置:见附件1 作业区域附近是 ,没有其他的易燃易爆等危险源和其他的操作人员密集操作区域等敏感目标。1.2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在煤气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老化、腐蚀及外来因素影响等原因,可造成煤气泄露、着火、爆炸等事故。 1

2、.3危害程度分析1.3.1一般事故:煤气发生轻微泄露。1.3.2较大事故:煤气发生轻微泄露大量泄露或失火,造成人员重烧伤伤,较大经济损失。3、重特大事故:发生爆炸,造成人员煤气中毒或死亡,特别重大经济损失。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调统一。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以合金车间主任为组长合金配制工序负责人为副组长,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和合金配制工序全体员工为成员的现场应急处置体系。3.2 职责3.2.1组长副组长职责1)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2) 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现场自救。3)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4)事态有扩大到难以控制的趋势时,请求公司应急

3、指挥领导小组支援。5)负责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整改。3.2.2 应急成员职责 1)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2)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的处理并报告车间。 3)煤气发生炉出现异常情况时,车间全体应急成员停止生产,处于待命状态。煤气发生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SL/QM-GL-11-03-2012 共 13页 第2页-4) 出现人员烧伤和人员煤气中毒时要及时的救援。 5)出现火情,及时的隔离和灭火处理。4 应急处置4.1 预防措施4.1.1 在煤气发生炉工作区域设置监控和煤气报警装置。4.1.2 每天24小时都有人员值班和检查。4.1.3 司炉工要经过专

4、业培训,持证上岗。上班时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装置。4.1.4由司炉管理人员及司炉工加强对煤气发生炉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2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4.2.1煤气发生炉突发停电 4.2.1.1煤气炉都要采用二路供电,确保运行可靠性.4.2.1.2 和供电公司签订停电提前通知协议。4.2.2 煤气泄露4.2.2.1煤气发生炉炉体煤气泄露 产生的原因:1)煤气输送管道堵塞,产生压力过大; 2)停电或底部吹风风机故障。4.2.2.2 煤气管道煤气泄露 产生的原因: 1)管道锈蚀; 2)阀门密封失灵; 3)水封部位缺水;4.2.2.3 燃烧室煤气泄露 产生的原因: 1)燃烧器熄火; 2)煤气和空气比例

5、失调。4.2.2.4 发生煤气泄露之后, 往往会发生煤气着火,甚至爆炸,同时伴随发生煤气中毒等二次事故。杜绝发生煤气泄漏就能有效的预防和消除煤气着火爆炸和煤气中毒。预防措施:1)加强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2)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的巡回检查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安全环保办公室和车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4)现场安装煤气报警器, 并保证报警装置有效运行状态;煤气发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L/QM-GL-11-03-2012 共13页 第3页 -5)要定期检查防漏防火、防爆设施的安全性能,确保处在有效状态。4.2.3煤气设施着火 煤气设施包含煤气发生炉, 煤气管道和使用煤气的熔铅炉。 4.

6、2.3.1煤气着火1) 着火如果仅仅是煤气着火,应查找煤气泄露的原因并予以排除,在没有查明及排除前绝对不可灭火,避免CO中毒。2) 煤气设施着火时,首先把管道的阀门关小,降低压力,减小火势,但严禁把阀门关严,防止回火,形成爆炸。然后用泥或湿的布袋灭火器等将火拍灭,严禁用水,防止管道在高温情况下遇急冷裂开。4.2.3.2 煤气管道煤焦油着火1)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或者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荼、焦油等)着火时,可以将设备的入孔、放散阀等一切与煤气相通的附属孔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然熄灭,或通入大量蒸汽灭火,灭火后切断煤气来源 。2)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

7、。4.2.3.3 其他物品着火煤气着火引燃其它物品时,发现人员应根据着火的种类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材灭火。4.2.3 爆炸 在密闭的容器内,煤气中混入空气或空气中混入煤气,达到爆炸范围,并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在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温度。这三条件同时具备时,就会发生煤气爆炸。4.2.3.1 煤气发生炉爆炸4.2.3.1.1煤气发生炉出现热运行在煤气发生炉的实际操作中,如果出炉煤气温度达到600,则已超过发生炉煤气的自燃温度(530),这种不正常的状况称为煤气发生炉的热运行。这种状况的主要特征是如果打开炉顶探火孔,冒出的煤气会自然着火燃烧。这时如果炉内进入空气或者冒出的煤气与周围的空气混

8、合,就会发生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因此煤气发生炉的热运行是不允许的。预防措施: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实施生产;煤气发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L/QM-GL-11-03-2012 共13页 第4页 -2) 加强巡回检查, 发现工艺参数出现偏差及时调整,恢复正常。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加快除灰的速度,加快进煤,使干燥层燃料加厚覆盖。2)将氧化层位置下移,进入炉底蒸汽量要增加,使氧化层降温,直到调整好炉况,使出炉煤气温度降至正常温度。4.2.3.1.2 蒸汽包缺水 蒸汽包是与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相连的压力容器,属于煤气发生炉的一部分。蒸汽包缺水引发的爆炸事故与煤气和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事故原理不同

9、。当水夹套缺水时间较长时,煤气发生炉的炉体和水夹套已经被烘烤到500甚至更高温度,这时如果再向水夹套内加水,水就会在瞬间气化为水蒸气,体积迅速膨胀,而水夹套又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远远小于水蒸气迅速膨胀所要达到的容积,当水夹套内的压力超过材料所能承受压力时就会发生爆炸。预防措施: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实施生产;2) 加强巡回检查, 发现工艺参数出现偏差及时调整,恢复正常。3)当蒸汽包缺水时,在未查明原因前禁止上水。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先打开水位计旋塞放水,如果有水流出,则表明缺水时间不长,此时可向水夹套内加水。 打开水位计旋塞时无水流出,表明缺水时间较长,要通过压力表观察蒸汽包压力变化。

10、煤气发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L/QM-GL-11-03-2012 共13页 第5页- 如果这时压力和正常运行压力一样,说明缺水还不严重;如果蒸汽压力已经超过工作压力,说明水夹套缺水较严重,这种情况应按紧急停炉操作,并严禁向水夹套内上水,防止爆炸事故发生。4.2.3.1.3空气管道内煤气逆流与煤气发生炉炉体相连的空气管道在正常工作时,煤气不会逆流到空气管道。但是如果突然停电导致鼓风机停止工作,并且逆止阀不起作用时,煤气就有可能从炉底返回到鼓风箱中,由于返回的煤气温度较高(600以上),在空气管道中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爆炸。预防措施: 确保逆止阀密封可靠; 停电后要加大向炉内输送的蒸汽量,

11、保持炉内正压; 停电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关闭空气阀,切断进入炉底空气的通路,防止空气进入炉内引发事故; 视煤气出口压力状况,拉开放散阀降低炉底压力,不让煤气向鼓风箱返流; 来电后必须先把空气总管中的煤气用蒸汽吹扫,然后才能转入正常运行。4.2.3.1.4 运行状态变化 在使用发生炉煤气的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将煤气发生炉转为热备用炉,在将热备用发生炉转为正常生产时有两种可能发生爆炸的情况: 刚向炉内送风就产生爆炸。爆炸的原因是由于热备用炉转为正常生产过程中,有部分煤气返回到鼓风箱中,由于转为正常运行,这部分煤气随同空气进入炉内,当煤气和空气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氧化层的火焰即发生爆炸。为避免

12、事故发生,在起动风机前必须把空气管道中的煤气用蒸汽吹扫干净。煤气发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SL/QM-GL-11-03-2012 共13页 第6页 - 在正常送风过程中发生爆炸。爆炸原因是由于热备用炉转为正常生产时炉内氧化层温度较低,甚至有的氧化层火已经熄灭。这时如果风压变化较大,空气进入炉内,一部分空气在氧化层中助燃,而另一部分空气没有助燃,而是混合在煤气中以致发生爆炸。消除这种爆炸现象的方法是逐渐减小进风量,待炉内氧化层均匀建立好后再慢慢增加进风量。还要注意少加煤,禁止开炉时就大量加煤的做法,应待氧化层正常后,视炉内情况再多加煤。4.2.3.1.5 检修时停炉检修时,往往会对煤气发生炉的整套设备进行清理、检查和维修。有的部位要进行焊接维修。这时要高度重视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在检修前要对煤气发生炉的整套设备用蒸汽吹扫干净,不得有煤气残留在设备中。残留在设备中的煤气与空气混合,遇到焊接产生的火花就会产生爆炸。4.2.3.1.6 雷雨天气 在雷雨天气,尤其是强雷电状态。为此, 做好煤气发生炉以及周围厂房或设施的防雷电接地措施是必须的。4.2.3.2 燃烧室(熔铅炉加热源)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