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697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答:(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

2、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

3、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在这中情况下,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答:“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后来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的主要经济思想倾向和政策主张的“革命”。也就是后来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凯恩斯

4、革命”;“凯恩斯革命”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1)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传统观念的所谓“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4、“凯恩斯革命”的理论特点及意义是什么?(P10P11)答:“凯恩斯革命”的理论特点是:(1)注意到经济中

5、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因而拒绝了传统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的假定,(2)注重短期分析,注重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决定问题,而不再是强调长期分析和资源最优配置问题。(3)强调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否认相对价格变动在短期内的重要意义。(4)主张经济中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统一,反对将其分裂的“二分法”。(5)否认经济中存在经常有效的自动调节机制,主张政府对经济加以干预和调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义:客观的讲,凯恩斯的理论的确对20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比较正确的分析。它能够比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更为清醒的正视经济大萧条的现实

6、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矛盾。它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的提出,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在极其关键的时刻发生转变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他所提出的经济政策主张,至少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困境,提供了一条比较现实和可行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式凯恩斯找到了有别于社会主义和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拯救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三条道路”。他不仅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而且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此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影响,而西方国家在经济政策的实践方面更是明显打上了凯恩斯的烙印。所以,对“凯恩斯主义”的意义主要应该从上述方面加以理解。5

7、、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最基本的原理和命题是什么?萨伊定律 所谓萨伊定律,是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论断的提升。 一是“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所得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跟着需求增长”。 二是“每一个人都和总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就可帮助别的企业也达到成功”。 三是“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决不至损害国内或本国产业和生产”。因为“购买外国人的东西,不以本国产品付价,就买不成,而以本国产品付价,就显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给本国产品开辟了销路”。 四是“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

8、于供给消费的手段”,“只有生产能供给这些手段”第2章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1、新古典综合派是怎么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是什么?产生:(1)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美国传播和占据主流地位的过程。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又开始重新逐步回到一些人的经济理论观念中,并渗透和进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由相互对立转向共存与相互融合。新古典综合的理论体系就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出现了。(2)“新古典综合”的发端,希克斯用三个方程式和IS-LM模型概括了凯恩斯的理论。(3)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最完整形式,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新古典综合”就是“总收

9、入决定理论的要素与早先的相对价格和微观经济的经典理论相结合”。特点:新古典综合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显著特征是,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随着形势的发展,新古典综合派还表现出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对其他学派观点的吸纳。新古典综合派这种经济理论的运行背景是所谓的“混合经济”。2、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模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索洛斯旺”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直接继承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传统,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均衡条件时,非常重视总需求因素的分析。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则十分强调劳动增长,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等总供

10、给方面的因素在经济均衡增长中的作用。 “哈罗德多马”模型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重视对有效需求不足时的经济失衡分析,认为经济均衡增长时投资等于储蓄,是通过储蓄调整达到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引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通过市场调节生产要素的价格,各生产要素都将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并且,由于利息率升降的调节,投资总是被调整为等于储蓄。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含有固定生产系数的假定,即资本产出比率是固定的。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使企业改变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组合(前提是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完全

11、的替代性),因而可以通过改变资本产出比率,调整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保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3、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是如何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在“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运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方面,有以下几种比较主要的理论:(1)认为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了经济“停止膨胀”的看法。这主要是沃尔特.海勒的看法。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了各国的通货膨胀,使与石油有关的生产部门因成本上升过高而产品销路锐减,导致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出现了停滞膨胀的局面。(2)以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解

12、释停滞膨胀的观点。萨缪尔森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国家福利制度的建立是的政府财政支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用于公共工程,而是用于福利支出方面。这种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利于刺激生产扩张和供给的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只是弥补失业者家庭收入,使其不急于找工作。财政支出结构中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使经济在萧条时期物价水平不下跌,甚至促进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无助于尽快消除失业。这样就形成了停滞膨胀。(3)以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来解释停滞膨胀的观点。这主要是托宾和杜森伯里的看法。从而推动整个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形。(28页第一段开始-29页第一段结束)4、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基本倾向是怎

13、样的?其主要内容前后有无变化?倾向:新古典综合派经济政策主张的核心是“需求管理”思想。“需求管理”就是指政府积极地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的总需求进行适时和适度的调节,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需求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投资,储蓄,消费,政府支出,税收,进口和出口这样一些经济变量。“需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变化:在年代之后,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新古典综合派又提出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实现多种经济目标,即多种经济政策综合运用的策略。(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配合”。(2)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3)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除

14、去上述政策之外,新古典综合派还提出了浮动汇率政策,对外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政策,消费指导政策,能源政策,人口政策和农业政策等。第三章 新剑桥学派1、“新剑桥学派”是一个怎样的学派?其主要特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P37答:(1)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该派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根据,探讨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现存在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矛盾。(2)其主要特点有:第一,新剑桥学派主张将凯

15、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扩展为长期。动态分析;第二,新剑桥学派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均衡分析的方法;第三,新剑桥学派强调凯恩斯提出但是没有展开论述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第四,新剑桥学派批判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第五,新剑桥学派强调货币因素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混乱与不稳定的因素;第六,新剑桥学派更注重经济分析中的规范分析方法。(3)对于它的评价:从整体上来说,即便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属于改良的性质,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而不是否定态度,也是不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当权者所真正的接受和采纳,更是没有可能被付诸实施的。4、“新剑桥学派“的主要理论

16、渊源是什么?P34答: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中最主要的是凯恩斯的通论。新剑桥学派继承了凯恩斯的“投资储蓄分析“,强调投资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作用。(2)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在1933年发表的”经济周期理论大纲“一文,提出了几乎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相同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并把不完全竞争、垄断价格等因素的作用引进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强调投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和影响。(3)斯拉法的理论,斯拉法于1960年发表了他将用了近30年时间进行研究的成果用商品生产商品。在这本小册子中,斯拉法以精炼的文字、严谨的逻辑重新恢复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为新剑桥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批判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