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513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调研(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考察报告李云鹏考察地点:肇庆市七星岩、鼎湖山 考察时间:2016年7月 考察形式:实地考察考察内容:1、 概述 1.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壁画。摩崖一词由宋代欧阳修提出,字面含义是“磨光崖面”,清代金石学家冯云鹏在金石索中说:“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石刻文字始于秦,秦始皇东巡,刻石颂德,峄山、泰山、琅邪、会稽等处都留下了石刻。刻字上石是为了永久的纪念,纪德、纪言、纪事、纪功。把铭记写在文字里,再把文字深深地刻进石头里,希望千秋万世的流传。为了使石刻文字具有更大的规模,更能垂之久远,又免去开采和运输的困难,人们利用某些

2、山崖较为平整的石壁、石坡、石坪,代替人工开采的碑料,创造了摩崖。这种风气始于汉代,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价值。几千年来,各个时期石刻的书法艺术通过甲骨、金文、一文、正草隶篆等书体流传至今。 2.碑学大盛 宋代兴起金石学,早期的金石学家如欧阳修、赵明诚、洪适他们都是最早的摩崖书法研究者。而摩崖石刻书法是包括在整个碑学体系中的,史上所称的“碑”,也称“刻石”或“碑版”,是指镌刻文字的石块,包括庙碑、墓碑、墓志、造像记、摩崖石刻等。清中叶以后,帖学衰微,金石大盛而碑派书法兴起。清道光以前,书法崇尚法帖,自阮元倡为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继起提倡北碑,

3、因之崇碑之风一时大盛。世并以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碑学是借帖学的衰微之机而乘势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从思想上厌恶已衰退了的走向靡弱和薄俗的帖学,至清末民初,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像吴昌硕、康有为、赵之谦、张裕钊、沈曾植、李瑞清等大批碑学家。理论上从阮元到包世臣,再到康有为,把碑学推向了顶峰,碑学大兴也使得许多遍布山野的摩崖石刻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 3.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

4、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宗教、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摩崖石刻不仅仅是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史料,具有着特殊历史文化地位。4.肇庆地区摩崖石刻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书法最早产生于初唐,它历经宋、元、明,在清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摩崖石刻书法体系,是岭南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两代是肇庆地区摩崖石刻产生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书体比较单一,以唐楷为主。而元明清时期又是肇庆摩崖石刻书法的发展期,这一阶段篆、隶、楷、行、草五种

5、书体逐渐完备。元代以及明初,肇庆摩崖石刻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明代中期起草书开始更多的出现。明代中后期的字学和金石学的兴盛,篆隶作品大量涌现于肇庆摩崖石刻群中,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蔚为大观。肇庆摩崖石刻中篆隶书法的繁荣,反映了当时南方书家研习金石、篆隶的热潮。二.考察内容 2016年7月16日至20日,由肇庆学院文学院14、15级书法班组成的“肇庆地区摩崖石刻考察队”由肇庆学院文学院刘磊磊老师带队,前往肇庆市七星岩,鼎湖山景区实地考察调研了分布在这两大景区内的摩崖石刻群。考察队先后参观了摩崖石刻分布较为集中七星岩“千年诗廊”和鼎湖山庆云寺路、飞水潭路云溪路三处,饱览了历代名家留下的石刻风采

6、,期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这规模庞大、历史渊源之久的摩崖石刻群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 第一站:七星岩 16日上午,我们一行八人首先驱车前往了七星岩景区。七月的七星岩,湖面清澈,四周群山叠翠,满目青葱。七星岩是由由七座石灰岩山组成,排列形状恰如天上北斗七星而得名。它展现出一幅城中湖、湖中山、山中洞、洞中河的迷人画卷,无怪乎自古以来就有“岭南第一奇观”和“天然山水盆景”之美誉,而这其中最具有人文景观特色的当数“千年诗廊”七星岩磨崖石刻群。七星岩摩崖石刻,是我国南方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质量又最高的一处石刻群,记述了肇庆的地理环境、山河变迁、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筑、岩石水土及朝代更迭,因

7、而广东省人民政府早在l962年就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唐代至今,磨崖石刻共计六百余则,就文字种类看,以汉文字为主,它们字体各异,篆隶楷行草兼具,风格各异,有的潇洒清秀,有的雄浑苍劲,有的山舞银蛇,跃动欲飞; 从内容来看,多为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其中又以诗词歌赋数量众多,故七星岩摩崖石刻又有“千年诗廊”之美誉。它们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我国自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史物资料。在进入景区后,山崖边随处可见零零散散的石刻题词,有的是千年前唐宋时期的,也有的是清末民国时期的。走进千年诗廊洞口,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一片片摩崖石刻迎面扑来,有碗口大的

8、楷隶,也有核桃大小的行草,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真让人目不暇接。【“千年诗廊”岩洞内石刻】 【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所题碑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包拯题刻】进入洞内犹如走进了一个天然宫殿,那一片片饱经风霜的石刻,仿佛在讲述着千年书法艺术文化,抬头仰望,发现一首清代黎简的诗“南服陨石,北斗降精。日入壁曜,霞照赤城。从寒无语,山秋有声。云崖争力,已割未倾。地深天高,心奇语平。阖骑五羊,斟酌七星。”简洁生动,掷地有声,富于节奏感和音律美。 黎简题刻南服陨石 原文:乾隆乙巳秋八月朔廿四日辛丑,邑令赣州袁嘉言慎枢,前令固安杨国霖雨化,南州闵锐颖思,顺德黎简二樵,令次侄袁堂升父同游。二樵分书。勒铭。南服陨石

9、,北斗降精。日入壁曜,霞标赤城。 人寒无语,山秋有声。云崖争力,已割未倾。地深天高,心奇语平。阖骑五羊,斟酌七星! 黎简(17471799)字简民,一字未裁,顺德(今属广东)人。乾隆五十四年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诗书画兼精,时人评价很高,为清朝中叶岭南书法大家。个性狂狷僻介,自称狂简。他的书法追求晋人风韵,中年时兼学李北海,晚年写苏黄两家为多。黎简号称诗、书、画、印四绝,对岭南诗歌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且影响至中原。他一生虽然足迹未出岭南,但中年时诗画名气已远播中原。其诗以境新、句奇、意深、情真而独树一帜。黎简的篆刻,虽然属他诗书画的“余事”,但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才思敏

10、捷。他的篆刻,得汉人神髓,作品淳厚苍雄,意格甚高,自成面目。 而我们在石室岩洞内所见他的南服陨石刻石,汉隶书体风格明显,有礼器碑、熹平石经的秀劲舒放,纵横跌宕之势,体现了他在隶书取法上的宗正。 李邕题刻端州石室记原文:“日者,托宿秘篆,寄傲神府,撰奇讨异,注灵通感;冥搜海藏,遐瞩坤极。敞金阙,疏玉堂,河汉未睽其源,今昔尝聆其语。乃若宛此山郭,介在江坟,薄人寰,腾物外,妙有特起,灵表秀开;绮田(石互)平,锦蟑壁立;肇允洞穴,延袤中堂。蹙(忄左)形以万殊,砑地势以千变,伏虎奔象,浮梁抗柱,激涛海而洪波沸渭,叠而群峰嵯峨。飞动逼人,屹耸惊视,密微微而三分地道,风萧萧而一变天时;窦乳练于玉颜,石床列于

11、仙座,隔阂尘境,矫集福庭。寂兮寥兮,恍兮惚兮,使营魄九升,嗜欲双遣;体若振羽翼,志若摩云天。秦汉之间,莫知代祀,羲皇之上,自谓逍遥。当是时也,慕名者执雌而迟;徇物者守心而安;求道者诲而凝;怀书者陋古而默。有若邦伯毕公,守恭广孝,闻(观国,政门尤迹;谈者不容于口,义心厚行,游者每于。故能吏修其方,人乐其业,流冗归心,介特又安。于是命友僚,挟琴酌,一歌一咏,以遨以游;莫不解榻于斯,张乐于斯。传五龙,遗土驷马,岂直避暑窟室,缔赏林峦,击石如钟,酌泉如醴。固亦转丹灶,掇紫芝,迹参寥之远心,惟习隐之幽致者也乎!”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

12、时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等。而在整个七星岩摩崖石刻中最有价值,也是最有名气的,当数端州石室记,端州石室记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是说求仙访道的人到处都寻找不到神仙的洞府所在。第二段是介绍端州石室乃是人间仙境,具体地、形象地描绘了石室洞内的奇景。第三段写人们到石室洞游览,将忘记凡间的一切拘束。第四段通过赞美当时的地

13、方官毕公具有当官的才能,描述作者与同僚游览石室洞的乐趣。而纵观端州石室记刻作,不仅结构严谨、端正、用笔圆滑方正、刚劲有力,而且内容具有进步倾向。他斥责了幻化仙境的虚妄,歌颂了大自然山水的朴实美景,在艺术上为后世留下了端正的形象。李邕题书现存的石刻全国已发现目前只有三处,因此七星岩摩崖石刻群所存的端州石室记极为珍贵,为了保护端州石室记碑,民国二十七年由李磊夫捐建一护碑亭,名为“李北海碑亭”。1962年政府拨款维修,为了避免遭到人为损坏。护碑亭的三面用水泥柱和铁栏栅护围。不知不觉,我们一行几人已经将七星岩摩崖石刻“搜”了个遍,笔记本和相机里满满当当载着我们此行的收获。天色渐晚,我们在进行了短暂的探

14、讨总结后便打道回府了,计划第二天前往鼎湖山考察。 第二站:鼎湖山 7月17日上午,考察队前往肇庆鼎湖山对该区域内的摩崖石刻进行“访问”。据统计鼎湖山摩崖石刻共有109幅。进入鼎湖山,顺着天溪,往庆去寺、往云溪风景区进入便到了鼎湖山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区域,这里可以让你尽览鼎湖山历代留下的石刻风采,飞水潭的路边及潭四周有石刻三十一幅,包括清刻十四幅,民国石刻九幅,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幅,年代不详的五幅。 【赵朴初题诗】 鼎湖山也留下了很多诗作题刻,虽然其规模不如七星岩“千年诗廊”,但其中也不乏有名人留作,著名的有清代寄居肇庆的文人宋广业的题诗,用的是清丽小楷“闷坐一室,因忆梅花佳胜,遂成自咏”,“闻说

15、鼎湖梅数点,上人折梅报舒英。何当鼓棹录山峡,玉骨冰资向我迎。”境在诗中,实为赏心悦目。 结语 在对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岩摩崖石刻进行实地考察后,我对这些跨越千年的刻石产生了一种深深地崇敬之情,其具有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见证了肇庆乃至中国的历史发展,它所独有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整个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认为,当社会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会从文化,尤其是从传统文化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汲取精神养分。党十八大召开以来,文化强国战略日显重要。建设文化强国,应首先要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保护,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学习、创新发展。国内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打造自身文化名片时往往会把一些不起眼的历史遗迹忽视,没有及时发掘和保护,这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犯罪,百年后又该如何面对子孙。 肇庆地区摩崖石刻作为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属于灿烂的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部分,我们呼吁有更多的学者继续发掘和研究摩崖石刻文化,同时也呼吁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力度,保护好我们民族的共同遗产。对于肇庆地区的摩崖石刻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和研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