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教学科研为一体, 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587293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教学科研为一体, 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融教学科研为一体, 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融教学科研为一体, 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融教学科研为一体, 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教学科研为一体, 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发表在 高等理科教育 , 教育教学研究专辑,pp.5-7.( 2003) 。1融教学科研为一体,提升本科教学的质量郭祥群 1,洪艺敏 21 厦门大学化学系, 2 厦门大学教务处,厦门, 361005科研与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职能。高等学校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探索真理,发展知识,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一方面通过教学挖掘和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为社会发展积累有知识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本。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一个高水平的大学必定是融科学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高级机构。这是一个不争的命题。但在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2、。这是因为教学与科学研究虽同属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其对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不同的时间效应,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对其认同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成果比教学的成果来得直接,教师个人对成果所做的贡献也相对比较明显,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教学的成果则需要通过所培养的人才间接体现出来。由于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教师个人在成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难以体现。社会较容易对学校或学科人才培养的成果做评价,却较难对教师个人的贡献做评价。由于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矛盾日渐突出。从事科研的教师不直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体现不

3、了学科发展和科研成果,课堂远离科学研究氛围,学生难以学到教师的科学研究思维方法,致使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因此,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目前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现就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所作的探索总结出来,希望能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一、名师上本科基础课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结合高等学校要培养人才,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关健,教授、特别是名教授是高等学校的精英,他们能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是培养人才质量的保证。教授、特别是名教授不仅从事科学研究,同时也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是厦门大学化学学科的一个优良的传统。这一传统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发扬

4、。厦门大学化学学科自 1922 年建系以来,先后有刘树杞、纪育沣、张资珙、刘掾、傅鹰、卢嘉锡、蔡馏生、钱人元及陈国珍等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执教,亲自讲授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基础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深受其益。卢嘉锡教授长期坚持教学第一线;蔡启瑞教授年轻时几乎教过化学系的各门功课;陈国珍教授于六十年代初在为一年级学生开设普通化学课程时,曾以概念严谨,深入浅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成为全校教师的典范;田昭武教授讲授物理化学以其概念严谨、言简意赅著称;周绍民教授为一年级开设无机化学,批改作业时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放过;张乾二教授所表现出的娴熟论证技巧和严密逻辑,令人折服。一批名师

5、、严师从事基础教学,保证基础教学的高质量,为今日厦大化学学科积累了雄厚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代代科学研究的人才。然而,随着学科的迅猛发展,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多,国家主管科学研究的部门希望有更多的更直接的科研成果。同时,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社会对大学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希望通过投资,从大学获得能使企本文发表在 高等理科教育 , 教育教学研究专辑,pp.5-7.( 2003) 。2业占据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比较之,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获得的资助相对较少。为了向社会证实学校的研究实力,获得更多的资助,学校对科研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全力以赴于科学研究和高新技

6、术的开发,以便获得新的研究资助。这在客观上使得大学中相当多的中青年教师不愿意或没有精力投入与其科研项目无直接联系的本科基础教学。即便是承担了教学任务,也在思想上和时间上投入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尽管也认识到教学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科研任务重,难有精力投入基础教学,同时也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积累,难以驾驭基础课程。为了解决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精力与时间投入的矛盾,1996 年以来,厦门大学化学学科通过改进教学管理,以教学活动运作“柔性化”促进教学科研的有效结合。所谓“柔性化” ,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学科主干课程内在的结构特点,采取灵活的板块式教学模式。例如:物理

7、化学课程是化学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以前是 144 课时,现在压缩至 90 课时,但基本知识点的要求并没有减少。这样的大课,要求一个科研任务已经很繁重的学科带头人去承担,是不现实的。面对这一实际情况,厦门大学化学学科根据这门课程自身的结构特征将其分成:热力学基本定律与理论、基本理论的应用与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与表面胶体四部分,让科研任务重的教师有精力参加其中的一个板块的教学,通过强强结合的方式,达到构建教学科研复合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科人才优势向教学师资优势的转化的目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教学科研结合的模式。化学系的郑兰荪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田中群教

8、授,孙世刚教授,黄培强教授等已坚持多年为本科生上基础课。实践表明,教授,特别是名教授上课,不是一个招牌的问题,也不纯粹是课有没有人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教师既从事科研又从事教学对本科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是明显的:1教师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的创新思维习惯,教师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非文字化的,但其作用是巨大的。从事科研的教师,一般来说,探索性较强,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这些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不迷信教材,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2在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有利于以最新的学科发展

9、和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更新。例如,我们在听课时就注意到学科带头人在讲基础课时,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将基础理论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一种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结合。这是因为,这些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有的就是教师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是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相关的领域。当他对这个研究领域有着更深的理解时,讲起基础课程来自然就有了一种高屋建瓴之势,真正作到深入浅出。3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更新。科学研究培养了教师对新兴领域的敏感性。这些老师对新的教育技术总是比较敏感,也容易接受。例如,当大家还在争议使用多媒体是否会形成教学过程中的“电灌”时,厦门大学化

10、学学科的田中群教授和孙世刚教授早就全部采用了体现他们特有的教学思想的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课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并对该学科本科教学的技术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以促进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科研上富有学术成果的本文发表在 高等理科教育 , 教育教学研究专辑,pp.5-7.( 2003) 。3教师参加教学工作,既能使他们以最新的学术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反过来他们又能在教学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宽广的思路。我们认为这是促使中青年教师安心参加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这也是教学与科研最本质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让一些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走出来,

11、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谈到教授、特别是名教授上课,也有人担心,是不是会给基础课的老师增加压力,是不是会抢了基础课老师的饭碗,不利于调动作基础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厦门大学化学学科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也应该以此为准则。鼓励教师参加本科基础教学的政策应该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事教学的教师也应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使科研和教学互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教学科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教学科研结合,还体现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及时转化。对于高等学校,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向生

12、产力的最成功的转化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于培养一流的学生,培养未来科技界、工业界和商业界的拔尖人才和领袖人物。厦门大学化学学科注重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使专业知识的教育跟上学科的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化学专业人才。随着 20 世纪化学学科的迅猛发展,化学已不再是一门纯实验科学。随着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的持续发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20 世纪初形成的量子化学持续发展,化学已从描述性学科发展成为推理性学科。然而,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化学实验的需求并不因此而削弱,相反则因为化学学科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单一学科发展到综合学科

13、以及边缘化学学科的兴起,化学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掌握现代科学仪器技术进行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反映出 20 世纪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在 1997 年启动了综合化学实验的改革。具体做法是发动教师在自己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基础教学实验选题。选题要求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同时符合本科实验教学的规律。创新性要求新的实验选题反映学科的发展,实验教学过程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综合性要求打破传统的二级学科障碍,在一级学科层面上整合基础实验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接受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

14、科学原理、新的技术、新的研究领域的挑战的能力,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性还体现在将合成制备、分离分析、性能表征等不同实验技术进行整合。该项计划得到了各科研实验室、研究所和教研室教师的支持。现已开出的综合化学实验是在化学一级学科的层面上开设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基础与设计性实验,其实验内容既体现了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各二级学科专业方向的特色与优势,又涵盖多个二级学科的知识点,将学生从原有专业知识过窄的二级学科领域引导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化学一级学科的高度上学习化学、领略化学、理解化学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些实验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鼓励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资源的转化,从去年起,化学学科人才基地还加大了经费的投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课外科技训练等形式,将部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选题。该学科的综合化学实验一书也计划于今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