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090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新)讲解词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城普照寺景区导游讲解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韩城市普照寺。景区位于韩城市昝村镇西街,这里地处韩城中部,寺前汶水自西向东绕过,流入黄河,西汉铁路经寺西而过,周围平畴沃野,村落密集,景色如画,风景优美。普照寺是在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普照寺文管所,并与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92年建所以来,得到陕西省文物局和韩城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历年陆续拨款对景区进行规划扩建,截至目前普照寺景区占地面积达到三万多平房米。站在景区入口,大家可以看到,普照寺依高丘而建,呈现出居高临下的宏伟气势。景区内整体建筑格局独特,佛家文化气息浓厚,目前是陕西

2、省渭北地区唯一一处佛教文化遗址,另据了解,普照寺结合景区环境整治工作和创建3A级景区工作,景区将会打造“韩城佛教文化公园”品牌,也将填补了韩城佛教文化旅游的空白。普照寺建于元延佑三年,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供奉着佛教鼻祖释迦牟尼,此寺取名普照寺,寓“佛光普照之意”。因普照寺主体建筑建于元代,而韩城元代建筑又较多,并且这里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优良,因而陕西省文物局做出规划,拟将散布于韩城乡村的元代建筑陆续迁建与此,将普照寺扩建成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现在咱们看到的是普照寺的山门,是建于金承安四年(1199)年的天园寺献殿,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这座山门原在韩城市大池埝镇西塬村,1

3、999年迁建于普照寺中轴线上,作为普照寺景区的入口。天园寺大殿,也是目前普照寺景区建筑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建筑。此建筑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四椽栿。当心间前后檐均为八棱石柱,共四根。石柱上均雕饰花卉,并刻有题记:“此社昔祖传,居至今,程毕荣特备石柱一条,惟祈永椿栋欢庆,故记。承安四年季春二十五日,同侄程佑、承祥施。石匠贺接。”“承安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记,社男杜显先、杜珍石柱一条。石匠呼延觉。”以上题记不仅使我们得知天园寺及其献殿的创建年代为金承安四年(1199年),距今整八百年,而且使我们得知西塬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中的程姓也是历史长久。同时又使我们知道西塬村古时还居住有杜姓家族。(西塬村天园寺献

4、殿)经过山门,我们来到普照寺景区院内,站在山下,向上望去:正对寺庙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整个寺庙依山而建,古老的建筑雄伟高大,古朴粗犷。(普照寺入口处全景)普照寺建在吴村寨子上,秦末被项羽封为三秦王之一的翟王董翳就家居这座古寨。董翳家族是古寨居住最早的住户。董翳是项羽封的翟(zhai)王,“三秦”,泛指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汉高祖

5、刘邦平定天下后,董翳及其家族迁至韩城吴村寨(公元前200年左右),其家族居于陪村,董翳死后葬于盘龙乡,其坟墓成为吴王墓,就在普照寺西边的群山之中,董翳及其家族称董翳为“吾王”,意思是我们的王,经过时间的推移,寨子就称为吴村寨子了,“吾”通“吴”,而家族居住的陪村,现已改名为白村,因为在韩城方言中“陪”、“白”都读“pei”,在韩城现在的吴村寨子和白村中,姓董的占多数,都是董翳的后人。现在就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随我拾阶而上,去朝拜中外佛教信徒心目中神圣高大的释迦摩尼佛祖。(讲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现在我们来到了普照寺景区的二台之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做工巧妙的门楼,这种门楼在韩城四合院民居有时

6、也可以看到,称之为“垂花门楼”。只见四柱下面垂的莲花雕饰精细,花样逼真,令人赞叹。在这里用莲花做装饰,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佛祖诞生时就伴有莲花,佛祖一生与莲花有不解之缘。人们借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象征佛地的清净和圣洁。我们再来看,垂花门楼上有一副对联,这是编者根据普照寺作为佛教圣地以及地形编写的,“阶从佛国三千界、目盼神州九点烟”,意思是:顺着台阶逐步往上走,过了这道门,就进入了佛的大千世界,站在门楼下方,因为地势较高,四周没有遮挡,视野很宽广,可以看的很远,就像看见神州大地,在佛光普照下,大千世界到处都有人烟,很繁荣。(垂花门楼)(礼仪圆明门)穿过垂花门楼,“礼仪圆明”四个字醒目地挂在圆形

7、的山门上,“礼仪”是指佛家的学说和法事仪式,“圆”指无偏缺,“明”指明亮,合起来解释就是佛家的学说和仪式非常圣洁、完美。经过一道道山门,我们终于来到了佛教圣地普照寺景区的正院。请大家先看看院落的这组建筑,它仅以明快的线条让人感到佛法的广博和佛陀教法的明理,整个院落的建筑错落有致,具有一种庄严清净、慈悲祥和的氛围。另外我们还能观察到,主建筑屋顶饰以青狮和白象,寓意深刻。供奉狮子可辟邪护法,青狮:狮子为万兽之王,代表佛教的神威;白象:供奉大象,可降伏邪念,得到物质和智慧的财富,得佛果之成就。(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殿前东有“伽蓝庙”,西有“护法庙”。殿东为“土地庙”,西为“关公庙”,殿后有“观音洞”

8、。伽蓝庙:伽蓝菩萨是寺庙的护法菩萨的总称,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观,合称为十八伽蓝神。护法庙:护法庙供奉的是韦陀菩萨,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关公庙: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么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

9、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土地庙: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我们再来看,在大殿前建有砖砌碑楼两座,系附近村社捐银维修记事碑。东北楼额题“光前烈”两侧额题“永垂”、“著徃”。西碑楼额题“耀后世”,两侧额题“招徕”、“长馨”。这些措辞是要说明一个

10、问题,即碑上所载的村社及捐款人,他们的义举可为祖先争光,可为后人树立楷模。这一做法的确值得赞扬,为什么呢?韩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清代一位诗人曾写诗赞道“关中文物最韩城”。而文物中最典型者,当属古建筑,寺、庙、观、祠遍及村村社社。这些建筑,全是各村社集资兴建,并自发地维修保护,所以韩城的古建筑能一代一代的保存下来,人民群众功不可没,各个古建筑的重修碑记,都是韩城人民自觉保护文物的见证,也是韩城这个文史之乡人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的具体表现。现在就请各位跟随我进入大雄宝殿。进入了殿内,佛龛上供奉着五尊保存完整的泥塑像。这五尊佛像最有特点,古色古香,历尽沧桑。大雄宝殿里的泥塑彩绘保存至今已有7

11、00年左右,渭北地区保存最完善和时间最长的,1966年8月19日,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开始以后,一切外来的和古代的文化都成为扫荡目标。以打烂一切“四旧”物品为宗旨,当时的口号是“把牛鬼蛇神赶下台,工农兵当主角”,这五尊大佛也是要赶下台的,之所以没有破坏,是因为大雄宝殿里面的空间比较大,当时作为生产队放置棉花的仓库,有专人看护,防止棉花被盗,无形之中将大雄宝殿中的佛像给保存了下来,使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中间最高大的为释迦牟尼,他庄重威严,面相慈善,身穿袈裟,微微下垂的双目、翕张欲动的嘴唇,仿佛正在对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宣讲佛法;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神情和悦,

12、笑容可掬,正如人们常念叨的“救苦救难的菩萨”。站在佛祖两边的分别是佛祖的两大弟子:大弟子伽叶面布皱纹,双唇紧闭,双目下陷,把一个饱经风霜、面对信念坚定的老年弟子听法时内心激动的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弟子阿难身体微微倾斜,神情专注,嘴角微露笑容,仿佛听到妙处,发出会心的一笑,为我们又刻画出了一个秀美的年轻弟子听师傅说法时的钦佩和谦恭。两尊菩萨须弥座的上下组合部分均刻有六个字。其中文殊宝座,上面刻有“天、上、风、调、雨、顺”;下面刻着“福、禄、寿、三、星、道”;宝座的束腰部分饰以青狮。普贤宝座,上面刻有“地、下、国、泰、民、安”;下面刻着“日、月、星、三、光、僧”;宝座束腰并饰以白象。佛座上刻出的每

13、字每句,既是代表佛家的意愿,又是代表人心所向。 讲到这儿,我想大家有必要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佛教不是迷信,他是一种教育,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佛教中称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学佛的人称自己为“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佛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神,这一点要明了,今天我们拜佛,其实是一种见贤思齐的想法。拜佛就如同我们中国人敬祖宗的意思。今天我们得到佛陀的教育,真正开启智慧,晓得如何断惑修善,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交给我们的,佛弟子每天拜佛是纪念的意思,我们连最初的老师都不忘,自然对现在教我们的老师更不会忘,感恩之心自然深厚,远祖不忘,佛思想深入人心,得到大众的敬仰,因此能给社会大众带来真正的

14、和平幸福和睦相处。(伽叶尊者)伽叶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个著名弟子中的大弟子。即摩诃迦叶,就是大迦叶。少欲知足,常修苦行,迦叶跟佛陀以后谨守佛陀的旨意并虔诚的专修苦行,深受佛陀的信任,他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释迦牟尼涅盘后的第二年的夏天,大迦叶将所有的弟子召集到灵鹫山集合,汇编释迦佛祖的遗教,全部汇编整合完成由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论。这就是所谓的三藏圣典。因而有第一祖师之称。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阿难尊者)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尊者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

15、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

16、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供奉文殊菩萨。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众魔。今天我们拜文殊菩萨,就是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普贤菩萨,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四川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是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说法之所。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