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7016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名称: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在野外,我们经常会和动物相遇。其实,动物比人类更希望”和平相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动物,对动物来说,就是求之不得的了。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少数寄生虫外),只有当动物受到威胁时,才会向人类发起攻击,有的攻击是直接或间接致命的。动物的防御器官有的是有毒的,有的是有细菌的,大型动物也可以造成机械损伤。防止动物伤害到自己是前提,及时处理伤害是其次。即使我们学会了以下的一些方法,我们还是应该在回到居住地时,积极地去看医生。因为遭受动物伤害有时并不会立刻发病,既有一定的”潜伏期”。一、水母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大型水母(如海蜇等)蜇刺人体后,其刺丝囊

2、中的毒素会造成人体皮肤红肿。如果被蛰刺的面积较大,可以引起麻痹,甚至死亡。在海边活动时要特别重视。处理方法:1.清除触手。 2.海水或者食醋冲洗患处。3.剥离患处刺细胞。 4.送医院治疗。预防措施:1、不要在有水母出没的地方游泳。2、乘小船时不要把手脚放在水里。3、水下作业要穿防护游泳衣。二、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水蛭 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体长3060厘米,宽48毫米; 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人被吸血后,伤口流血不止。处理方法:1、被水蛭叮咬时,不要用手直接拽下,可以拍打或用烟头或打火机烤。 2、如果没有消毒水,可用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手压法止血10分钟或加压法包扎

3、。3、向医生咨询。预防措施:1、水中活动尽量不赤脚。2、经常检查浸水肢体。3、烟蒂泡水,涂抹身体(干扰水蛭化学感应器)。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一)蝎子蜇刺人被蝎子蜇刺后,疼痛难忍,并伴随着局部或全身中毒,多处被蜇刺甚至有生命危险。中毒症状:1、伤口剧痛,局部红肿、水泡、血泡、组织坏死。2、2小时许,烦躁、出汗、流口水、气喘、恶心,甚至呕吐。3、多处蜇刺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严重者呼吸麻痹而死亡。处理方法:1、3%的氨水泡洗患处。2、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伤口。3、结扎肢体,防止毒素扩散。4、蛇药溶解涂抹患处。5、大青叶、半边莲捣烂外敷。6、去大医院。预防措施:1、不要赤手在缝隙或石

4、块下摸索。2、放在营地地面的服装、鞋帽,要检查后再穿。3、帐篷离地面较近处的拉锁要拉好。4、晚间半睡半醒时感觉有东西在自己身上爬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捉,要慢慢调整身体,在弄清楚是什么东西后,一下子迅速抖掉。还有就是等其自己爬走。(二)蜈蚣咬伤 夜行性动物。毒腺虽然不能致命,但疼痛难忍。中毒症状:1、局部红肿,疼痛。2、严重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发热等。3、治疗不及时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预防措施: 同蝎子。处理方法:1、蜈蚣的毒素属酸性,可以用一切碱性液体中和涂抹患处。2、明矾调匀涂于患处。3、蛇舌草捣烂外敷。4、蛇药片熔化外敷。(三)跳蚤咬伤 跳蚤,深褐色,体小,不易捕捉。叮咬人体后,可引起皮

5、肤丘状红肿,且丘肿常常连片,奇痒无比。处理方法1、碱性液体涂抹叮咬处,止痒处理。2、龙葵捣烂涂抹可消肿。预防措施:1、跳蚤常常寄生于其他哺乳动物的体毛中,与动物接触时要注意。2、跳蚤在开阔处喜欢跳跃,在隐蔽处喜欢钻营。在有跳蚤的地方宿营尽量少穿衣服。怀疑身上有跳蚤时,应尽量大范围地抖动衣服。(四)全沟蜱咬伤蛛形纲,褐色,森林中比较常见。受害症状:1、皮肤局部红肿、溃疡。2、可以传播”森林脑炎”,并有一定的潜伏期。预防措施:1、穿越森林后,及时检查。2、穿越森林前,将领口、袖口及时包扎。3、尽量不晃动树枝。处理方法:1、发现被叮咬后,不要直接拽下,应先在其身上轻轻拍打,随后向前轻轻提起如皮肤中有

6、残留物,应及时取出。2、用手在叮咬伤口处挤出一些血。3、向医生咨询,注射疫苗。(五)蜂类蜇刺比较凶悍的属于胡蜂科(如马蜂),蜜蜂科的许多种类也有蜇刺。蜇刺症状:1、局部有红肿、发热、剧痛等症状,57天后逐渐消退。2、严重者出现头晕、眼花、气喘等症状。3、多处的大面积蜇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导致死亡。处理方法:1、千万不要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2、认真检查,看看是否有蜇刺留在皮肤内。若有,应及时用针挑出,伤口流血任其自然。3、蜂毒属于碱性,不要用肥皂去清洗。可以用酸性液体(食醋)冲洗。4、最好能判断是被什么蜂蜇刺的,因为蜜蜂的毒液是酸性的,恰恰应该用肥皂等碱性液体冲洗。5、如果情况严重,应该送

7、医院。预防措施:1、俗话说,不要去捅”马蜂窝”。蜂类在没有受到攻击时是不会主动攻击的,因为蜇刺以后就意味着死亡。但是,如果有人激怒它们,它们是不怕牺牲的。2、远离蜂巢。蜂类对自己的蜂巢十分珍惜,会誓死捍卫。3、一旦被大群蜂类攻击,可用厚衣服蒙住外露的皮肤,远离蜂巢。4、建立营地时,先观察周围环境,远离蜂巢。5、若着装很鲜艳,有蜜蜂落在你身上时,不要害怕或拍打,只要站立不动,它们不久就会离开。6、如果遇到蜂群的围攻,可用火、烟驱赶。蜂类比较害怕火,浓烟对蜂类有很好的驱赶作用。(六)毛虫蜇刺受害症状:1、引起局部皮肤发痒、刺痛、红肿。2、引起全身过敏反应。3、大面积刺伤可引起荨麻疹、关节炎。预防措

8、施:1、在野外尽量穿长袖衣服。2、工作时带上手套。3、果树毛虫多,采集野果时注意观察。处理方法:1、用粘胶带或医用橡皮膏粘在被刺部位,然后拉下可以拔出毒毛。2、在亮光处,找视力好的人一一拔出。3、用塑料袋装水,刺一个小孔,挤压塑料袋形成急水流可冲掉毛刺。4、有过敏现象,可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不能用手乱搓搽。(七)蚊虫叮咬处理方法:1、蚊虫唾液腺为酸性,可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液体涂抹处理。2、涂抹蚊虫叮咬药水。3、车前捣烂外敷可止痒。预防措施:1、在没有任何措施的野外环境中,用泥浆涂抹身体裸露部分可防蚊虫叮咬。2、艾蒿、熏蚊草等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可放在篝火上,形成的烟雾可驱赶蚊虫。3、有蚊虫

9、的季节,去野外前应注射乙脑疫苗。4、香水对蚊虫有一定的驱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5、宿营时远离死水池塘;睡觉前检查帐篷。6、进入草丛,尽量少曝露体表。(八)蜘蛛咬伤受害症状:1、微毒蜘蛛咬伤可引起局部红肿,有少量血迹。2、毒蜘蛛咬伤出现局部皮肤变形,逐渐坏死。3、剧毒蜘蛛咬伤除局部症状外,可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烧、寒颤、呕吐、皮肤过敏等。处理方法:1、局部消炎处理。2、根据情况口服或注射解毒消炎药物。预防措施:1、当蜘蛛爬到人身上时,不要用手抓,可用小棒挑开。2、不要徒手在缝隙、屋檐下、树洞里摸索。3、脱下的鞋子、衣服经检查后再穿上。(九)蚂蚁咬伤受害症状”1、局部瘙痒,丘状红疹,偶尔有刺痛。2

10、、个别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发红、瘙痒3、皮肤出现破损,感染,严重可引起局部坏死。处理方法:1、一般没有毒素,常规消炎处理即可。轻微咬伤可不理会。2、皮肤破损者,在清洗后应该进行简单包扎。3、马齿苋捣烂外敷可缓解疼痛和消肿。预防措施:1、蚂蚁有固定的路线,不要堵塞其必经之路。2、不要在蚁巢附近搭营或休息。3、不要将食物碎屑留在自己周围。4、蚂蚁不仅生活在地面,许多种类都有上树的习惯。靠在树干上休息时应该注意。四、爬行类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一)毒蛇毒 蛇 与 无 毒 蛇 的 区 别 鉴别项目 毒蛇 无毒蛇 头型 三角形、心形 近圆形 吻型 吻尖、吻端上翘 吻端圆、不上翘 尾型 突然变细 逐渐

11、变细 体色 鲜艳、常具纹、斑 暗斑、斑纹不显著 颈部 可竖立、有变化 不竖立、无变化 攻击性 较强 较差中毒症状1、毒蛇咬伤的普遍症状一般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时间稍长伤口逐渐变黑。伤口胀痛,附近淋巴结肿大。2、如果是被神经毒液的毒蛇咬伤,一般表现为:伤口无红肿现象,稍感疼痛,主要反应是麻木。但很快会出现头晕、发汗、胸闷、视觉模糊、低血压、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3、被血液毒素的毒蛇咬伤,一般表现为:伤口剧烈疼痛,有灼烧感,并伴有局部肿胀、水泡、发热、流鼻血、尿血、吐血等症状,最后休克,循环衰导致死亡。4、如果是混合毒液的毒蛇咬伤,两方面的症状都可能出现,最后注意力都会下降。处理方法1、

12、判断:被咬后,首先确定是否是毒蛇咬伤。若确定,马上让受伤者安静下来,因为过多的活动会导致毒液迅速扩散。2、结扎:结扎伤口近心脏方向的一端,阻止毒液扩散。结扎部位一般为:手指:结扎手指根。 手掌:结扎手腕。小臂:结扎肘关节附近。 足部:结扎脚腕。小腿:结扎膝关节。3、冲洗伤口: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任凭血液外流。4、排除毒素:想尽一切办法排出毒液。5、药物: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蛇药出售,分为内服和外敷,药品包装上有详细的说明。6、送医院。预防措施1、了解毒蛇的栖息地:蛇类是变温动物,在比较凉的季节和早晨蛇类要靠太阳提高体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选择较高或草丛的开阔处。蛇类的主要食物是蛙类、鸟类、

13、鼠类,有这些动物的地方要小心。蛇类耐饥饿,但不耐干渴,所以毒蛇一般喜欢栖息在离水源不远的石丛中。2、了解蛇类的习性:蛇类对静止的东西不敏感,喜欢攻击活动的物体。如果遇到毒蛇,保持镇静,原地不动,毒蛇便会自己离开。在毒蛇比较多的地区,注意走路不要踩到蛇。3、了解攻击部位:蛇类咬人以膝盖以下为主,翻动石块和草丛时则容易咬到手。所以,在毒蛇比较多的地区,要穿上比较厚的皮靴,最好能打上涂胶裹腿,即使被咬也不会有大问题。徒手工作要格外小心。4、打草惊蛇:在多蛇地区,找一根木棒,一边走路,一边在身体前用木棒扫打草丛。被惊动的蛇一般都会跑开。5、利用工具:用分支的树枝制造蛇叉,干长11。5米,分支长10厘米左右。有蛇向你扑来时,看准了,迅速插上去,很容易制服它。6、对于蟒蛇,主要是防止被它缠绕。一般情况下,人不过分靠近蟒蛇是不会被伤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