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三模语文 (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6970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才三模语文 (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育才三模语文 (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育才三模语文 (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育才三模语文 (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育才三模语文 (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才三模语文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才三模语文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年级 语文试题命题:高三备课组 答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处,客观题按题号涂答题卡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简不短与繁不烦诗以简法语言作为自己的本色语言,然而,简省绝不意味着简单。阿恩海姆说:“简化在艺术领域里往往具有某种与简单相对立的另一种意思,它往往被看作是艺术品的一个极重要的特征。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结构中。由艺术概念的统一所导致的简化性,决不是与复杂性相对立的性质,只有当它掌握了世界的无限丰富性,而不是

2、逃向贫乏和孤立时,才能显示出简化性的真正优点。”古代诗学的简省,就是这样一种包含了丰富与复杂的简省,它的价值不在其简,相反却在其简所带来的繁。对于诗学简省的语言中包含了丰富与复杂,早在刘勰时就已发现,文心雕龙物色曰:“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皎日暳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刘勰认为,诗作的语言与辞赋的语言各有自己的特色,诗作简约而辞赋繁丽,然而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简省的诗学语言却并不见得比繁

3、辞丽句差,毋宁说简约的诗句反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灼灼”“依依”等词所表达的“一言穷理”“两字穷形”“情貌无遗”的艺术境界,就是辞赋语言所难以企及的。刘勰以为简省的语言可以少总多。在他看来,在无限丰富的对象世界面前,语词其实相当有限,要用同样多的语词来对对象进行对应式的描摹根本没有可能,其结果只会造成词语的杂沓和堆积。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只有变换一种思维方式,将繁言变成简语,这样与对象相对应的可能性反而可以增大。其实,从诗学的语言结构来看,以少总多确实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由于诗学语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语言的冗余性,摒弃了那些只是为了交流的语符,语言的能指系统和表意功能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活,因此,

4、诗歌的信息含量较之其他文体语言来说确实要更大。王夫之在解释诗学语言的这种特点时,说:“论画者曰 咫尺有万里之势,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以为诗学简法语言中蕴含了一种由内向外辐射的力量。由于诗学语言本身的简省,这就给了读者以相对多的想象空间,从而使读者有在想象之中描绘出物象的美丽的机会,这应该是其以少总多实现的最后一个环节。将窗户打开,一览无遗的房间,总是不如挂上一袭窗帘的房间有魅力。如果单纯地从表意的效率来看,叙事学的繁法语言以几千几万言来表达一个简单的道理,其效率当然是相当低下。然而,文学作品的语

5、言并非只是为了传情达意,甚至可以说主要并非是传情达意,既然如此,也就不能只是以表意的效率的高低来衡量叙事学。事实上,表意效率之低恰恰是叙事学的需要与吸引力所在。与诗学的向着作者不同,叙事学是一门向着读者的艺术,换句话说,叙事学在很大程度上为了向读者提供娱乐与消遣。这可以说是小说叙事学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这就决定了小说不仅要用通俗的语言,而且也要用详尽细琐的语言,这样,叙事作品就会更加直观,更加接近于形象本身,而读者接受起来也可以毫不费神,能够自得其乐。严复、夏曾佑说:“读其书者,一望之顷,即恍然若亲见之事者然。故读简法之语言,则目力逸而心力劳,读繁法之语言,则目力劳而心力逸。”当然,从小说的说

6、理教化的目的来看,以详尽的笔墨来渲染或解说某个道理,也能令人接受,正如管达如所说:“凡事详切言之则易晓,浑括述之则难明。”诗学语言简而不觉其短,叙事作品繁而不觉其烦,这就是中国诗学与叙事学语言的艺术魅力。1.下列关于简省语言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简省绝不意味着简单,在艺术领域,“简化”与“简单”往往是相对立的概念,而与“复杂”“丰富”不是对立的概念。B古代诗学的简省,就是指文字的简约,它的价值在于其简所带来的简洁明快,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语言的冗余性。C简省的诗句所达到的“一言穷理”“两字穷形”“情貌无遗”的艺术境界,是辞赋语言所难以企及的。D从诗学的语言结构来看,简省的语言以少总多确实

7、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将繁言变成简语,这样由于诗学语言本身的简省,给读者以相对多的想象空间。2.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诗学语言与叙事学语言的不同之处的是( )A与诗学的向着作者不同,叙事学是一门向着读者的艺术,换句话说,叙事学在很大程度上为了向读者提供娱乐与消遣。B诗学以简法语言作为审美特征,叙事学以繁法语言作为审美特征。长干行是以简法语言为主要审美特征的作品,水浒传则是繁法语言的代表。C诗学语言表意效率高,信息含量大,留给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叙事学语言表意效率低,更加详尽、直观即更接近形象本身。D诗学语言让读者目力逸而心力劳,叙事学语言让读者目力劳而心力逸。正如管达如所说:“凡事详切言之则易晓,

8、浑括述之则难明。”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咫尺有万里之势”的绘画原理与“以少总多”的诗歌原理有相通之处,可用来形象地说明语词的少与意义的多之间的辩证关系。B“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如是解释诗学语言特点,即诗学简法语言中蕴含了一种由内向外辐射的力量。C“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说的是诗歌的语言特点。D民间说书艺人的“说书”是向着听众的艺术,它运用的是繁法语言,即用通俗、详尽的语言叙事,使听众听起来毫不费力,以提供娱乐和消遣。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密

9、,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

10、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注】醮:jio,改嫁。烝烝:zhng,热切的样子。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次齐桓 次:等次 B.

11、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阕:结束 C是知成败一也 一:相同,一样 D. 故得简雅 简:简洁5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例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幼

12、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B“周门人方之游夏” “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7、翻译下列两句话(10分)(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5分)(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然

13、后回答问题。(11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5分)(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黄词中“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分别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描写琵琶女

14、的演奏效果: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被音乐感染了。(2)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人对金银珠宝毫不爱惜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银行里的小男孩美菲利普罗斯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

15、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