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69399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虹霞-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建教室 重整课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 李虹霞缘起通常,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承担班主任工作,要有自己经营的一间教室,也要影响这间教室的一群学生。学生的学校生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室生活。而学生的教室生活怎样,一定跟教室的生态环境和教师息息相关。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有工厂化的统一样式,有秧田式的座位,有整齐划一的进度,有显示老师权威的讲台讲桌,学生到教室里来,意味着集体合作,也意味着被集体驯化,被规范被比较的生活让很多学生充满的恐惧,对教室很难产生喜爱。如何让学生爱上自己学习生活最多发生的地方教室,创造一个怎么的学习环境,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研究证明,学习在面临挑战的环境下得以强化、

2、在面临威胁的情况下受到阻挠。安全而丰富的学习环境可以强化学习者在放松状态下的有效学习。教室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用爱心和智慧。对小学生来说,能否从他们的视角去建设教室,童心童趣又尤为重要。我们深知,决定一间教室容量大小和幸福多少的,更应该取决于这间教室里教师的视野、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气度。新课标中“教师即课程”,强调教师要进入课程,去创造出鲜活的课程。能否在尊重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围绕着教室里学生的困惑和需要,为学生设置适合的课程,这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母语教育的重视,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身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有着更加强烈的愿望,希望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能热爱我们的母语、欣赏我们的汉字。

3、可事实却不尽人意。原本最容易亲近,也是最温暖、最诗意的母语,经过我们的教学,为什么早早让学生留下了“无趣”的印象?长期以来,对语文教学的诟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预期的效果迟迟难以显现。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最初认识来自于什么?仅仅给学生一本语文课本显然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学生的胃口。我以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应该取决于我们给予他们怎样的课程资源;学生能否因为喜欢这些课程资源而爱上母语恋上汉字,应该取决于我们怎样来实施课程。因此,我近几年致力于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法,致力于重建教室,重建课程。“统合”视野下的“幸福教室” “统合”教学,试图追求一种整合的理念,沿着“国家课程师本化”的路径

4、,建立起“多元、多面、多维、立体化”的语文教学时空坐标。对分散在学科内部的内容相近、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重塑教学流程,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和整体、创造性地学习。统合教学,主要从三个纬度进行统合:一是横向统合,包括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的统合和跨学科之间的统合;二是纵向统合,包括一册教材内容本身的统合和跨学段语文教材之间的统合;三是时空统合,包括学生教室生活与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合。我的“小学语文统合教学”,进行了三年的跨年级语文教学实验,围绕创造语文资源学科教室“幸福教室”来重整课程,也进行了三年的包班实验。事实证明,随着教室的生态环境、组织结构和运行方

5、式的改变,随着对儿童兴趣、快乐学习和尊重个性的强调,我们发现,温暖代替了生硬,成长代替了说教,教室变成了“微国家”,成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智慧的交换、人格的升腾,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多元课程的开发更加适应学生。唯此,教室才能变成了适合儿童成长的福地。学生浸润其中,素养高积淀厚,走出这间教室,容貌气质发生了巨大改变。真正解决了课标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 如果定义“幸福教室”,我期望它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场所,也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幸福温暖无限延伸的气场;我梦想,我们的“幸福教室”,空间无限广阔,无比深厚,有无穷的引力,是我们师生的精神家园;我梦想,我们的“幸福

6、教室”,是孩子们智慧闪光的源泉,能给孩子打开一片语言的空间,让孩子们精神自由飞翔,情感健康成长;我梦想,我们的“幸福教室”,弥漫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味道,溢满了浓浓的墨香和淡淡的书香,流泻着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琅琅书声!当然,创建一间“幸福教室”,绝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自己的事,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家长的参与和学校的支持,教室建设的重要力量来自家校资源的整合。有记者走进我的教室,探求幸福教室的密码,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竟然是这样的“幸福教室”:没有了讲台,只有开放的老师办公桌;没有让孩子们生厌的“作业”,只有主动承担的“工作”;没有让孩子们惧怕的“考试”,只有才能素养的“展示”;没有等级分明的“班干部

7、”制,只有主动担当责任的“核心成员”和“每日班主任”;没有值日生,只有一个个“美容师”、“魔术师”和“专家”“掌门人”。竟然是这样的“幸福教室”:少了老师的命令和安排,多了“选择”、“民主”和自主“组阁”;少了老师的监管,多了“小记者”的美好抢拍和错误曝光;少了“正课”时间,多了社团活动一间教室,到底应该有什么?值得我们反思。在我的教室里,讲台、讲桌没有了;作业、练习册没有了;考试、测验没有了;值日生、班干部没有了;业务检查、班级考核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有老师的儿童办公桌;有学生展示的星光舞台;有众多的彩色书柜;有丰富的经典书籍;有最美的“第二张脸”和“素养展示”;有名目繁多的“大师”“

8、大使”“掌门人”“导学”“先行者”在统合视野下,我创设了幸福教室的支柱课程“起步课程”、“慢板课程”、“快板课程”和“散板课程”,完全围绕着教室里孩子们的困惑和需要展开。“起步课程”,幸福源自“第一次”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段话告诉我们,“第一次”至关重要。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让我见证了“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太重要,一旦错过,费再大的劲也会于事无补。作为教师,我们跟学生发生的教与学,有诸多个“第一次”,我们能否抓住“第一次”的教学契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教学的效度,更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大小。 基于对“第

9、一次”的重视,我形成了自己的“起步”师本课程。“起步”课程着眼于兴趣的培养,促进习惯的养成,渗透方法的指导,目的就是让学生和语文一见钟情。课例如下: 爱识字从自己的名字开始开学第一天,一年级教室布置一新,最引人注目的是前黑板上的几十只彩球,每只彩球上面都写上了学生的姓名。“妈妈,妈妈,快来看,这只彩球里有我的名字!”第一个进教室的小家伙大叫,惊喜不亚于发现了新大陆。很快,彩球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寻找到自己名字时的惊喜驱使他们大声喊了起来,还不时缠着家长问另外汽球里的名字。接下来,汽球里的名字就成了第一节课的活教材。我们师生利用名字相互介绍,我不时渗透识字方法;在结识一个好朋友的游戏中,孩子们不知

10、不觉认识了好多小朋友的名字;识字最多的孩子被评为识字大王,接受大家的采访,介绍识字经验;受到启发的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识字愿望孩子们识字的欲望已经被点燃了!就这么简单,孩子们有了浓厚的识字兴趣,开始了生活识字。这是不是生动、直观的识字教学呢?这是不是对学生热爱和欣赏语文的最初的培养呢?爱上我的新伙伴语文书 认识名字后,我们的语文课又要怎么上呢?“同学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她在汽球里,她在在电视里,她在墙壁上当然,也在老师就要介绍给大家的新朋友那儿。从今天起,有位可爱的朋友要陪伴我们一起学习,她会给我们讲述很多有趣的故事,她会告诉我们很多有用的知识,她会带我们去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愿意认识她和她

11、成为好朋友吗?孩子们一边兴高采烈地回答愿意,一边四处张望,找寻这位神秘的新伙伴。“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请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到前面来,用你的双手把她捧回去。”神圣的书本交接仪式开始了,我郑重地双手把语文课本递给每一位新同学。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郑重其事地双手接过课本,一路小心翼翼地捧着,轻手轻脚地走回到座位上。“打开她,闻闻她,好香啊,里面有最好的营养大餐呢!现在,把你的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在第一页。”孩子们沉浸在墨香之中,努力将自己的名字写到最好。“现在,李老师再送你们一样礼物书皮,我们来给新伙伴穿上新衣服。”孩子们用小手轻轻地包上书皮,看他们小心的样子,我暗自高兴:珍惜才会热爱!爱拼音从律动开

12、始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初的感受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尤其是一年级的拼音教学,时间长,效果差。老师的嗓子喊哑了,嘴巴起泡了,可还有很多学生拼不出、读不准,慢慢掉队,成为班级的“小尾巴”。在学习的开端,我们成功地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艰难”和“无趣”,且坚持“重复过去的故事”。拼音教学,绝对地高耗低效!怎么办?我想到了儿歌。儿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最佳方式,儿歌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满情趣,韵律优美,琅琅上口,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我还想到了音乐。音乐能让孩子们在儿歌优美的旋律中,感悟节奏和韵律之美,音乐还能帮助孩子们感受各种情绪或思考各种问题,几乎人人都喜欢反复倾听音乐。最终,一架钢琴和一台录

13、音机,钢琴教师的手和语文教师的嘴,让“李老师拼音律动”在教室里响起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 ;大公鸡,喔喔叫,拢圆嘴巴;大白鹅,水里游,水中倒影;1加小点还念1,牙齿对齐;乌鸦的小窝像个u,突出嘴巴uuu,小鱼跃起吐水泡,收起嘴巴孩子们先是一愣,继而笑意浮上脸庞,眼睛开始放光,转而相互对视,咧着嘴笑了孩子们的嘴巴开始跟着动起来,小手也开始翻动语文书,去寻找这美妙律动背后的故事。我的拼音教学轻松极了,不必喊得口干舌燥,不必急得声嘶力竭。倒是孩子们,不断要求反复播放儿歌,他们似乎听不够、也读不够。听小鼓敲,de-de-de;马蹄响,dadada; 汽车开,dididi;敲门声,dududu是啊,那

14、一个个难拼的音节此刻多容易、多有趣呀!不到一周,孩子们背熟了儿歌,掌握了节奏,翻熟了课本。无论我怎样变化顺序读“拼音律动”,小家伙们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对应的字母或音节。接着,帮孩子们分分类,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朗读和课中休息操结合起来,“点点头,弯弯腰,我们来背声母表bpmf”动口动手,寓教于乐。再一周,教给拼读的办法,水到渠成,孩子们都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工具,随时随处自觉运用。只是,我们“调整”了以往的拼音字母书写和同步练习册。两周,完成拼音教学,且让每个孩子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和渴望,我们成功了!爱祖国从爱唐诗开始 一年级的学生学完拼音,课本上出现李白的静夜思,就该着手背唐诗了。虽

15、然唐诗琅琅上口,学生学前也接触了不少,但作为教学如何迈好第一步很关键。想起谷建芬老师谱曲的唱唐诗: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相思的红豆巫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把它唱好、读好、背好,为什么要学唐诗还用我再多说话吗?于是组织一年级一班和四年级四班共上一堂课祖先的诉说。动情的吟诵伴着优美的旋律,两个年级的孩子一起陶醉了。四年级四班学生的朗读已经像模像样了,展示给小弟弟妹妹时自信又自豪。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跟着和,因为识字太少,嘴型一看就不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惊奇和羡慕就够了!接下来,就开始了“唐诗背背乐”活动,一首、一首,又一首,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孩子们背下了四十首唐诗。唐诗变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爱祖国,我们选择一个最浪漫的理由,从爱唐诗开始!“起步课程”还有很多,诸如爱上世界上最美丽的汉字,带领学生欣赏书法艺术,发现汉字之美,让学生心怀敬意开启自己的中国字书写。还有第一次师生交流、第一次习作等,不再一一列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他还说:“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来共同设法,使得孩子们在踏上这第一步阶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