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如书·个园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6240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城如书·个园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城如书·个园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城如书·个园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城如书·个园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城如书·个园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城如书·个园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城如书·个园剖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城如书个园个 园个园是清代盐商两淮商总黄至筠17711838年的私家花园,主人于清嘉庆23年(1818)购得徽商小玲珑山馆旧址改建而成,占地2.3公顷,以四季假山著称,是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个园大门两侧的楹联是草体字,不太好认,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上联是“春夏秋冬山光异趣”,讲的是园子里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叠石风光;下联是“风晴雨露竹影多姿”,说的是个园得名的缘由。个园的主人黄至筠特别喜爱竹子,这位儒商并没有把自己的花园叫竹园,叫竹园就太浅俗没味道了,主人谦虚地以半个“竹”字入题而叫“个园”。我们个园是1982年中国国内旅游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对外开放的园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

2、首批重点园林,国家邮电部还在2007年发行了扬州园林个园的邮票。扬州个园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园。进入个园,我们眼前是各种各样不同的竹子,黄竿的、翠竿的、紫竿的、花竿的,应有尽有。这竿龟甲竹最令人惊奇,竹节有规则的短缩对接,像乌龟的贝壳图案,得名“龟甲竹”,在古代有“龟龄鹤寿”的说法,“龟甲竹”寓含长寿的意思。这种竹子平时很少能见到,大家可以拍个照作纪念。个园好看的竹子多,等一会拍照的时候请不要扶着竹子,和竹子合个影就行了。一两个人扶一下没什么,但每天那么多游客,都扶一下竹子就不好了,就像总理在电视上说的:“在中国,任何一件小事乘以13亿就是大事了”,个

3、园是国家4A级的文明景点,我们一起作个文明游客,这里先谢谢大家的合作。好,拍完照我们继续参观。个园是一个前宅后园的私家园林,分为住宅部分,花园部分和我们现在游览的竹园部分。竹子姿态清雅,翠如碧玉,古人常以竹来修身养性:竹的四季长青,表示生命力旺盛;竹的正直向上,表示一个人的人品,人就应该正直向上;竹外刚中空,外刚是实力,是学问,中空是谦虚,是虚怀若谷;竹有节,气节更是一个人最值得敬重的人格。唐代张久龄说:“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宋代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郑板桥:“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的诗句,无一不是对竹子所蕴含的人格魅力的颂扬。竹子

4、既不是草本,也不是木本,竹子属于禾本科,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1300多种。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约有500多种,分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之间,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个园的竹子从观赏角度看,可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竹园里有近百种竹子,有不少特征明显的,比如这种竹节平滑的丛生竹种叫孝顺竹,也叫慈孝竹,像是遵从孔子古训“父母在,不远游”的教导,新笋紧靠老竹生长,家人团聚,各自尽着爱心。再请看路的左边,这叫高节竹,扬州八怪画的竹子基本上以这种竹子为主,它的竹节明显,画家就是要画竹节代表的这种人格和“节气”。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让我们马上就体会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这里竹影横

5、斜,翠叶清幽,前面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竹西”出自唐代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于是,大家就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说扬州是个风光很好的地方。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进了“竹西佳处”却看不到竹子了。“竹西佳处”的过道均栽植桂花树,在扬州,常见桂花有花色金黄的谓之“金桂”,其花香浓郁,代表富贵、热情;有花色银白的谓之“银桂”,其花香淡雅,代表雅致、好客。因水土原因少有花色泛红的“丹桂”。而在这里种植金桂和银桂,有花香迎客、热情待客之意;也有贵客盈门、喜迎贵宾之意。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不同,苏州园林很美,富有诗情画意,所谓“以画

6、入园,以园入画”,到苏州园林就是要看她有多好看,有什么韵味,重在对人的养心、养性,所以在苏州叫游园。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有所区别:苏州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构造玲珑,表现幽美,立意抒情,可谓“以画入园,以园入画”,较注重外在美,加之园主人多为被贬官员和失意文人,整体表现,在思想上相对低迷,在手法上比较经典。到苏州园林就是要看她的构造巧美,感受修身养心之妙,于是在苏州叫游园、赏园。扬州园林较之苏州园林建成稍晚,中国文化在传承中有所发展,扬州的私家园林传承了江南园林的有点,在画美上已难超越已很完美的苏州园林,便从画意上求得突破,重点采用文人写意画的手法,表现园林中山水、建筑和植被的意境。构造大气,

7、表现淋漓,立意高远,可谓“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较注重意境美,园主人多是得意商人和退隐官员,是在事业顶峰或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时建成,整体表现,在思想上比较昂扬,在手法上更趋成熟和含蓄,意境上更趋平和、宁静和深远,到扬州园林就是要去感受和回味,所以在扬州叫读园、品园。今天我很高兴作为一名扬州的导游和大家一起读一读中国四大名园中的个园。走过迎宾的过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墙上的花窗,这是以四个圆圈组成的漏窗,表示桂花。迎面一朵桂花代表迎贵,在此有富贵盈门、喜迎贵人之意。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经常会看到五个圆圈的漏窗图案,那是代表梅花。虽然五个花瓣的花很多,桃花也是五个瓣,但人们不会说这是桃花,因为梅花香自苦

8、寒来,有书香门第的意思。当然桂花不仅有书香门第的意思,还比梅花多了一层“贵气盈门”的涵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两层楼建筑就是书房,叫丛书楼。书房建成楼房,是因为书籍需要隔湿防潮。两旁的楹联白底黑字,表现一种书卷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上联有感而发,下联升华到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味道,这幅楹联是上海政协副主席周志高于1982年写的,那时个园刚刚开放。丛书楼里墙上挂的是克隆版扬州八怪的字画,增加了不少文墨气,当年盐商有养士之风。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南部住宅部分,大家眼前是一个两面青砖的夹墙过道,这个过道叫“火巷”,是南方普遍使用的街巷通名,始于宋盛于元,亦称“避火巷”、“

9、风火巷”。火巷作为比“街”低一等的道路,后也流传到北方其他城市。我们的左手边是东部住宅,右手边是中路建筑,再向西还有一个西纵,每纵有三进,是三横三纵九宫格的住宅格局。大家可以看到由于年代久远,有的砖已经风化了。扬州当年砌房子都是乱砖砌墙比较多,乱砖砌墙叫财不外露,一来可以节约,二来也不显得那么招摇。我们先从东轴线参观,这东纵最北面的一间是伙房,伙房里的布局是有讲究的,灶间一定在东山墙而不会在西边,东是上手位,体现中国“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个园主人的饮食很讲究,吃的鸡蛋,是专门用人参、白术等名贵的中药材喂大的鸡生的,每个蛋的成本价要“一两纹银”。当时一石大米的售价才一两多“纹银”,园主人每天早上

10、要吃“两枚”鸡蛋,相当于普通百姓大半年口粮的费用。厨师每天早上还要为主人蒸出十几种点心来招待客人,荤素营养搭配,南北风味俱全。淮扬菜之所以能把中国普通的菜肴发扬到极致,扬州众多的盐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伙房的前面是主人一家团聚用餐的地方,桌子是圆的,凳子也是圆的,这叫团团圆圆。不过,当时的一家团圆是指家里的男丁团聚,女眷是不好坐在这里的,古时男女不同席。这套圆桌是重做的,按照徽文化的习俗做成了合欢桌,它是由两个半圆的桌子组成了一张圆桌。楠木厅是中国古典建筑中典型的也是规格较高的堂,楠木厅只是我们通常习惯叫法,有完整的堂、廊、檐构成,不仅屋梁和柱子都是珍贵的金丝楠木,还有了卷棚顶的廊,俗话说“无

11、卷不成厅”,这种卷棚的做法富有装饰性,体现了建筑的气魄,抬升了建筑的档次。楠木的大梁两头稍细,中间饱满,看上去特别富态养眼,体现出家境的殷实和富裕。此为徽式建筑的特点之一“廊在堂内”中堂对联出自扬州八怪金农之手:“饮酒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 意思是说:饮酒哪是为了沉迷于醉乡?高雅的情怀才是仙人般的境界。中堂对柱联:“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意思是:家有余资,花园风光四时游乐,人生有品,最有滋味的当然是读书励志。天井四周的屋檐向内披下来,天落之水会全部流淌到天井里来,这叫四水归堂。这里的屋顶是半边坡顶,而不是人字顶,你站在天井里,屋顶有人就能看得见,因为它不象人字顶有屋脊遮挡。表面

12、上看,四水归堂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实际是为了安全和防盗,作为有钱的商人是特别注重宅院的安全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四面天落之水顺四面屋面流于天井,然后在做成龟背形状的地面流到四角沟中,那么,然后又流向哪里呢?其实还是回流到房屋中轴线的下水道里,那为何会把下水道砌在房屋的中轴线呢?原来水在古典建筑中表“生气”和“财气”,所以徽商建房都是先挖下水道,后以此为中轴线建屋,于是,四面之水流于天井叫“我纳四方财”;后于天井流向四角又复归堂中主下水,叫“千金散去还复来”,合起来就是徽商建筑中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四水归一”檐口瓦头上是篆字“禄”,滴水全部是“鹿”的图案,个园住宅的三路建筑各有吉祥主题,分别为“

13、福”“禄”“寿”。这条轴线的主题是“禄”,“禄”者,俸禄也,指古代官吏的俸给,俗话说“高官厚禄”。扬州民居在图案装饰上非常喜欢用动物或者植物的谐音来表达吉祥,如梅花鹿的鹿字和“禄”就是谐音,因此,除了滴水,隔扇门上也雕有各种各样的鹿,主人希望它能保佑世世代代官运亨通。楠木厅的南面是“清美堂”,清美就是高洁、美好的意思,原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管家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对柱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表现了“耕读传家,勤俭为本”的思想。中堂是扬州八怪汪士慎“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内容充满生活情趣。这里翠竹,青松都人格化了,以物“比德”,花可让人迷,也可让人禅悟,所谓

1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至于“酒可仙”,出自李白 “臣是酒中仙” 的诗句。天井里摆放盆景,提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侍花弄草、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官员大都是才子,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文章和诗词,这和他们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来到个园主人当年街门门厅,大门开在扬州过去最繁华的东关街上,街对面有一个高大的照壁。中国人是忌讳目光碰壁的,也不能正对着人家的大门,不能两家相冲,所以中国人在面对一面墙的时候,会做些适当的装潢,比如在对面墙上画一个吉祥图案,这叫影壁,如果主人有经济实力,那就在对面砌一堵墙叫照壁,如果实力鼎盛,就在街对面买一块地,凹进去砌一个墙,雕上寿桃、蝙蝠等吉祥物,这就是八字壁。我

15、们现在看到的个园门外是八字壁,说明黄家当年在扬州是数得上的大户。从街门进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屏门,屏门起阻隔视线的作用,增加城府感。进门向东为上首,是管家待客的地方,中间这道比较豪华的门叫仪门,进去就是主人的客厅。这个仪门要和街门错开,错开的原因就是不能让街上的贩夫走卒走到门口,一打眼往里看,家里的场景就一览无余,所以这两道门不在一个中轴线上。这样一来,客人进门以后眼前势必会看到一堵墙壁,目光碰壁是礼仪大忌,所以主人在墙壁上面做了一个装饰,这个装饰叫做土地龛。做土地龛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解决目光碰壁的问题,上面可以刻着很多吉祥图案;第二,还可以解决礼仪问题,当高层官员到下层官员家里做客的时候,听谁

16、的呢?进门先拜土地,后面就客随主便了。扬州很多大户人家门里都有一个土地龛,这是一种比较规范的、传统的做法。土地龛上面有很多吉祥的图案,有蝙蝠和寿桃,中间这两个象古代钱币一样的雕刻,很多人一看都会说:“噢,蝙蝠前面有两个铜钱,这是福到眼前。”但这样就把一个很好的文化讲俗了。古代钱币的式样外圆内方,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在全国做了模范,铸造了全国统一的货币,而且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都是使用这样的货币,被称为全世界“最早的欧元”。铜钱里面的方孔是为了穿索系用,可是大家想一想,穿索系为什么不用圆孔而用方孔呢?这是基于中国人对钱的理解。古代中国人希望钱啊、财产啊什么的,有来路才有去路,古代没有透资的概念,就希望来源越多越好,源源不断更好,对财富的理解就像水一样。最好的水是什么呢?就是从地下滚滚而出,挡都挡不住的泉水。大家在中国各个景点看到的泉池,都做成了方的,这叫泉眼。所以我们中国古代钱币中间的方孔万万不能叫做“钱眼”,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