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导复习资料-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6059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导复习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导复习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导复习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导复习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导复习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导复习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导复习资料-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导复习资料引言名词解释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百度百科)系统而客观的研究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的学科。(书)迪尔凯姆对自杀的研究不同于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4种类型。(百度百科)问答题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综合性:研究视角的

2、综合性(包括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与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定量方法&定性方法)现实性:开放性(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研究) 地域性实证性:理论需要经验检验,而经验研究是为了理论创新;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研究方法1.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和随机原则为依据来抽取样本的抽样,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事先已知的非零概率被抽中的抽样。总体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以通过样本设计来规定,通过某种随机化操作来实现,.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

3、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2. 概率抽

4、样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一般程序: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总体中包括的所有成员的名单)决定样本量(与代表性有关)选择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样本评估(评估样本代表性)3. 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4. 变量的测量层次定类测量(可分类)、定序测量(可分类、排序)、定距测量(可分类、排序、算出差距)、定比测量(可分类、排序、算出差距、算出相差的百分比)5. 信度、效度及其关系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结果。(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效度: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

5、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表面效度、准则效度、建构效度)关系:有信未必有效、不可信必无效、有效必有信、无效未必不可信6. 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资料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方法:自填问卷、面访、电话访问各自优缺点:自填问卷优点:成本低、避免了访问员导致的调查误差、比较适合进行敏感问题的调查、不太受调查空间的限制。 缺点:回收率低,可能导致样本出现偏差、调查的周期较长、问卷的质量难以控制、对调查对象的要求较高。 面访优点:样本的代表性较好、资料的质量较高、能获得内容比较复杂的资料、可以访问特殊的调查对象缺点:调查成本高、比较难控制访问员导致的调查误差、访问

6、的成功率较低。 电话访问优点:调查周期非常短,这是电话调查最大的优点、比较容易控制访问员的误差、抽样快捷易行、访问成功率较高缺点: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访问内容难于深入。选择资料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自填问卷面访电话访问成本 速度 回收率 资料质量 总体与抽样 问卷难度 7. 社会调研过程中常见问题与错误资料收集中的常见问题:资料的代表性?(太小的样本量缺乏代表性、方便抽样得到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志愿者抽样得到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回收率太低的样本缺乏代表性)资料的真实性?(调查员、调查对象、第三者(旁观者)的影响、问题的措辞、答案的设置、数据收集方法)资料的完整性?资料分析中的常见问题:平均数(平

7、均数不能代表总体水平)百分比(百分比误用:基数是多少)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注意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时间顺序(先因后果)、相关关系、不能被第三个变量解释)结果的解释与呈现中的常见问题:混淆分析单位:生态学谬误(eg:宏观理论解释微观行为等混淆不同层次主体的行为模式)、还原论谬误(eg: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遗漏信息统计“哈哈镜”:加工坐标轴、使用立体图(缩小差距等)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名词解释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我们借以作出评价并形成态度、情感和行动的社会单元,具有规范和比较两大功能。越轨理论默顿1938年提出

8、的理论,基于迪尔凯姆古典失范概念。当社会的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冲突时,越轨就可能产生。社会结构功能的失调是越轨产生的原因,分为革新、反叛、形式主义和退却主义,对于社会有正向促进和负向阻碍功能。违反既定规则的行为,或对社会规范的非正式侵犯。偏差行为意指违背社会常理规定、标准或期待的行为。(周)问答题1. 简述霍曼斯的六个命题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为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动带来

9、的结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则这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该种行动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则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的价值也就越低。侵犯赞同命题:若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酬赏或甚至没有预期惩罚时,此人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若一个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酬赏或得到的酬赏比预期的还多,或此人的行动没得到预期的惩罚,则这个人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并可能做出别人赞同的行动。理性命题:在面对各种行动方案时,行动者总是选择价值最大和获得成功率最高的行动2. 社会学发展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社会学的创立时期 时间: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 代表人物: 孔德(Augus

10、t Comte,1798-1857)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特点: 社会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中脱胎的过程; 运用其它学科(主要是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建构关于整个社会的理论体系。 主要思想: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社会学创始人: 在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 “实证哲学”: 倡导实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去揭示社会规律,并用以指导社会改革,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社会学体系: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n社会有机

11、论 营养系统(生产组织) 循环系统(商业、银行、交通、通讯组织) 神经系统(政治组织) n社会进化论 如同物种的进化,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适者生存”,反对政府干预。 社会学的形成时期 时间: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 迪尔凯姆 (Emile Durlkheim,1858-1917) 韦伯 (Max Weber,1964-1920) 主要特点:这个阶段的社会学家致力于确立社会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主要思想:迪尔凯姆 (Emile Durkheim,1858-1917) 1858-1917 n社会事实论 (Social Facts) 区

12、分社会现象与个人现象,认为社会学主要关注 “社会事实”。 要用其它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心理特征来解释。 n社会团结论 (Social Integration):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韦伯 (Max Weber, 1864-1920) n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n研究方法:理解社会行动的意义 工具理性行动:指选择那些可带来现实利益的目标,同时选择能最有效地达到目的的行动。 价值理性行动:指以行动者的价值观念而不是现实利益为指导的行动。行动者相信行动与自己信仰的终极价值一致,至于行动会引起什么后果并不计较。 传统行动:行动者从事某一活动不是经过有意识的理解和思考,而是根据习惯和传统。

13、情感行动:行动时受情感和情绪支配。 当代社会学的发展(II战后) 主要特征:流派林立,呈多元化、定量化、面对现实,呈实用化、深入分析,呈微观化 主要理论流派: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结构功能理论代表人物: 塔尔科特帕森斯 (T. Parsons, 1902-1979) 罗伯特金默顿 (R.K. Merton,1910-2003) n结构功能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n一是社会是许多相互依存的单元组成统一系统,其内部存在着结构上的分工,每个单元都各自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维系着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 n二是倘若一个单元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其

14、它单元甚至整体发生变化; n三是系统一般保持均衡状态,当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干扰,系统内部会进行调整,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出现结构分化,继而吸收或同化干扰,最后建立新的均衡。 默顿的功能分析与中层理论 n功能分析:正功能与反功能 (function vs. dysfunction)、显功能与潜功能 (manifest function vs. latent function) n中层理论 middle-range theory:越轨理论、参照群体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代表人物:刘易斯科塞 (L.A. Coser, 1913- )、达伦多夫 (R. Dahrendorf, 192

15、9- ) n探讨冲突的根源和社会后果 冲突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n 社会冲突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社会都无法避免; n 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是冲突产生的主要根源; n 冲突对社会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具有建设性的一面。 (促进个人的结合,所谓 “不打不相识”;促进组织的建立;促进联盟的形成。)社会交换理论 n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n主要代表人物:乔治霍曼斯 (G. C. Homans, 1910-1989)、彼得布劳 (P. Blau, 1918- ) n霍曼斯关于社会交换的六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攻击-赞同命题、理性命题 符号互动理论 n代表人物:赫伯特布鲁默 (H. Blumer, 1900-1987)、欧文戈夫曼 (E. Goffman, 1922-1982) n研究单位: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