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660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labsi诊断及预防汇总(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LABSI诊断及预防,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内科 汪洋,Company Logo,70年代末,为配合静脉高营养治疗以及化疗病人长期输液等需要,我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此项技术获1988年院内新技术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广泛应用于头颈科病人。,我院血管通道发展史,Company Logo,2003年我院正式开展PICC技术 目前PICC技术已在我院所有内科以及外科化疗患者中广泛开展,成为化疗给药的首选安全途径,我院血管通道发展史,Company Logo,安全输液理念的引入对我院的静脉治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建立适合我院实际和专业发展

2、的管理体系,满足对静脉治疗专业知识理念的不断更新,我院于2008年5月正式建立了共有40余名临床骨干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IV TEAM,其中有着多年中心静脉置管以及维护经验的护士长9名,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临床静脉护理人员30余名,IV TEAM的建立,确保了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的标准化,并通过系统化培训推动静脉治疗在我院的专业化发展。,我院血管通道发展史,Company Logo,IV TEAM的建立,确保了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的标准化,并通过系统化培训推动静脉治疗在我院的专业化发展,我院血管通道发展史,Company Logo,新型多维护理服务模式,静脉 通路选择,后期维护,置管,个体化

3、健康教育,并发症 预防处理,2009年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心,我院血管通道发展史,Company Logo,医院(医疗及护理部),血管中心,静脉通道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通道及维护门诊,医生置管室,PICC置管室,专家门诊,PICC维护室,PORT,门诊,CVC,病房置管室,血管通道管理组织架构图,我院血管通道发展史,Company Logo,三通接头,BSI 血流感染,CABSI 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CRBSI 导管所致血流感染,CLABSI 中央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CL 中央导管,相关概念,中央导管(CL)末端位置接近心脏或大血管之一(如图),用于输液、输血、采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血管

4、导管。,相关概念,相关概念,Company Logo,厌氧瓶,需氧瓶,血培养的留取,Company Logo,血培养的留取要求,启动抗生素治疗前留取用于培养的血液标本 经皮抽取血液标本,仔细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建议使用酒精或碘酊)(tincture of iodine)或酒精氯已定(alcoholic chlorhexidine)(0.5%),不建议使用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消毒液要充分接触皮肤,干燥时间要足够,以减少血液培养的污染机会(A-T),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IDSA,Company Logo,血培养的留取要求,经导管抽取血液标本,对接口

5、处(the catheter hub)进行消毒,(建议用酒精或碘酊或酒精氯已定(0.5%),消毒液要充分干燥时间,以减少血液培养的污染机会(A-T)。,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IDSA,Company Logo,血培养的留取要求,如果怀疑病人存在CRBSI,应该在给于抗感染药物之前抽取双份血培养,一份由血管内导管取,一份由外周静脉取,在血培养申请单和培养瓶上标记上取血部位(A-II),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大于5分钟)。 如果不能由外周静脉抽血,应该从血管内导管不同腔的端口抽取2份以上血标本(B-III)。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从所有腔的端口抽血送检,目前尚无定论(C

6、-III),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IDSA,Company Logo,如何做导管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及皮肤下远心端导管送实验室进行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法培养。,Company Logo,造成CLABSI的污染源,病人皮肤 医务人员的手 导管输液接口的污染(长期留置导管) 穿刺部位污染(短期留置导管) 其他位置的感染:泌尿道感染 输注液体感染,Company Logo,造成CLABSI的污染源,植入后一周内:管外细菌移行是主要的CRBSI发生原因 植入一周以后:管内细菌移行和生长是导致CRBSI的主要原因,Company Logo,CL

7、ABSI的来源,据美国CDC每周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显示,通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ICU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CLABSI发病率较革兰阴性杆菌、白念珠菌以及肠球菌所致的CLABSI发病率明显下降。 按照美国CDC/NHSN发布的医院感染监测定义,成人患者若没有做血液培养或血液培养阴性,则不能报告为血流感染。,发病率,高晓东等对上海市35所三级医院和37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央导管插管发热患者血培养送检率,二级医院40.8%,三级医院仅35.2%。,送检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995-2010年相关文献进行的系统评价显示,中低收入国家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包括CLAB

8、SI发病率。 美国卫生部报告显示,美国每例CLABSI增加医院成本大约3.6万美元,每年导致的经济损失达90.6亿美元,每年因为CLABSI死亡达3.1万例。,流行病学,2011年WHO估计,德国CLABSI发病率最低为1.3例/千插管日,中低收入国家(包括中国)为12、2例/千插管日,延长住院时间4-14日,归因死亡率为4%-5%。 2010年INICC报告显示,不发达国家CLABSI发病率为6.8例/千插管日,发展中国家成人ICU和PICU中的发病率为1.6-44.6例/千插管日,NICU中的发病率为2.6-60.0例/千插管日 中国CLABSI发病率为3-8例/千插管日,延长住院时间15

9、日,死亡率增加14%。,流行病学,Company Logo,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定义,Company Logo,两周未换药,Company Logo,Company Logo,穿刺点处局部感染,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LABSI的危险因素(外在因素),Company Logo,原发疾病 严重程度,营养状态,自身 免疫功能,年龄,CLABSI的危险因素(内在因素),合并 糖尿病,Company Logo,CLABSI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重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表现

10、,Company Logo,导管拔除,教育,操作流程监控,手卫生,最大化无菌屏障,优化护理 (合理的器械选择),洗必泰皮肤消毒,预防,领导力,CLABSI的预防,Company Logo,CRBSI的预防 手卫生最佳的临床实践,手卫生对耐药菌的作用 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手卫生能够显著降低耐药菌的影响,尤其对于耐药金葡菌(MRSA),容易产生遗漏,手掌,手背,CRBSI的预防 手卫生最佳的临床实践,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RBSI的预防 手卫生最佳的临床实践,Company Logo,CRBSI的预防 手卫生最佳的临床实践,Company Logo,手卫生,在接

11、触插管部位前后及插入、重置、触碰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该触摸该部位(B) 更换导管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在进行置管和血管内导管护理时应持续无菌操作(IB类) 进行外周血管内导管置管时,如进行皮肤消毒之后未接触置管部位,可戴清洁手套,无须戴无菌手套。(IC类) 置入动脉、中心静导管时应佩戴无菌手套。(IA类) 当使用导丝更换导管时,在接触新导管前须更换新的无菌手套。(II类) 更换导管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均可。(IC类),手卫生,Company Logo,最大化无菌屏障,在放置CVC、PICC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高级别防护,包括

12、佩戴帽子、口罩或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对患者全身铺无菌单(IB),Company Logo,CLABSI的置管前预防,病人的准备 环境的准备 护士的准备 插管部位皮肤的准备 插管部位的选择 穿刺套装的选择,清洁操作,无菌操作洗手,无菌衣,无菌区备物,无菌手套,无菌巾,预防,CLABSI的置管前预防,宜采用专业护理包,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LABSI的置管前预防 插管部位皮肤准备,在进行周围静脉置管前,使用杀菌剂(如70%酒精、碘酒或葡萄糖酸洗必泰等)进行皮肤消毒。(B) 关于洗必泰在0.5%洗必泰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不宜使用洗必泰,则可选用碘剂或70%酒精。

13、(A) 使用消毒剂后,应充分干燥后才行操作。 (B),Company Logo,CLABSI的置管前预防 插管部位的选择,外周及中心导管 成人应该选择上肢部位进行插管(类) 儿童上肢、下肢或头皮(新生儿或婴儿)部位均可(类) 当治疗持续时间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心导管或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类),Company Logo,中心静脉导管 对于成人,应避免选用股静脉(A) 感染风险: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锁骨上静脉 当对成人放置非轨道式CVC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B) 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A) 须接受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采用造瘘等方式而非放

14、置CVC (A) 插管部位应尽可能远离开放伤口,CLABSI的置管前预防 插管部位的选择,锁骨下静脉、颈静脉和股静脉3种不同插管部位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和机械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 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股静脉组总的感染并发症是其4.57倍。 减少感染和血栓并发症风险的角度来看,非隧道中央导管插管应尽可能避免选择股静脉,因为股静脉相关感染和血栓并发症的风险均远远高于锁骨下静脉。 有可能,应尽可能选用单腔中央导管,否则应密切关注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CLABSI的置管前预防 插管部位的选择,Company Logo,CLABSI的置管前预防 插管方法的选择,使用超声引导进行中心静脉

15、置管(如果技术允许),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损伤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B) 当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 (B类),Company Logo,CLABSI的置管后预防,穿刺点的观察,Company Logo,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A) 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 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B) 对于短期CVC置管部位,每2天更换纱布敷料(),CLABSI的置管后预防 插管部位敷料应用,Company Logo,对于使用

16、透明敷料的短期CVC置管,至少应该每7天更换敷料。除非是患儿,因为移动导管的风险可能大于替换敷料的收益。(B),CLABSI的置管后预防 插管部位敷料应用,Company Logo,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若患者有触痛、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在彻底检查置管部位后更换敷料。(B),CLABSI的置管后预防 插管部位敷料应用,输注装置的更换 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天更换1次(A类) 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B类) 根据制造厂的建议,输注异丙酚时应每6或12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导管维护的规定,CLABSI的置管后预防 导管接头的消毒,使用无针连接系统接入静脉输液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