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名邦海滨邹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650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名邦海滨邹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名邦 海滨邹鲁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中,位于福建东南一隅的莆田市(古称兴化军、兴化府),似乎是个并不显眼的小地方。然而,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宝库中,莆田“文献名邦”不但能以其光辉灿烂的累累文化硕果为世人所称颂,而且能以其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的文化特色,在各地域文化中独领风骚,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莆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自唐以降1200多年间,涌现出2800多名进士,14名状元,8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有99部兴化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有“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一户六进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

2、”、“兄弟两宰相”、“六部尚书占五部”、“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风流佳话。他们恰似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银河里闪烁,各领风骚,垂范后人。 莆田历史文化名人郑樵 郑 樵 郑樵,字渔仲,世称夹漈先生。他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 郑樵生于北宋徽宗三年(公元1104年),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家庭较好的影响和教育,郑樵的家乡虽然处在万山之中的莆田广业里山区,但他从小就立下要读尽古今书,要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学术的宏伟抱负。当他刚长到16岁时,他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自此之后,郑樵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克服家贫无书读的困难,他就和从兄郑厚一起背上包袱,向四方藏书

3、人家求借书读。 郑樵在求学时,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把眼光开放到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他经常深入山间田野,拜农夫为师,从而得到了许多实际学问。他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但要研究书本上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天地间的各种科学知识,并勇敢地向社会提出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知识一样重要的号召。 年轻时代的郑樵,在刻苦追求学问的同时,还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靖康元年(1126年),当郑樵看到宋朝由于受到北方强敌金兵的侵犯,国家处于空前的危难,他就立即和郑厚一起联名向朝廷当权者上书,陈述自己兄弟俩的抗金志向和报国才能,并自信一旦得到朝廷起用,就能使国家转危为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一直得

4、不到朝廷重视。尽管如此,郑樵的抗金爱国思想,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于宋高宗畏敌如虎,南宋的半壁江山依然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这时,郑厚在悲观失望的同时,下山参加科举,继之走上了坎坷的仕途。而郑樵则认为如此昏暗不明的仕途,会埋没自己的读书志向,因此他不愿下山应试。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漈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这时,郑樵还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 由于当时朝廷不允许私人修史,所以郑樵著通志有三个大困难:一是如果得不到朝廷的同意,他就不能私自修史,否则就要受到官方的打击;二是如

5、果没有得到朝廷提供的充足参考史料和充足的纸张笔墨,这部书就很难成功;三是如果没有得到比当年司马迁更为雅博的学问,这部史学巨著就难以写好。为了得到著通史所需学问,郑樵再次背起包袱,独自一个前往东南各地求借书读。经过三年的努力,郑樵在三十刚出头的时候,就读遍东南各地藏书。当时有人称颂他说惟有莆阳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当郑樵得到著通史所需学问后,就把书房搬到了夹漈山中的芗林寺,开始了他漫长的修史著书生涯。为了求得朝廷的支持,他著出了一部又一部的新书,并把这些新书寄给朝廷礼部。绍兴八年(1138年),郑樵在上方礼部书中,明确地向朝廷提出了自己著通史的愿望。这时,郑樵的渊博学问和远大抱负得到抗金派宰

6、相赵鼎、张浚等人的重视。然而,也就在这时,由于宋高宗重用投降派首领秦桧为宰相,所以赵鼎等人很快被秦桧排斥出朝廷,并严加迫害。而秦桧自绍兴九年(1139年)当宰相起,一直当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在这长达16年的漫长时间中,秦桧不但不支持郑樵著通史,反而接连三次下禁令严禁私人修史和著述,违者以擅修国史罪论处。在这种残酷的政治环境中,郑樵所遭受的危险,可想而知。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郑樵终于在54岁那年,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 郑樵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的著述计有95种(单篇计算在内),其中注明篇数、卷数的为50种,

7、548卷,454篇。另外35种未注明卷数,除去一些重复的作品,其著作计有千卷之多。郑樵说自己山林三十年,著书千余卷,是有据可查的。与此同时,他以一个山林穷儒的身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六个第一: 第一个想建设科学; 第一个以山林穷儒身份依靠自己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史学家; 第一个提倡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第一个发出诗、书为可信,但不必字字都信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号召; 第一个强调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学习儒家经典一样重要; 第一个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 郑樵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史学家,但宋史儒林传里关于郑樵的传文,只有寥寥的三百余字,不仅说得过于肤浅,而且还

8、有冤词。宋元学案里更少了,连同他的从兄郑厚,只有三十一字。清康熙四十四年修的莆田县志和乾隆二年修的福建省志里有关郑樵的传文,也仍只有五、六百字。因此,人们要了解郑樵的一生,很不容易。尤其令人痛心的是,郑樵在险恶政治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山林穷儒成为名垂千古大史学家的悲壮历程,更是无人知道。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郑樵那十分可贵的勇于开拓、追求科学精神,近千年来一直得不到弘扬。然而,纵观郑樵的一生,正如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所说,社会上用很冷酷的面目对待郑樵,但在很艰苦的境界里,已经把自己的天才尽量发展了,我们现在看着他,只觉得一团饱满的精神,他的精神不死!夹祭草堂顺主干道登山,沿途景点较多,每一个

9、景点都隐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较为有名的是:下马石相传南宋理学家朱熹赴往泉州途径莆田时,慕名上山拜会郑樵先生,为表心中尊贤敬意,特于此石处下马,然后徒步上山。朱郑谈诗论文逗留多日,郑樵仅以“豆腐、白盐、白姜、荠头”款待客人,下山时,朱熹的书童颇有微词,朱熹却满心喜悦地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前人竟能于最高处领略,又在最低处把握,这时何等高雅的境界。出米石为两大巨石中有一盅大小通心的石洞,称“出米石”和“出盐石”。传说吕洞宾心感郑樵苦学之艰,下凡在石上挖两个洞,一个洞出米,一个洞出盐,每天出米量仅供师徒两人一日食用。后来,郑樵书童嫌麻烦,把洞挖大,结果洞中飞出两只白鹤,从此,就不再有米

10、、盐流出。现在游人走近细窥,洞中米、盐形状,尚依稀可辨。占星石相传郑樵站在石上夜观天象。此石高数丈,宽盈丈,攀临岩顶极目苍穹星斗,视野开阔,天文时角绝妙。曝书石与“占星石”东西呼应,离草堂约100米处,有一块长约60米、宽约35米的巨岩占据了整个山坡,相传郑樵每年都要把书拿到这块石上晒太阳,以防霉变。此外,还有摇篮石、修史堂、搬紫坑、乌沙石、放生池、石龟石蛇、东山采药等,无不引人入胜。洗砚池 曝书石正北面不远处便是名闻遐迩的夹祭草堂。它坐北朝南,三面环山,背后是高高的书亭寨,前面无遮无拦,视野开阔。郑樵的草堂记对这里清幽绝尘的环境有过生动的描述:“斯堂也,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橡所丛会,

11、与时风,夜雨,轻烟,浮云,飞禽,走兽,樵薪所往来之地,溪西之逸民,于其间为堂三间,覆茅以居焉。”走近这座由后人重修的草堂,陈俊卿、朱熹、刘克庄、郑侨、章学诚、纪晓岚、梁启超、顾颉刚等古今名士们评论郑樵和夹祭草堂的诗人,依然是那么醒目;特别是那副精辟概括郑樵一生的对联:“三十年力学不下山度量包罗天地,五百部著作曾诣阙精神贯彻古今”则像一座耸立于天地之间的丰碑,与夹祭草堂一起巍然屹立在人们的眼前,令人不禁为之肃然起敬。与对联交壁生辉的是“圣迹殿”供奉的夹祭先生塑像霭然端坐两眼发出烛照大千的灵光。“圣迹殿”被当地人叫做“无尘山房”,据说,谁也不知多少年了,从来未曾拂扫,但殿内既无蛛丝虫迹,也无烟尘沉

12、积,几乎一尘不染,堪称夹祭草堂一绝。另有草堂一奇是北座厢房旁长有几簇绿竹,这群竹子用手一摸方方正正,不是圆的。据说当地人好奇,多次移栽别处,却无一次成功,以致当地人视方竹为“神竹”,认为竹子在和郑樵相处的日子里,沾了灵性,至今宁愿扎根青山,守护草堂。参考资料:通志莆田历史文化名人蔡襄蔡襄(公元1012-1067年) 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县人,北宋名臣,政治家、园艺学家。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登进士,时年19岁。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

13、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 蔡襄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不徇私情,忠直敢言。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等四臣因反对权相吕夷简而遭贬谪,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抨击此事,伸张正义,名声大震。知谏院谠论直言,名列“庆历四谏”。在地主任职时,同情人民疾苦,免除苛杂赋税,兴办学校禁止陋俗,兴修水利,绿化道路,多方造福于民。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旱灾严重,奏减福州人民的丁口税。出知泉州时,主持修建了中外闻名的洛阳桥(万安桥),便利了福建南北交通,促进了泉州内外贸易发展。蔡襄在园艺科学也有建树,所撰荔枝谱和茶录等书,为茶、果栽培作出杰出贡献。荔枝谱为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树栽培学专著,近年已译成英、法等国文字流传。蔡襄擅长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楷行皆妙,尤以“飞白散草”为最。书迹传世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诗文清妙,造诣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内集诗歌370首,杂文584篇、奏议64施展。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