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中学--衡水中学.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477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强中学--衡水中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强中学”屹立14年,今年高考包揽河北文理状元以及文科前十名衡水中学:没对手有隐忧记者杨柳2013年07月18日08:31来源:人民日报关于超级中学的风光,从来都是毁誉参半。对殷殷家长而言,超级中学是挤进一流高校的VIP通道;于地方政府来说,超级中学是官员政绩的得意之笔。超级中学之所以引起非议,是因其根植于应试教育的土壤,它的名噪一时源于高分考生的保有量,它的最大标签系于名校生源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在多元取材、个性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通识的今天,超级中学多少显得有点老旧而不合时宜,然而这就是中国教育无可奈何却又真实存在的现状,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到中国教育的发展纹理和改革滞点。编者在河北教育界,衡

2、水中学堪称“巨无霸”,它甚至在官方网站上宣称,连续14年成为全省高考“最强军团”。眼下,这所位于衡水市区东南部的学校大门紧锁,唯一的侧门也被严格限制出入。校门外,一幅巨大的展板显示着今年的高考成绩,道路两旁的围墙上贴满了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学生照片,长达百米,蔚为壮观。日前,记者来到了衡水中学。一家独大20年前还是薄弱学校,如今培养河北八成以上北大、清华生源超级中学并不新鲜,衡中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最明显的与众不同就是衡中没有对手。其他超级中学尚有竞争者,未能一家独大。在北京,人大附中赫赫有名,但还有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能一争短长;在天津,南开中学如雷贯耳,但也有耀华中学、新华中学不

3、相上下但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2012年,北大、清华在衡中共录取96名考生,占这两所大学在河北省录取总人数的86%。这一年,衡中还有20名考生被香港各大名校录取,21名考生被国外大学录取。总分600分以上的有2109人,本科一批上线率达87.8%。2013年,衡中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状元以及文科前10名,6人进入省理科前10名,本科一批上线率达86.9%。“另外,与其他超级中学相比,衡中既非出身名门,也没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一位衡中的老师如是说。纵观其他超级中学,要么身出名门名牌大学、师范院校的附属中学,如人大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等;要么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南开中学、上海中学等。而衡中原来只

4、是衡水县的一所中学,到上世纪90年代初,衡中还是当地一所薄弱学校,高考成绩并无优势。原衡中校长李金池在衡水中学是怎样成为全国名校的?一文里曾详细介绍了他用建立“精神特区”、提倡素质教育、公平竞争、激发激情等办学理念提高升学率的做法。李金池把改革矛头首先指向教师:不许老师外出兼课,不许搞有偿家教,不许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老师把全部精力用于与学生一起做题。这些措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95年,衡中一举夺得全地区11个县重点中学的头把交椅,开始显露头角。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有十几人考入北大、清华,2012年更是攀升至96人。衡中仿佛应验了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实现了升学率与资源富集的循环促

5、进,有人说,它的强势还将维持下去。半军事化带橘子进教室受警告处分,生活精确到分钟,短裤和裙子要在膝盖以下“不能退步,不能生病,不能顶撞,不能心情不好,不能慢,不能笑,不能和同学说太多话,不能走神,不能咬笔,不能总跑厕所,不能啊都不能”一位衡中毕业的学生这样回忆曾经的在校生活。只许带牛奶、饼干、苹果、梨、橘子、香蕉6种食物进入学校,短裤和裙子要在膝盖以下,不能留怪异发型,女生不能佩戴首饰,不能留长发衡中的这些要求引来众多非议,但这仍阻止不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挤破头把孩子往里送。尽管衡中一再强调,学校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在外界看来,衡中的成功靠的是半军事化的封闭管理,让师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以及大量做

6、题挖掘应试潜力,即李金池所说的“老师把全部精力用于与学生一起做题”。衡中的一名高一学生说:“每天5:30起床,5:45之前必须离开宿舍,拿着书到跑操地点集合。跑操结束后,所有班级必须跑步上楼早读,6:38,班里的80多个人全部离开教室的时间甚至可以用秒来计算(当然除去七八个不吃饭的),为的只是能吃到早饭,因为7点前要回到教室上自习。如果去晚了,在楼道堵5分钟,排队5分钟,来回7分钟,最多只能有3分钟早饭时间在衡中生活了3个月,才明白什么是人间炼狱。”江西某中学一位教师在参观衡中时曾在学校公告栏内看到一则公告:高二年级一位学生带橘子进教室受警告处分,并回家反省。在许多人看来,衡中的教育方式“泯灭

7、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创造力”,而在更多衡中学生眼中,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平常,还有人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觉得那时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心情愉悦,有一种吃苦的幸福。已从衡中毕业的学生孟隋这样写道:在衡水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衡中是当地学生家长的希望所在,是底层人改变命运的战场。成功就得努力,底层的成功尤其需要更大的、甚至更疯狂残酷的努力。在理想状态中,青少年应该是自由自在、轻狂放纵的,但是这理想状态只会让高考失败,从而耽误一辈子,教育需要一种必要的牺牲这是由牺牲与获得的关系决定的。邢台市一位中学老师也认为,衡中严苛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目前的高考制度,只要高考不改,这个模式就会存在。在目前的考试模

8、式下,“谁不学衡中,谁就将被淘汰”。黑洞效应生源富集致其他学校空心化,专家称超级中学有碍教育公平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衡中学生孙同学说:“我们班有110多人,其中衡水市外的学生大概有70多人。”她自己就是沧州人。沧州市某县中一位教师说:“本该属于我们学校的优秀生源许多都被掐尖挖走了。2000年以前,我们中学还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后来就没有了。生源的严重不足已经让学校面临生存危机。”学校的危机心理同样投射到衡水本地的家长身上,只是他们担忧的是另一种不公平,“学校招了外地的考生,挤占了本市学生的名额,尤其是主城区的孩子。”当地一位家长表示。衡中的黑洞效应却成了当地政府的“亮丽名片”。在一则政府网站

9、的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当地对衡中的支持:衡中扩建时,“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要尽职尽责,密切配合。要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把衡水中学的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把衡水中学打造成衡水对外开放的亮丽窗口。”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认为,衡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典型,超级中学的兴起是政绩和利益的共同驱动,于教育、安全、人道都不利。他认为将来的教育应该朝着“就近、分散、小型”的方向发展,不同风格学校的存在,对教育肯定有好处,优质资源集中并不是政府的荣耀,“政府应该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撰文称,集中力量办超级中学有违教育公平,我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差异

10、和校际差异,根源就在于没有尊重并维护平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受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进行利益博弈的机制。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迫切需要启动这一机制。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18日 12 版)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超级高考工厂2013年10月10日 11:51 来源:南方周末作者:雷磊发自河北衡水南方周末实习生:藏瑾 衡水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生合影。在有的中学校长们看来,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甚至省外优秀生源,“站起衡中一个,倒下一片”。 (衡水中学网站图/图)衡水中学很多学生即使跑操手中都拿着一本书,稍有间隙即争分夺秒学习。 (网络资料图/图)一位2011年毕业于衡水中学

11、的女生保存了从高一到高三所做过的卷子,摞起来有2.41米,她最终考入了香港大学。 (网络资料图/图)原标题: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 超级高考工厂衡中校门街道边,今年考入北大清华的104名学生头像一字排开。街道不够长,考入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77名学生没能露脸。衡水的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但衡中撑起了“教育名城”的所有名声。放假时校门口停驻近4000辆小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17万,如今参观须交600元会务费。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衡中“像黑洞一样

12、”吸纳全省优秀生源,河北高考渐成独唱。2013年高考衡中独占清华北大招生人数的80%、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全衡水所涉及部门、单位都必须密切配合。衡中背后,是衡水全市乃至河北全省的教育资源集中。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流水线从每天清晨5:30开始运作,到每晚上22:10关机停工,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拿着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你看不到哪怕一分钟,是留给学生们自由支配的。现代企业的流水线终于被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当中。教师们仿佛是往电路板上焊接元件的女工喜欢招聘女老师是衡水中学

13、的一个传统,因为“好管理”她们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娴熟地把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焊接到这些十六七岁孩子的大脑里。这个工厂的产品,便是每年6月份的高考升学率。整个河北省的初中,都是衡水中学的原材料供应商。尽管恶评不断,当地政府也多次出台政策限制跨区域掠夺优秀生源,但衡水中学仍能轻松从全省甚至从北京遴选优秀生源。在这所超级中学的“英才街”上,2013年104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头像贴画从街口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校门口。300米的小街显然不够长,考入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77名学生甚至都没能一一露脸。在这300米的小街上,可以看到教育的理念和荣耀被层层削减后剩下的东西:

14、考试,考更好高校以及最好的高校。英才街热闹的背后,2013年河北省高考几乎是衡水中学的独奏表演,不仅囊括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理600分以上的考生也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考入清华北大的104人使得衡水中学独占两校河北招生人数的80%,并成为河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两校录取学生过百的中学。这已经是衡水中学连续第14年在河北省高考中夺魁,在全国15000余所中学里再添传奇。而在民间,衡水中学被追捧为“超级中学”之上“神一样的学校”。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

15、公。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衡水中学则是一个例外。和大城市超级中学若干分庭抗礼不同,衡水中学在整个河北没有对手,且像一个反向“黑洞”般将石家庄乃至北京的优秀学生尽收门下。衡水这个经济省内倒数、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也因这所学校而成为盛名远播的“教育名城”。一直以来,围绕衡水中学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作为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一次难得的“逆袭”,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在国内迅速传播并被争相仿效,一边被捧作济世良药,一边又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如今,出身小城的衡水中学已经站到了当地“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并继续扮演着掠夺者的角色,令那些同样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衡水中学带来的争论还远未休止。正如人民日报在2013年7月一篇文章的标题衡水中学:没对手有隐忧。朝圣者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位于北京以南270多公里的河北衡水有着便捷的交通,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资源缺乏,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衡水中学几乎撑起了这座小城所有的名声,学校位于市区西南一片低矮的居民区,来往大货车卷起的尘土时常将街道陷入一片灰蒙。衡水周期性的繁荣,则出现于每个月学校放假的日子。外地家长们赶来衡水看望念书的孩子,挂着各地牌照的小汽车会将街道塞满,整个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