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题结构报告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252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题结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课题结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课题结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音乐课题结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音乐课题结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课题结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题结构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编号: 宿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 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制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课题主持人姓 名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2行政职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小高研究专长小学音乐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电话或手机工作单位E-mail通讯地址宿城区陈集中心小学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C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参与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 著(限填10篇)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流行音乐的巧用丰富音乐

2、课堂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心 2009.09.12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读写算杂志社。2011.08让农村孩子爱上唱歌谱教育方略 2011.11音乐欣赏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2012.04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 2009.09谈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中心 2009.09课题组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姓 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小高小学音乐电子材料收集小一小学音乐课题活动记录小高小学音乐纸质收集资料小一小学教育教学课题文集编辑小高小学教育教学指导课题研究方向小高小学教育教学负责课题的协调

3、工作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第一推荐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 推荐意见签 名:年 月 日第二推荐人姓 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 推荐意见签 名:年 月 日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新课标强调:我们在识谱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多运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

4、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核心概念:识谱(简谱),是指在音乐教学识谱过程中,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视唱简谱的兴趣和愿望,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视唱简谱,达到认识音符和唱名、比较顺畅地进行读谱唱谱。界定:识谱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顿感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美的熏陶无从谈起。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

5、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目标。(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现状: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 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 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6、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 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 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我们可以将这些体系的教学模式简约为如下图式:奥尔夫教

7、学模式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曼哈顿维尔课程的五个教学环节:自由探索有指导的探索探索性的即兴表演有计划的即兴表演强化 我们认为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为主,同时也注意乐感的培养和唱歌技巧的训练。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课“识谱”教学被视为教师的教学难点。也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厌烦点”,因为教师把识谱教学教得太死板、太理论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实践达到识谱教学的目的,蕴识谱教学于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识谱、主动识谱。(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8、研究目标:唤醒学生积极的自我识谱学习的意识,树立“我也行”的自我激励和信心。做到:(1)有积极的学习识谱状态;(2)有认真的学习识谱态度;(3)有一定的识谱学习毅力;(4)慢慢来,相信自己能学会,能学好;(5)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研究内容:1、进一步探索有关小学生识谱技能的理论,首先在理论上明确其内涵;2、理出一套培养小学生音乐识谱技能的方法,结合本地特点予以实施;3、重点探求培养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的互相影响,从而力求最高效,使学生既学到技能又觉得很轻松;4、摸索出一套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使其更人性化,更科学。 研究重点:如何利用教师和环境的地方特色对学生进行识谱技能的培养并能实际

9、应用于生活中。(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要研究好本课题必须:1、建立一套实用的研究体系,根据学校的主课题精神组织艺术组音乐老师参与,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网络,并纳入到平时的考核之中。2、课题组成员努力学习相关理论,协调好与其他老师的课务,积极听课诚恳探讨,具体的任务落实到个人并做好相关记录。3、在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了解学生识谱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从不同层次对其进行培养;了解老师的特长和参与的热情,以便合理分工相机考核。5、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提升、并撰写论文。本课题 拟定为三年,过程大致设想如下: 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落实参

10、研的主要教师,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8月)全面展开课题研究,整理公示个小阶段的研究情况及其成果。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5月)整理收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相辅以经验总结法、实验考查法等。力求遵循实用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三个原则。(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思维着的声音, 是撩拨感性之弦的阵阵和风。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少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

11、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儿童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识谱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

12、需要我们全体音乐老师坚持去做,希望我们每个专职音乐老师能从一年级做起带一个属于自己的班,把识谱教学有效地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并肯定了本次课题研究活动的有效性,也给予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让全体参与活动的音乐教师受益非浅。识谱,又称读谱。一般有五线谱和简谱两种谱。当然,还有其它谱,比如说六线谱,但那不是用来读谱的,而是指引吉他弹奏的比较特殊的谱。类似的还有古筝谱、二胡谱等,既能读谱,又能指引弹奏。如果是“族谱”之类的“谱”,则不属于曲谱,在此不做介绍。读五线谱有两种方法,声乐类一般用首调唱名法,用1234567来代表每一个音,如果遇到半音,则以变调来进行解决。器乐类一般用固定唱名法,不管什么调,一

13、概用C大调来读谱,遇到半音以升或降来处理。五线谱常.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一)巧用教材,激发学生识谱兴趣1让学生在“忍不住唱”的兴趣中学习识谱2、让学生“创编旋律”乐趣成就中学习识(二)、运用肢体语言,突破识谱教学难点1、简单快易地解决“识谱难点”2、巧妙有趣地解决“识谱难点”(三)、师徒结对,提高识

14、谱教学能力本课题创新之处:结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听音游戏、模唱游戏、听辨音的高低等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和模唱能力,从而实施音准教学。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并不是单一的,是可以同时交融运用,以求最佳教学效果。识谱教学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中的组成部分,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以及创造音乐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学生在音乐教学当中是必需要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的音乐教师们能认识到“识谱教学”在音乐课堂上的位置,安排好其在音乐课堂中所占的“比例”,相信一定能让“识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六)课题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负责人阶段成果(限5项)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论文2014.02农村孩子如何识谱论文2014.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