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244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吉林两省八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10整理制作:青峰弦月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字有伦理义,有知识义。作为伦理义之儒,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商必是那一类“见利思义”者。“见利思义”之“义”内涵丰富,其基本意思即是符合人类基本共识的道德规范,如不贪婪,遵守仁、义、礼、智、信五常之规范。传统中国的儒商,大都在发家之后为家乡出资修路铺桥,修建义塾,凡有此种种义举的商人,都可称之为儒商。“儒”字还有知识义。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儒者的普通义即是今日

2、所言的知识分子。所以,“儒商”实指有知识有文化的商人,或者说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手工业者、企业家,而不是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赚钱,缺乏文化而腰缠万贯的人。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由儒而商,然后又由商致富后再回到儒者的队伍之中,也不乏其人,先秦时代的墨子是小手工业者,他以此为生计,但又成为大学者,可以说是古典的“儒商”。而且,他的弟子中大多数人都是有知识的工商业者。因此,墨家团体实可以说是一批有知识的古典“儒商”。而在晚明时代,泰州学派的王艮就是由儒而商,后又由商而儒的。泰州学派的很多成员可以说是中国前近代时期最早的儒商群体。因此,从儒之知识义来说,儒商与商儒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儒商”的

3、本质是商而不是儒,无论是由儒者去经商而成功后成为新型的商人,还是商人经营成功后向往儒者的身份而让自己变得有学问,他们的本质都还是商人,或曰企业家。19世纪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现代资本家创业活动的内在精神给出了哲学的解释,他认为,基督新教对于那些从事工商业的人来说,实质上是通过自己的谋利、创造利润的活动来实现人生来世的救赎。韦伯将这种新教徒的谋利、创造利润活动的内在道德合理性称之为是新型资本家的“天职”。因此,儒商之“儒”是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的智慧变现为金钱或企业家的利润,以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与就业机会,并以此方式来服务社会、造福社

4、会,为人类作贡献,绝非是有了钱之后而附庸风雅、舞文弄墨,或者冠以某些头衔作为行头的伪君子。作为当代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古典名称儒商之商,除了要遵守一般的社会伦理与法律之外,还要有适宜于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特别企业伦理或曰商业伦理,从而为他们的企业或商业活动提供内在精神合理性的支持。 当代中国的知识界与政府界,如何能为新型的民营企业家们提供一套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职业与人生的伦理,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这应该是“儒商”问题讨论与研究中需要正视并逐步加以解决的深刻的理论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家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海外,或者直接移民到海外,这个中的原因很复杂,但从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内在精神追求来说,他们普遍缺乏属于自己群

5、体的精神动力或曰工作伦理。他们除了赚钱,或者获得一官半职然后更好地赚钱之外,并没有从赚钱的活动中获得精神解脱的意义,不像少数知识分子还能有一种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学术的抽象精神动力在人的灵魂深处支撑着他们。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吴根友,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商属于“见利思义”的一类人,其中“义”的基本意思是符合人类基本共识的道德规范,遵守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规范等。 B从伦理意义看,大凡在自己发家致富之后,有为家乡出资修路铺桥、修建学校等种种义举的商人,都可称他们为传统中国的“儒商”。 C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儒者的普通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

6、“儒商”是指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商人、手工业者或者企业家。 D儒商之“儒”既有伦理内涵,又有知识内涵。前者要求有知识文化素养,不能只知道赚钱;后者则要求有道德修养,要做到见利思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代的墨子以小手工业为生计,成为大学者,他的弟子中大多数人都是有知识的工商业者,他们可以说是我国古典的“儒商”。 B晚明时代,泰州学派的典型代表王艮由儒而商,后又由商而儒,受他影响的泰州学派的成员都是中国前近代时期最早的儒商群体。 C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基督新教对于从事工商业的人来说,实质上是通过自己创造利润的活动,来实现人生来世的救赎。 D儒商要遵守一般的

7、社会伦理与法律,还要有适宜于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商业伦理来为他们的经营活动提供内在精神合理性的支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儒之知识义来说,儒商与商儒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由儒而商,然后由商致富后再回到儒者队伍之中的并不乏其人。 B“儒商”的本质是商,无论是儒者经商成功后成为新型的商人,还是商人经营成功后让自己变得有学问,他们的本质都还是商人。 C当代中国的知识界与政府界要切实解决“儒商”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为新型民营企业家提供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职业与人生的伦理。 D一些民营企业家将自己的资产转移到海外,或者直接移民到海外,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缺乏属于自己群体的精神动力

8、或曰工作伦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父琦习吏事,为漳浦令。通判宜州,侬智高入寇,转运使檄璹与兵会,或劝勿行,不听。将二千人蹑贼后以往,得首虏为多。 惠卿起进士,为真州推官。秩满入都,见王安石,论经义,意多合,遂定交。熙宁初,安石为政,惠卿方编校集贤书籍,安石言于帝曰:“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及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谋之,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擢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 司马光谏帝曰:“惠卿儉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

9、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帝曰:“惠卿进对明辨,亦似美才。”光曰:“惠卿诚文学辨慧,然用心不正,愿陛下徐察之。江充、李训若无才,何以能动人主?”帝默然。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会惠卿以父丧去,服除,召为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又知谏院,为翰林学士。安石求去,惠卿使其党变姓名,日投匦注上书留之。安石力荐惠卿为参知政事,惠卿惧安石去,新法必摇,作书遍遗监司、郡守,使陈利害。又从容白帝下诏,言终不以吏违法之故,为之废法。故安

10、石之政,守之益坚。 始,惠卿逢合安石,骤致执政,安石去位,遂极力排之,至发其私书于上。章悖、曾布、蔡京当国,咸畏恶其人,不敢引入朝。以是转徙外服,讫于死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百三十) 【注】投匦:臣民向皇上上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惠卿儉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 B惠卿儉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 C惠卿儉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 D惠卿儉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

11、于中外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通判”为担任通判的意思。宋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设“通判”一职。 B古代官员任职期满谓“秩满”,经考核后,或调动任职,或降职,或升迁。 C擢,在文中指“升任”的意思。同样表升官的词还有“进”“升”“左迁”等。 D古代父母死后,为人子者要服丧三年以报答养育之恩,守丧期满,谓“服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惠卿有文才。他与王安石讨论经义,意思大多相合,王安石在皇上面前极力称赞他;皇帝也曾说他进对是非分明,好像

12、是个难得的人才。 B吕惠卿与王安石志同道合。吕惠卿为检详文字,王安石大小事情都和他商议;吕惠卿也支持王安石,王安石建议请示的奏章都是他起草的。 C吕惠卿受司马光贬讥。司马光对吕惠卿的评价与王安石截然相反,但是皇上不赞同;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信,挑拨他与吕惠卿的关系。 D王安石请求离任时,吕惠卿极力挽留。吕惠卿担心王安石离开后,新法不能推行,就动员官员陈述利害,又请皇上下诏,因此,新法得到更坚决地推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5分) (2)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13、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罢郡归洛阳闲居刘禹锡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注】江海守:指自己相继出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这些地方或近海或沿江。西还:和州在洛阳之东,故日西还。东武吟:乐府楚调曲名,内容多感叹人生短暂、荣华易逝等,思想消极。此处借东武吟言世事变迁之大。8“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与李白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描述的心境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

14、绘悲鸟绕飞的两句是“ , ”。(2)杜甫在春望中表现战火连绵、家讯难得的两个诗句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 , ”两句勾勒了一幅“泛舟举酒图”。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第二种失败麦家 第九次冲锋被击溃下来的时候,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创而恐怖、因恐怖而咆哮的困兽,禁不住仰天嚎叫了一声。这是悲鸣。粗壮的悲鸣,似雄狮的怒吼,歇斯底里,撕心裂肺。 这是一个有风有阳光的日子。日子的开头就像以往许许多多从山尖上流过的美丽的清晨一样,山雾袅袅,轻风送爽,小鸟鸣唱,晨曦把半个山头映得霞光四射,整个是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致。但是,突然的、暴躁的枪声很快粉碎了往日的宁静和美妙,山坡上已经充满了浓烈的烧焦味和淡淡的血腥气 是战争打扰了它! 战争今天在这里打响,他奉命要在天黑前拿下山头。他在八点钟组织了第一次冲锋,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次又一次冲上去,一次又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