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41675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档剖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阅读61(总1119)】-1在这里,珍藏记忆2闲暇多读经典在这里,珍藏记忆(半日闲谭)舒 翼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21日12版:副刊)刚刚过去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目的在于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吸引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而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如“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博物馆与青少年”“博物馆和共同遗产”“博物馆与记忆”,以及今年的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博物馆,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大众的关注。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更是发展蓬勃,在数量上和种类上不断增加,博物馆已

2、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地区就有博物馆近一百七十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伦敦;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这当中,有综合性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各省、市博物馆,还有专门性博物馆,如电影博物馆、航空博物馆、铁道博物馆;有科学类博物馆,还有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等。而围绕着博物馆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也在逐渐增多,一些高校甚至开设有独立的博物馆学专业。可见,不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博物馆”三个字包含的学问确实是很多的。对于这门学问,大多数人包括我可能都只是门外汉,但是这却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博物馆的喜爱。我就有这样的一位朋友,每到一处新地方,

3、若是当地有博物馆,第一件事便是到那里看看,足见热爱。我虽然没有他这般痴迷,但记忆里的博物馆之行都是一次次美好的体验,让我难以忘记。譬如那些颇有特色的博物馆建筑。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博物馆里有什么,却忽视了许多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有宏大雄伟、气势磅礴者,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这里拥有庞大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殿宇数量达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傍晚时分,站在故宫后的景山公园最高处万春亭上,可以看到沿中轴线呈左右对称的建筑群,在夕阳的光辉里尤其显得庄严肃穆,一派皇家风范,让人过目难忘。有匠心独运、彰显地域特色者,如地处江南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

4、设计,主打山水园林风格,别具一格,恰到好处地贴合了苏州赫赫有名的园林文化,行走其间,不经意地便会遇到一池潭水、一片修竹、几扇窗格,让人不禁想起拙政园、留园等著名园林里的美景。一些博物馆建筑甚至还被极富想象力地搬上银幕、荧屏,受到奇幻、探险等题材电影的青睐博物馆历史的古老、空间的开阔、藏品的神奇、众多的未知,为这一类电影提供了再好不过的背景。再譬如博物馆里举世珍稀的藏品。藏品的数量与级别往往是决定一座博物馆名气大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那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无一不是有着丰富而珍贵的藏品的;而再普通再小的博物馆,若是能有哪怕是一件镇馆之宝,分量立刻会增加不少。对于不少初来乍到的参观者来说,最兴奋的事也莫

5、过于去观赏“镇馆之宝”了。我家乡的博物馆中便有一件这样的镇馆之宝。家乡是一个地级市,博物馆的规模并不大,然而镇馆之宝的来头却不小。那是一只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据说目前全世界仅有寥寥数只,有迹可循的北京和巴黎各一只,都有残损,只有这一只保存最完好,也最大。至今犹记第一次见到这件精美的珍宝时的感受。线条流畅的瓶身,色泽纯正的蓝釉,尤其是瓶身上那只白色巨龙,造型生动,气势十足,仿佛真的要腾飞了一般。偌大的展厅里,这只小小的瓶子仿佛会发光一样,整个空间因此变得熠熠生辉。以至于后来每次去家乡的博物馆,我都一定要去看看那只瓶子,奇怪的是,看了多少次都不会感到厌倦,而每一次走近它依然会被它的气场所震撼。又

6、譬如各种形形色色的专门类博物馆。这些专门类博物馆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程度,资料之全面,设备之齐全,让人大开眼界。在北京你能发现不少此类博物馆。想要了解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近距离接触电影科技,不妨去中国电影博物馆;想要了解铁路发展历史以及火车的种类,不妨去中国铁道博物馆;想要了解戏曲知识及戏曲文化,不妨去戏曲博物馆在其他城市里,如此大规模的专门类博物馆不多,不过倒是有许多小型的专门类博物馆,也很有趣。曾经去过一个县级市,意想不到的是,小城里竟然有一个专门的自行车博物馆。馆中,既有关于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图文展览,也有从各国、各地收集而来的各个时期的自行车,从外国的到中国的,从诞生之初的到改进升级后的再到

7、当代的,应有尽有。参观后不由得感叹不虚此行。除自行车博物馆外,有的地方还建立有茶叶博物馆、书信博物馆、年画博物馆、剪纸博物馆很多想不到的物件,居然都被收集起来并建立了专门的博物馆。谁能想到,在这些小小的物件背后,蕴含着如此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仔细想来,为什么人们钟情于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为什么博物馆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记忆?想起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想原因就在于,博物馆让人们看到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的力量”那所有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灿烂的文明,构成了知识的来源。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对文化的欣赏,对文明的赞叹,对知识的渴求。这条真理,从古至

8、今,从未改变。高寒岭上文成景马 涌人民日报(2016年05月21日12版:副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文章与景致,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的时候,是因文章而有了景致。如果没有兰亭集序,兰亭溪水也许只是竹林中一道漂过酒杯的默默纤流。如果没有滕王阁序,滕王阁也难免在千百年的烟尘中慢慢湮没倾颓。先有物而后有文,再之后,物才成了景致,有了故事,有了魂魄,也有了在历史长河中挺立中流的本钱。大多数时候,是因景致而有了文章。在每一个景致成名之后,都要再扛上无数篇后人的文章,所谓游记,所谓采风,诸如这般,对于副刊编辑而言见怪不怪了。其中时有佳作,大多也只是庸常文章。偶有异类,譬如李太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

9、在上头”,遂传为佳话。细究起来,“因文成景”比起“因景成文”,境界似乎更高一筹,毕竟对一处景致而言,其身后“因景成文”的将有千千万,但其身前“因文成景”的起源却只有一篇。昔日“因文成景”的篇章已属不多,到了当代,则说得上是少得可怜了。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因文成景”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篇佳作,更需要美誉的传播,需要实地的建设,需要时间的淘洗和沉淀,甚至需要相当的机缘和运气,时也命也,非人力可以掌控;根本的原因,乃是今日文学的式微,文章不再是名一方风物的好选择,正如张家界搭上了阿凡达,武隆山水则选择与变形金刚相约,今天站在文化的风口浪尖上的,并不是文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作家收益的角度来看,试图

10、“因文成景”的文学创作更像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赌博,远不如置身名扬天下的好山好水而挥洒笔墨来得潇洒自如,不仅赏景怡情,更让文章搭上了名胜风物的便车即便如此,“因文成景”的尝试与成果,到今天也没有彻底断绝。这是我在高寒岭亲自耳闻目见的。高寒岭,在陕西榆林府谷县,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中,一小方绿色的所在。拥龙山文化之遗址,临北宋名关之所在,曾是康熙亲征驻留之地,加之松柏俨然,古树林立,自有一笔发展旅游业的上好资源,但一直以来,我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甚至,到今年2月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刊登了作家梁衡的中华版图柏一文,详述了高寒岭风物尤其是其上一棵天然而成、树冠神似中华版图的古柏之后,我作为编辑虽然先睹

11、为快,却也没有预料到这样一篇文章,会给名不见经传的高寒岭带来什么。正因如此,当我5月初亲赴府谷,眼见高寒岭建成中国第一个人文森林公园的时候,内心是颇有感触的。不仅是因为高寒岭苍凉壮阔的风景,更因为我在文学式微的今天,见证了一次罕见的“因文成景”。一篇文章在高寒岭的黄土地上落地生根,生长成一处景区,和那棵中华版图柏一样挺立于此,这是比高寒岭风物本身更加震撼心灵、引人振奋的景色。我看到的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平心而论,还显得很稚嫩,诸多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多处人文景观的价值亦有待深挖。尽管如此,其自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积淀,却与梁衡的文章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厚积而薄发的美誉效果;而梁衡多年以来

12、探访各地古树、不拘于名胜的踏实精神与创作态度,则为文章的问世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府谷县政府抓住机遇进行建设的决断力、执行力和效率,亦令人侧目。正是这些难得的元素碰撞在一起,才产生了一篇文章催生出一个人文森林公园的文学奇观;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我相信一定有比高寒岭更具潜力的景区,也一定有比中华版图柏更精彩的美文,但“第一个人文森林公园”的名号,却只因这一篇中华版图柏,立于这个高寒岭之上。作为大地副刊的编辑,在这样一个场合,我虽然也因中华版图柏首发本刊而与有荣焉,但更多的是一种思索。在文学式微之时,靠文字改变客观世界的雄心壮志,还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我看到在高寒岭上,梁衡的中华版图柏已经被全文刻在了一

13、块巨石之上,文章刻在石头上,成了一种关于文学的意韵悠长的隐喻,连着整个景区一起,成为文章留在现实世界中一道实实在在的风景,也令一些轻飘飘如过眼云烟的创作更显寡淡无味。“因文成景”,在高寒岭,已然有了一个范例。下一个范例,我殷切以待。淮河紫茶谢克强人民日报(2016年05月21日12版:副刊)汽车,像一尾游鱼游在弯曲的盘山路上,忽而隐没谷底,忽而又从浪峰间跃出,朝着大山深处游去不一会儿,车停了。不等我们跳下车来,车上随州的朋友就向我们介绍道:你们不是喜欢茶么,今天就叫你们品尝品尝我们随州的奇珍异宝淮河紫。说着,便将我们介绍给前来迎接我们的茶场主人李鹏。李鹏将我们一行引进他的场部:“这里原是武汉下

14、乡知识青年办的一个茶场,后来他们返城走了,这里也就人走山荒,荒了几十年,2010年我在一次巡视这里的山林时发现了这块宝地遍地都是野生茶树,大喜过望,随即找到有关部门,立即投资开发。”说着,他随手打开包装精美的茶盒,从茶盒里捻起几缕茶叶放进茶杯里,然后向杯里注水。一时间,只听得淅沥的水声与茶杯碰撞的声响;再一看,茶叶在杯中舒展、缱绻、翻腾,真可谓临水照花、起舞弄影。而水中弄影的茶叶,翠生生的,就仿佛刚摘下的新茶,将一缕清香跃入空中氤氲。我有些好奇,这才刚过惊蛰,就是明前茶也没有这么早呀?一问,才知是去年的茶,真不敢相信这茶储藏快一年了。当我轻轻端起茶杯,即闻到一股独特的芳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神怡

15、,便举杯啜之,细细品赏。我不好烟、酒,独爱茶,游山玩水间自然少不了品茶,品尝过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安吉白茶、恩施玉露、金骏眉、大红袍等不下几十种。可今天品起这淮河紫,那小小的透明的杯中,不仅让我看见一片多年未见的春色,更让我无法释怀的感觉是有种深长细腻的韵致滑入喉咙,滋润着喉间一小节颤音,又有一番别致的味觉潜流在我的味蕾,最后凝结成一抹意犹未尽的留香于唇齿之间,顿觉头脑清醒、浑身舒畅。“这淮河紫真还有其独特之处。”听我这么一说,李鹏来了兴致:“那当然啊,这是紫茶!茶之初,发乎神农,这里是神农故里;而茶圣陆羽称:紫者上,绿者次”喝了几十年的茶,只听说过红茶、绿茶、白茶、黑

16、茶,孤陋寡闻,还真没有听说过紫茶。我便笑着对李鹏说,可否带我们去看看这紫茶长的什么模样?出了场部,我们一行沿着山路前行,李鹏边走边向我们介绍:这一片山地,位于桐柏山腹地随县淮河、小林、草店三镇交汇的地方,说来也怪,这淮河紫仅产在南至狮子嘴山以北、北至天云峰以南、东至擂鼓寨以西、西至岳家湾茶场以东这片区哉,自然面积约1万亩。过了这个区域,哪怕是几步之遥,产的茶就不是淮河紫了,因此淮河紫产量很少,一年也就是几千斤。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我们一行走到一座山坡顶上,朝山下一望,这片不大的区域里竟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镶在层峦叠嶂中。李鹏指着那几个天然湖泊说:就像西湖龙井得益于西湖水气的滋润,这淮河紫也得益于这天湖水气、雾气的滋润。说了天湖,李鹏又向远处的山口一指:据地质学家说,那狮子嘴山与天云峰之间是白垩纪火山运动形成的风口,四周风化的火山灰经风口飘落堆积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