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28365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刘江妹 怎样使学生通过课堂中的一些典型例题的学习,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通过对例题的多解、多变、类比和联想,引伸和拓广,给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各种思维活动的条件。这样做不仅能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提高教学质量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就笔者对一些例题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善于设疑,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例题的教

2、学中,可创设“惑”与“悱”的情境。即对所讲授的例题善于设疑,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求,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在二项式系数性质的教学中,我曾配置了这样一道例题。例题1、求的展开式中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这个例题很简单,因此,当时全班学生都异口同声回答,其和是 。是的,我不仅肯定了他们回答的结果,而且还表扬了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下面所提出的问题。设疑:求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一会儿后,我叫一个学生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如下所述)。解:设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S。 =+X + + S =+ + +3 + 此后,我问其他同学,这个答案是

3、否完完整,他们都不作声,从而形成了愤悱的情境。为了消除疑惑,我引导学习比较、两式右边的区别,即式的右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为式的右边。答曰:当X=1时;那么S等于多少呢?答曰S=。妙哉!疑释了,同学们高兴极了,并啧啧称赞。在他们高兴的同时,我又设了两个疑问:(1)、求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2)、求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其中a、b为常数,n为正整数)。有了上述问题的解答方法,同学们很自觉地思考得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1和,同时也弄清了二项式系数与系数的区别。二、一例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例题的条件与结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探求各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不等式的证明的

4、教学中,我只从下面一例就介绍了证明不等式的四种常用方法。这样做既能说明这些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例题2,已知a,b,c,d都是实数,求证:证法一(比较法):由于证明过程简单,所以不再赘述。证法二(分析法):为了证明 只需证明 即证明 即 因为a,b,c,d都是实数,所以是成立的。因此 成立。证法三(综合法):证明过程略。证法四(反证法):假设 不成立,即成立于是有 所以 ,这与(a,b,c,d都是实数)相矛盾。故 成立。三、一例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变异性。1、变换例题条件引伸推广,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求异思维能力。例题3、已知函数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在(

5、-,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分析:要判断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则只须判断当,(-,0)且小于时,与的大小。为了利用条件,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0 -0 -故显然,在(-,0)上是增函数。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对此例题作如下三种变换:1、已知函数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2、已知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3、已知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这些命题的解答不难,但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2、恰当交换例题条件与结论的顺序,培

6、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上述例题3,再作下列四种变换,让学生练习,以便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4、已知函数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5、已知函数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6、已知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7、已知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通过对此例题的各种变换,比较它们解法的异同,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应变能力。四、力求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引导学生对定理进行推理及类

7、比、联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跳跃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教完均值不等式之后,曾配置了这样一道例题。例题4、已知abc,求证: 表面上,这个例题与均值不等式毫不相干,如果步步设问、联想,就会发现它与均值不等式有着内在的联系。设问:三个数有什么关系?容易知道,。进一步设问:原不等式可转化成什么样的不等式?不难转化,可得即 再进一步设问:上述不等式与均值不等式有什么联系?显然,可直接由均值不等式推出。因为所以通过类比、联想,学生不但学会了本题的证明方法,而且深化了有关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五、题型变通,培养学生思维的连通性。数学习题无穷无尽,浩似烟海,但题型不外乎计算题、证明题、问答题、选

8、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在几何上还有作图题等几种。如果让学生见一题作一题,见一种类型解一种类型,结果不仅会严重地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连通,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立足教材,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讲得精一点深一点,探求题型的相互变通,使学生有所领悟,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5,求的二项展开式中的系数。如果单纯地讲解这道题,并不能给学生多少教益,仔细琢磨,这道题的真正价值还在于它本身可揭示五种类型题目的相互变通,从而可培养学生思维的连通性。即解下列五种类型的题目的思维方法相同,都是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计算题:求的二项展开式中的系数。2、证明题:试证明的二项展开式中不含常数

9、项;3、判断题:的二项展开式中是否含有二次项;4、填空题:的二项展开式中一次项是 ;5、选择题:的二项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 (-36,36,126,-126)事实证明: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这五个方面是相互结合的,而不是独立的。笔者只是为了阐述问题的需要而分别加以说明。以上浅见仅出自笔者多年来教学的零星积累。象这样“发掘例题的智能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尝试,颇受学生的欢迎。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关于正多面体一条性质的推广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段春华定理1、若为正多面体内任意一点,则到正多面体各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这是关于正多面体的一个众所周知的性质其

10、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设分别表示正面体的体积和每一面的面积,为其内任意一点,到各平面的距离为(=1,2,,),则为一常数。现在笔者将此定理作如下三种情形的推广:(一)从“形内”推广到“形外”。定理2、若是正多面体外接球面上任意一点,则该正多面体各顶点到过点所作切平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证明:设正多面体顶点数为,面数为(,=4,4;6,8;8,6;12,20;20,12),顶点记为,,,外接球球心为。过,,,分别作外接球的切平面,得球外切正面体(根据正多面体的共轭性,球外切正面体顶点数为),则点P为正面体 “形内”的点,由“定理1” 可知,到正面体各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设为k。又,,各点到

11、过点所作切平面(记为)的距离,分别等于点到正面体对应各面的距离(到平面的距离等于到所在面的距离,=1,2,,)。事实上,过点,(=1,2,,),作一平面去截该几何体,得截面如图1所示,作,。则,由于垂直过的切平面,即垂直正面体过的一个面,所以也垂直这个面,因此是点到该面的距离。同样是到平面的距离。设与相交于,因为,所以RtRt因此,所以,故定理成立,证毕。(二)从“正多面体”推广到“非正多面体”。定理3 若为(1)各面等积凸面体,或(2)将各面等积凸面体各面作平移变换(并非相似变换)后得到的凸面体内任意一点,则点到各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证明:(1)记各面等积凸面体为形A,设V、S分别表示形A

12、的体积和每一面的面积,P为其内任意一点,P到各面的距离为,则用完全相同于定理1的证法可得 为一常数。(2)设形B为由各面等积凸面体即形A各面作平移变换(并非相似变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凸面体(注:因非相似变换,所以形B不是各面等积凸面体),P为形B内任意一点,P到形B各面的距离为形B由形A各面作平移变换“放大”后得到凸面体()若点P在形A内,则其中表示形B与形A各对应平行面之间的距离所以显然为一常数()若点P在形B内而在形A外,则可作一个由形A沿相似变换“放大” 后得到的各面等积凸面体,简记为形C,且使得形B与形A都包含在形C内,则由定理3(1)可知,P到形C各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

13、那么,点P到形B各面的距离之和其中表示形C与形B各对应平行面的距离所以 也为一常数。形B由形A各面作平移变换“缩小”后得到的凸面体因为点P在形B内,所以 其中 表示形A与形B各对应平行面的距离 即同样为一常数因此定理3证毕三、从“各面等积的非正多面体”推广到“侧面等积的棱柱、棱锥、棱台”。定理4、设为侧面等积的棱柱内任意一点,则到各侧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证明:令棱柱的各侧面面积均为S,底面面积为,体积为V,高为,点到各侧面的距离分别为,,到上底面距离为,则到下底面距离为。连结点和各顶点,于是此棱柱被分割成个棱锥。这样可得:即得: (常数),证毕。定理5 设为侧面等积的棱锥底面上任一点,则P到

14、各侧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常数。证明:设棱锥的各侧面面积均为S,底面为n边形,且面积为t,高为h,P点到各侧面的距离分别为。连结P点和各顶点,于是此棱锥被分割成n个棱锥,这样可得:即得 (常数)证毕定理6 设为侧面等积棱台上(下)底面上任一点,则点各侧面的距离之和各为一常数。证明:设棱台的各侧面面积均为S,上、下底面均为n边形,且面积分别为t、r,高为h。(1)若P为棱台上底面上任意一点,令P到各侧面的距离分别为。连结P点和各顶点,于是此棱台被分割成个棱锥,这样可得: 即得:(常数)(2)若P为棱台下底面上任意一点,令P到各侧面的距离分别为 同理可得 即得:(常数)因此,定理6证毕。参考文献(1)郑祖健关于凸边形一条性质的推广,健湖南数学通讯1988年第6期第16页至17页。(2)(法)丁阿达玛著几何(立体部分)第365页,问题700及第373页,问题7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