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17623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五年发展态势剖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智能交通细分市场份额分析智能交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信息产业,涉及多个领域。按产业规模综合分析,目前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基本形成城市智能交通阵营、电子警察与道路监控阵营、车联网与卫星导航阵营、高速公路信息化阵营、智能停车阵营等“五大阵营”。由于智能交通各领域之间存在极大的交互性和重叠性,因此,以行业来划分,很难有一个明晰的界线,比如城市智能交通与电子警察与智能停车、电子警察与道路监控、道路监控与高速公路信息化等都有重叠。因此,这样划分出的“五大阵营”仍然会有争议。但是,调查统计总得有一个口径,因此,具体到83家亿元级企业,暂按“五大阵营”来划分,相信不会太离谱。综合分析,83家亿元级企业中,

2、以城市智能交通、电子警察与道路监控、车联网与卫星导航等三大领域为主导,其次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和智能停车。以电子警察交通管控为主的城市智能交通一直是智能交通最大的市场,也是所谓的“传统市场”,牢牢占据了智能交通60%以上的市场。由于城市智能交通与电子警察有很大重叠性,因此,我们这里将城市智能交通单列,即不包含电子警察,但包含轨道交通和智能公交。目前83家亿元级智能交通企业中,有综合性城市智能交通业务的企业约有52家(包括智能公交),占亿元级企业的63%(有些企业只专注于智能公交),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电子警察与道路监控企业,约39家,占47%(以上两项交互和重叠率较高);车联网与卫星导航企业13家

3、,约占15.7%;高速公路信息化企业6家,约占7.2%;智能停车企业5家,约占6.0%。“五大阵营”亿元级企业约占亿元阵营企业的89%。如果按市场份额划分,电子警察与道路监控,约占整个智能交通市场的60.2%;车联网与卫星导航,约占12.1%;城市智能交通(不包括电子警察)约占8.8%;高速公路信息化(不包括道路监控)约占7.1%;智能停车约占3.8%。五大阵营约占整个智能交通市场的92%份额。图表智能交通“五大阵营”市场份额占比资料来源: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研究中心二、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运行状况(一) 市场规模2014年包含电子警察、卡口、交通视频监控、交通采集与诱导、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类平台、

4、GPS与警用系统、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客运枢纽信息化、智能公交在内的10个细分行业市场规模为246亿,同比增长25%。2010-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24%。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68.5亿元,同比增长34.8。综合2015年上半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表现,项目数量合计3773项,同比增长48%。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上项目众多,企业竞争机会增长迅速。201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合计110.2亿,同比增长19%,市场保持接近20%的增长。项目数量增长速度大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更多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需求提出。千万级项目方面,2015年上半年合计共有150项,同比增长12.8%;市场规

5、模合计45亿,同比减少7.8%。千万项目市场规模占上半年市场总规模的40.8%。千万级项目平均规模呈下降趋势。(二)运行特点1、智能交通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成效明显,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首先,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立项的智能交通相关科技项目相继完成并通过验收,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理论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在智能车路协同、大城市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交通状态感知与交互、车联网、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管控、交通物联网应用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部分成果缩小了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已实现

6、了产业化。其次,智能交通的建设和实际应用显着提升了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461个城市建成了集接处警、信息采集、交通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交通指挥控制中心,404个城市实现了交通信号区域控制或主次干道“绿波”控制。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已实现全国范围机动车违法联网处置。以公共交通出行为核心的城市智能公交与客运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公交都市”建设推动了城市地铁和地面公交调度、枢纽及PR换乘服务、公共自行车和步行等慢行系统服务领域的应用服务创新,公交一卡通在珠三角、江苏等区域初步实现跨城市的互联互通。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监管系统等智能交通应用平台已经建成。高速公路

7、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已在全国应用,并已实现全国29个省市联网。中国ETC已经成为国际上用户规模超过千万,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ETC技术体系之一。根据评估,ETC提高车通过能力4倍以上,节能减排效益显着。第三,智能交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家,涉及视频、安防、监控、电子收费等设备以及各种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领域。近年来,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许多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传统交通工程技术研究得到重视和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实际成效,智能交通市场主要应用产品的国产化比例明显提

8、高。第四,新型创新组织模式推动了智能交通领域的协同创新。全国建立了多个与智能交通相关的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动创新体系的完善。产业联盟、创新联盟等发展活跃,Open ITS、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联盟等在基础数据开发、公共研发平台共享和可持续协作研发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机构等在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也日益凸显。2、智能交通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市场需要在发展中规范,新型投资建设模式对产业和市场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2015年我国的智能交通市场规模总体上估计较2014年度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相对

9、稳定。业内骨干企业纷纷走向资本市场,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境内外资本等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格局,使智能交通行业骨干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加强,企业的品牌、技术、资本一体化核心竞争力正在提升。其二,市场中的规范性需进一步完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建设、监理的专业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忽视项目建设内在要素的低价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了一些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实施效果达不到规划要求。其三,随着近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交通系统结合日益紧密,加之地方财政的财力不足等因素,催生了BT、BOT、PPP等投资建设模式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中受到青睐;与此同时,也造成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局域垄断,小微企业

10、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成长机会减少,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加大,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值得关注。3、新技术对智能交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成为现实,智能交通系统的内涵和技术体系正在变革。一年前,也许我们还在关注和讨论新技术对智能交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到了2015年,这些机遇和挑战已经成为了现实。手机导航、网络化票务已成为公众出行中智能化交通服务的主要方式;车联网、智能驾驶服务的市场悄然兴起;滴滴打车、专车计划、UBER(优步)等遍地开花,对传统出租车市场和行业模式带来颠覆性变革;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系统数据中心建设和体系构建中毋庸置疑的技术选择;互联网+交通,已经成为交通

11、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总之,在新技术、新需求的大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有专家称之为智能交通系统2.0时代。事实上,从近年智能交通行业的变化,我们明显感到,新技术及其理念和模式,正在颠覆或者再造交通运输系统。同时,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和内容都在发生重大变革,新技术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在感知、存储、共享与交互、大数据分析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正在全面升级和创新,新一代感知技术和通信技术、移动互联服务、能源管理、车路协同、综合交通智能化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应用发展迅速,智能交通系统的内涵也在改变。三、 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方向分析(一)动态感知和实时监测的信息获取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12、深度应用,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流及环境等状态感知将更加动态和实时,这是支撑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二)无处不在和随需而动的信息服务智能交通提供的信息服务将遍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各个角落,并能根据出行者需要以及时间、费用、舒适、低碳等不同的价值取向,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三)主动预警和快速响应的安全保障通过车路协同、船岸通信等方式,实现对危险情况的主动预警和事件的快速响应,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环境。(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运输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推动运输通道、枢纽、运输方式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五)绿色环保和可持

13、续的发展理念智能交通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将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提供支撑。(六)创新驱动和市场引导的发展模式未来智能交通将基础设施、运载工具、出行者、服务提供者等各交通运输参与方通过信息网络与价值链连接起来,交通信息将按市场引导、价值驱动的原则在各利益相关方之间自由流动,并将产生新的应用服务模式,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四、 智能交通“十三五”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

14、间仍将是我国交通科技领域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方向。针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对交通运输提出的重大需求,以解决我国综合运输效能低下、公众出行不便、交通安全态势严峻、交通能耗高、交通服务水平落后等迫切问题为导向,面向应用需求,继往开来,创新引领和推动智能交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思路。2015年,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科技部对“十三五”重点科技专项进行了规划布局,“综合运输与智能交通”是交通科技领域“十三五”规划布局的重点专项之一。展望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国外发达国家从基础设施

15、与装备一体化、多种运输装备集成设计、运营调度与服务一体化等多个方面,充分实现综合货物运输方式间的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多种运输方式间的信息交互服务滞后,制约了综合交通协同与高效服务。未来随着综合交通的发展和便捷出行的要求,信息共享和智能化服务技术将得到充分发展和应用,(二)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交通安全是我国交通领域长期面临的严峻问题,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智能化保障将是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交通安全涉及交通系统的多个要素,仅仅从单一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交通安全水平,未来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智能化保障将重点集中于运用现代

16、信息技术来分析事故成因、演化规律、管控策略以及设计主动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人车路协调的角度实现交通安全运行防控一体化。(三)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智能交通的重点合作式智能交通、在美国成为互联车辆是近年来国际智能交通界关注的重要方向,它将无线通信、传感器和智能计算等前沿技术综合应用于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通过车与车、车与路信息交互和共享,首先实现车辆运行的安全保障,其次实现绿色驾驶和交通信息服务,它是安全辅助驾驶、路径优化、低碳高效等多目标统一的新服务。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际道路测试,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已经在全部高速公路上实现了高速无线数据通信的全覆盖,具备上述功能的车载终端已经销售了数十万台。另外值得重视的方向是自动驾驶汽车,这虽然是从智能交通诞生起就在研究的领域,但是近几年的发展极为迅速,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测试试验已经在发达国家普遍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