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5813208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 饮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所以也就有了专门对应的饮茶和敬茶礼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茶艺形象塑造和茶礼仪希望大家喜欢 【茶道法则】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唐代要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古人品茶讲究六境: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者修养一招一式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宋代品茶有一条法则叫做“三点”: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景 色宜人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为严格细致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 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 “七禁忌”即:一不如

2、法烹点不得法;二恶具茶具不清洁;三主 客不韵主人客人举止粗俗;四冠裳苛礼过于拘束礼仪;五荤肴杂陈茶贵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六忙没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说法 【茶道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 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确实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

3、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以及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泡茶礼仪】 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随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围(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内的左右两边皆严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关键品茶时将杯子传递每人只品一口有点类似先秦时朝会的感觉氛围庄严肃穆)茶师用一长条方桌背后设一屏风中间一坐墩桌左边设茶洗、水桌右边摆设一插花花瓶茶师坐着事茶侍女捧案于旁边 准备器

4、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带格为漏水装置);一茶煲(盛开水用);一茶炉(煮茶用旁最好带有小挡风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叶罐(装茶叶用);一茶罐(捣茶叶用)、茶勺(盛茶叶用)、茶漏(盛茶汤用)、茶捣(捣碎茶叶用)、茶竹(夹茶杯用的夹子)放于一瓶里;一小香炉茶座上摆放一套闻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壶 对主客要求:做到安静有礼有序正装出席不说话私语主人礼让客人 对茶师要求:动作有序不紧不慢庄重行动优雅(注重)有礼人员一般为一茶师两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风左右斜向捧案而立无案时应合手而立(合手手搭于腹前掩于袖中)茶师与侍者行礼时都应合手而鞠躬 仪式: 待客赏境(茶境)茶艺前主客聚齐主人与客人依次行礼问安一般是

5、客人行礼主人答礼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谈话顺便请客人参观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并请客人点评作为话题 品初礼茶茶艺开始前主客落座这时都不再讲话茶师率其侍女进到桌前横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礼然后皆落座茶会便正式开始 净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进茶师净手(象征性)然后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后主主客也需净手古代人认为茶事是心诚庄重的同时亦要保持清洁净手无疑已等于净心)然后茶师点燃香炉一放于自己桌上一让侍女放于客人坐中间的矮案上静气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还利于调节气氛增添平和的气息更利于在座人们心灵之间的联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后茶师将茶具放于案上侍女捧案将茶具(主要是茶杯)分发给客人供其观赏点

6、评 洗茶 岩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叶末即可(唐宋时期的煎茶法则是将茶饼直接煮成茶汤因此第一步需要“捣茶煮茶调茶”用茶勺取茶叶放入茶罐中用茶捣将茶叶捣碎捣时要慢细雅;再将茶叶放入茶炉中注入开水煮茶;煮好后用茶拌轻调茶汤盛起复放回调法很有技艺) 洗茶孟臣三沐水开(茶汤煮好)后用茶漏盛开水轻轻淋洗于茶壶上(谓之温壶);再打开茶炉用茶漏盛茶汤注入茶壶中尽量注过多量的水然后用壶盖轻轻一扫茶汤顺流淋满壶身(冲泡);然后盖上壶盖再盛茶汤淋壶身(使茶壶里外皆有茗香)(在没兴用茶壶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将煮好得茶汤淋于茶杯上也为三淋第一步用开水轻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汤第三步复用茶汤整个淋之淋法有技艺

7、或冲或滴或紧或慢)后来有了茶壶不同茶器质料泡茶时能更加有利于保存味道例如紫砂还有一种茶壶顶盖处有孔这样是使茗香能散发出来同时又利于蒸发味佳明茶艺爱用露孔散气称之为“茗香壶” 洗杯温杯熏杯与料理茶壶是一样的茶杯也需要温洗薰这边用精致的茶壶还须泡上一些时间先取出手帕(最好为绸巾)放于桌上叠成小方逐个擦拭茶杯再用茶夹夹杯依次放入茶洗中过水清洗再夹茶杯于茗气前滚热温烫最后将茶杯放于香炉前熏香静气 盛汤倒茶茶泡好后依次往茶杯里注水玉液回壶如果茶壶是“茗香壶”的话还可将茶杯里的水重新浇回茶壶中茶香合壁、递手传香回壶后再次注入茶水这回将闻香杯盖于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于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为茶茗之香与茶气之

8、香交合在一起然后取下闻香杯双手端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侍女再将闻香杯奉与客人客人依次如状品嗅 奉茶将所有茶杯注上茶水后取闻香杯覆于其上再取丝帕覆茗香上反复静气然后将丝帕放于左手用右手折叠将茶杯放于丝帕上然后双手放茶杯于案上(用丝帕垫茶杯主要是怕烫手而且一些好质的丝料隔热至于动作则是为了好看同时亦要讲究奉茶时的幽雅礼仪)然后侍女捧案依次奉于客人先客后主侍女奉茶时应举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礼方可接过案 品茶品茶时先合香;茶师示意众人左手托杯右手覆于杯上一起端于胸前晃动三次谓之茗气合香再闻香;右手取下闻香杯左手托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才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连带丝帕)端至嘴前右手将茶杯于丝帕上转三

9、圈谓之观汤色然后遮注杯前部而饮(其实不只茶道时这样古人无论喝酒还是品茶都要将手遮于杯前部防御品饮时的不雅观)然后放下(对于品茶时动作最为注意也算是整个茶艺中唯一要求行仪规矩得体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动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观而已因此品茶时左手右手等动作是为注意的)品饮一共举三次 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细细抿之一品苦涩二品甜腻三细细回味 品道品完三口茶后将茶杯放于自己桌上众人静肃一段时间不仅回味刚才喝过的茶也默默感受这一切 礼尽谢茶最后宾主起立茶师及侍女横列一排行礼主客回礼一同谢茶茶师走后主客留下来细细赏香品茶或听琴悦耳或高谈阔论或安静思考静静感悟这茶境感受这宁静致远的氛围客散后主人相

10、送至门外也算是品茶会圆满成功的举行了吧 【饮茶礼节】 鞠躬礼 鞠躬礼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茶道礼仪根据弯腰的不同分为真礼、行礼、草礼三种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站式鞠躬 真礼以站姿为准备将相搭的两只手逐渐分开贴着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触及膝盖的上沿为止上半身由腰部开始倾斜头、背、腿呈现出90的姿势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与呼吸配合弯腰下倾的时候吐气直起上身的时候吸气 行礼的基本姿势与真礼相同双手滑于大腿中部头、背与腿部呈现出120的夹角 草礼的基本姿势与真礼相同头、背与腿部呈现出150的夹角 坐式鞠躬 真礼以坐姿为准备双手搭于膝盖上腰部前倾头、颈、背都呈现出弧形的状态 行礼以坐

11、姿为准备与真礼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礼即双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 真礼的跪式鞠躬以跪姿为准备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倒双手从膝盖上逐渐下滑双手着地双手手指相对行礼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弯腰向前抬身时需要吐气前倾的时候身体与膝盖之间的距离只容一个拳头 行礼的基本姿势与真礼相同身体倾斜程度为55 草礼的基本姿势与真礼相同身体倾斜程度为65 伸掌礼 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礼仪多用于主人向客人请茶的时候使用表示“请”或者“谢谢”的含义两人对坐时伸出左手四指并拢虎口分开侧斜于敬奉的物品旁侧对坐时候左侧坐伸出左掌右侧坐伸出右掌在饮茶的时候男性应该多照顾女性 寓意礼 凤凰三点头:每次泡茶冲水的时候需要

12、高提水壶向茶壶内注水上下提拉水壶反复三次表示一种敬礼 放置茶壶的时候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这样表示请客人离开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应该便于客人取用放置于右侧对坐的时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调换 提壶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种语言右手提茶壶需要逆时针转来表示欢迎左手需要顺时针表示欢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着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后中途送客很不礼貌) 【茶道注意事项】 1、茶具要清洁 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 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七分茶三分情 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 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礼仪/庆典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