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80604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剖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014年广东考试说明(三)“语言文字运用”第(6)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中规定了考生必须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要求学生在辨认概念的基础上,能根据语境判断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修辞效果怎样,还要求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辨识手法,(一)比喻 (1)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种。 明喻句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 暗喻句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博喻:连用

2、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说明。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o,nu)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修辞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表达了 (4)注意事项:本体和喻体之间须有相似点;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比喻与比喻义的区别: 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 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包袱”(例:你带着这么沉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此指思想上的负担)。,(二)比拟(把甲

3、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1)分类:拟人、拟物。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2)修辞效果:使句子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喻体一定出现。比拟:拟体一定不出现。,例如: (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2)做人既不可翘尾巴。 (3)家是什么?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 (4)天转晴了,地面的低洼处贴上了一面面的小镜子。,(三)借代 (1)特征: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2)分类: A.特征代本体。例如:花白胡子坐在墙角吸旱烟。(“花白胡子”代“

4、老年人”) B.具体代抽象。例如: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本本”代“革命理论” ) C.局部代整体。例如: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几千双眼睛”代“几千个人”) D.器物代本体。例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枪”代“军队”) E.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F.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G.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镜子”),(3)修辞效果: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

5、一种,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可以换成明喻的形式。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解析】句中的“完美的苍蝇”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解析】句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不能换成明喻的形式。,(四)夸张 (1)特征: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 (2

6、)类型: A.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C.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夸张要适度,不能浮夸。 (3)修辞效果: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五)对偶 (1)特征: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2)类型: A.正对

7、。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3)修辞效果: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六)排比 (1)特征: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2)种类: A.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喜,“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

8、那种孝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亲密。 B.句子排比。例如:生活如山,感恩为径,寻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海,感恩为舟,驾舟入海,方知海之宽广;生活如歌,感恩为曲,和曲高歌,方知歌之动听。 (3)修辞效果:加强语势,强调内容,节奏鲜明,长于抒怀。,(七)反复 (1)特征: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2)类别: A.接连反复。例: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间隔反复。例: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鲁迅记念

9、刘和珍君) (3)修辞效果: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例: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八)设问和反问 (1)形式: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是“无疑而问”;反问是无疑而问,答案蕴于问话之中。 (2)答案: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3)修辞效果: 设问是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是加强语气,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九)辞格综合运用的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

10、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 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反对党八股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 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

11、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2012年广东卷)23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示例】“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是由华南七中学生会主办的旨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活动,这些展出的作品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人依旧的自然美,它们凝聚了同学们的汗水与智慧,相信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叹为观止的艺术感受。(比喻和借代),真题体验,(2008年广东卷)下图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

12、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6分),【解析】此题目共有三句话,三句话是题目的指令。首先读懂内容:右面是一幅剪纸画;其次按照要求:话语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又要表现“情深” 的意蕴,同时还必须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参考答案一】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放学之后用您给我的零用钱买了一面镜子,希望您像天使一样美丽,像大树一样健康,像小鸟一样快乐。妈妈,生日快乐。,【参考答案二】老师啊,您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之中为我照路,引领我前进。现在我把最真诚的祝福包裹在这礼物中,愿您永远美丽,愿您永远慈爱,愿您永远幸福。,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

13、以上的修辞方法,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被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

14、,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

15、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

16、,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问题:“我”在第一段和第九段中,分别使用了六个“便”字和五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案:“便”字连用,表现了时间流逝的飞快及紧迫性,表现出心中的焦躁。 “领取”连用,又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释然,也与前文照应。,报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对比的运用是这篇文章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评) 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叙)这是第一比。这层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析) 报秋的玉簪花不择环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总是保持洁净。秋季来临,花开灿烂,芳香浓烈,坦然“报秋”;而“我”却总处在“懒洋洋”的精神状态中,在人生的“收获”之秋“两手空空”,只有“不安和焦虑”(叙)这是第二比。这一层对比既是对时光易逝而自己一事无成的惋惜,又是对人生该有所作为的期待。(析) 朱敦儒对生活的态度是“日日深杯酒满,朝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