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7502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课后强化作业2-5东亚——日本、中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广东佛山)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的里海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故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则导致土地盐碱化。(2013广东佛山)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2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3导致福岛核电站

2、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答案2.A3.D解析第2题,核电比重大,反映常规能源比重小,可从常规能源少,且核电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故选A项。第3题,直接从图示可以看出,日本核污染的扩散主要是自本土经太平洋扩散到北美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受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决定核污染的扩散方向。(2013广东佛山)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5日本IT产业集

3、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环境洁净海运便利高速公路发达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 A B.C. D.答案4.D5.B解析第4题,该题的题干中有“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的信息,因此判断日本水能资源比较丰富,落差大,利于发电。第5题,“硅岛”即电子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影响电子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技术、交通运输条件和环境,故选D项。(2013四川攀枝花)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67题。6亚冬会召开期间()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

4、渐变短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7哈萨克斯坦()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答案6.D7.D解析第6题,亚冬会在1月30日召开,此时地球公转已经经过近日点,逐渐向远日点运动,故公转速度逐渐减慢,A错误;1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长不断变长,B项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故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不断缩小,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项正确。第7题,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

5、由于远离太平洋,且受地形阻挡,故受太平洋的水汽影响少,A错误;该地区南北跨纬度不大,故导致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B项错误;图示东北部的河流为鄂毕河的上游,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C错误;该地区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故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D项正确。(2013浙江温州)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89题。8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草原、荒漠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9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大于300mm;大西洋B大于300mm;印度洋C小于300mm;北冰洋D小于300mm;印度洋答案8

6、.D9.A解析第8题,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第9题,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处在300毫米以上。(2013福建三明)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图(图中数字单位:日)”,回答1012题。10导致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不同C土壤成分D降水多少11

7、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C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地震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活跃12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B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C近年来日本将一些工业,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D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答案10.B11.D12.B解析第10题,图示等值线分布基本与纬线平行,反映了气温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判断主要是受纬度高低的影响。第11题,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结合其板块位置、地壳运动分析。但注意日本所处的板

8、块位置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第12题,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B项错误。(2013江苏盐城)读“朝鲜半岛位置示意图”,回答1314题。13关于朝鲜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B深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湿润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D商品谷物农业发达14我国环渤海地区优先承接韩国转移的部分产业,主要目的是 ()A积极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B便于促进区域经济联系C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矿产资源优势D改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答案13.A14.B解析第13题,朝鲜半岛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主

9、要分布在沿海平原。第14题,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对应知识。我国环渤海地区优先承接韩国转移的部分产业,主要目的是便于促进区域经济联系,可以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二、综合题15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

10、能利用方面的价值。(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

11、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阐述观点的能力。河流水文特点的描述,要结合区域内气候、降水、地形、陆地形状等。航运价值的优劣取决于:气候流量,落差水流速度、航行条件;水能价值优劣取决于:流量、落差。两地降水量不同的原因在于夏季风风向、地形、迎风、背风等;水资源丰歉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重点阐述人为需求、污染、不合理利用等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处于背风坡,雨影区一侧的濑户内海沿岸河流大气降水少,水源补给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