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课《长城》微课实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772996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课《长城》微课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课《长城》微课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课《长城》微课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课《长城》微课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课《长城》微课实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城微课教学设计长城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课,我微课内容集中于第三和第四自然段。重点:剖析关键词语,理解和感悟中心段落。难点:展开合理的联想,感受长城的伟大的奇迹和古代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把目光锁定在第三自然段,为了目睹长城的雄姿,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们很自然地想起谁?学生很容易抓住第一句话(画红线),板书:古代劳动人民。现在,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研究哪些语句让你感受颇深?学生汇报:1、学生说:“我从“一块条石有两三千斤重”体会到搬运这么重的条石太不容易了。(画笔)你有多重?60斤,现场

2、计算,(工具菜/计算器)取2700斤,2700除以60等于45,体会45的意义。这块条石就相当于45个这样的孩子的体重的总和。(运用照相机功能,进行不规则区域快照,适当拉长。)2、仅仅一块、两块吗?数不清,(画笔)圈画“数不清”,说明什么?那数不清的、两三千斤的条石压在肩上,累吗?疼吗?读出劳动人民的累、痛。3、把这数不清的、两三千斤重的条石抬到哪里啊?陡峭的山岭,(画笔)圈画“陡峭”,什么样的山岭是陡峭,白板演示,魔术笔在白板上画圆圈,即运用探照灯功能。陡峭,说明了山直上直下,很险峻。本来徒步走这陡峭的山岭就难,再抬着这两三千斤重的条石,真是难上加难!读出劳动人民的难。4、我们只能怎样抬?一

3、步一步地抬,(放大镜)“一步一步”,体会到什么?板书:艰辛。师:这种劳动是一步两步吗?而是长年累月的劳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得想象“一步一步”读法,就这样劳动人民把那数不清的、两三千斤的条石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将区域快照“一块两三千斤重的条石”,缓慢进行拖动到陡峭的山岭上),学生读“语速变慢”。一不小心会怎样?将石毁人亡。本文的长城是秦朝修筑的,不完全统计死亡多达1140万人。1140万数字说明什么?5、还有哪些体会?学生说:“我从两个“没有”中体会到当时技术条件和生活条件特别差。(画笔)圈画两个“没有”“条件是如此恶劣,工具是那样简陋,尽管那时他们没有火车、汽车和起重机,什么都没有,对于

4、劳动人民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有什么?带着这些智慧、信念,毅力凝结成这句话,读。6、(画笔)圈画两个“无数”,说明什么?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二、1、请看大秦王朝修建万里长城的部分视频,这是作者看到的吗?板书:联想2、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来到当年。插上想象的翅膀,填空:在那炎炎烈日下,他们_; 在那雷电交加的风雨中,他们_;在那天寒地冻的雪地上,他们_三、与其说长城是由巨大的条石组成的,不如说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画笔)这样的工程是一段两段吗?而是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画笔)四、这样的雄伟工程举世无双,单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齐读,课件同样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