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66911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课用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1、历史条件,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被推翻(1949.4.23),内容:工作重心,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1、历史条件,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9;地点:北平; 内容:决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国旗: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四枚小星均有一个尖,正对

2、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是国家的象征。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天安门象征民族精神。,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1、历史条件,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时间:1949.9; 地点:北京; 内容:决定国名国旗等; 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意义: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性质:临时宪法 规定国体(国家性质):以?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专政的 ?国家(民主联合政府),会议性质:民主协商,建国筹备会议,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意义,开启了中国历史

3、发展的新纪元(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权地位和政权性质),为新中国政治建设奠定基石,A、确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主要内容:,确立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根本政治制度;,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人民民主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拥有广泛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

4、并监督其实施。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A、确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B、主要内容:,确立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C、特点:,体现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意义:,共同纲领,宪法,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

5、度),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个民主党派P67),(3)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1956年),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A确立和发展:,B、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4)存在的理由,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 近代以来,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6、 民族分布特点,(1)实行原因:,大杂居、小聚居,(2)建立法律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3)概况:,三级机构;五个自治区。,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 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物。,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内蒙古大草原,新疆风情,广西风光,宁夏西夏王陵,雪域高原西藏,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 民族分布特点,(1)实行原因:,大杂居、小聚居,(2)建立法律依据

7、:,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3)概况:,三级机构;五个自治区。,(4)评价:,是基本政治制度; 实现了,保证了,促进了,基石: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基本,基本,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国大典,一次大典 两个文件 三大制度,课堂小结,知识升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的构建体系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主政治内容与特色?,人民当家做主!p68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杨成武将军在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中写道:“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给我留下了莫能淡忘的壮观图景

8、”开国大典除了给个人留下壮观图景外,它还标志了( ) A.国民党统治在祖国大陆的彻底结束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解析】选B。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开国大典的举行,表明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2.(2010邢台高一检测)针对新中国的成立,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B.国民党政权已被推翻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成为国

9、家的主人,因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应是指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3.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从题干材料中反映的宪法制定过程来看,宪法充分征求了人民的意见,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因此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

10、则。,4.(2010潍坊模拟)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自己权力的机关,体现了题干材料含义。,5.2010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认为,新政协要继续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发挥必要的作用,早在1954年12月,毛泽东就指出,政协仍

11、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他说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954年12月”、“背景”。1954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仍继续存在。,6.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新中国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基于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历史抉择”,这些“国情”不包括(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12、长期存在,是历史依据 B.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政治基础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现实条件 D.1954年宪法的最先规定,是法律依据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国情”。D项只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法律依据,但不属于国情。,7.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13、解题时注意限定词“60年代板块”。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而A、B、D三项都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8.(2010湛江高一检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人民民主”这一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B. C. D.,【解题提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前提,民族团结是途径,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目的。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充分

14、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的民族平等的政策,从而推动了民族的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是中国的外交政策。,二、非选择题(18分) 9.(2010嘉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1)材料一中的“上”指哪位皇帝?主父偃的建议就是

15、后来的哪一制度?(2分),材料二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2)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特点,分析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10分),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3)

16、“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各个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体现出的共同特点。(2分),【解析】本题主要以中国古代至现代的地方管理制度的变迁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注意材料一中“推恩分弟子”这一有效信息,不难分析、归纳。第(2)题,第一问注意从行省的设置、职责等方面加以概括、归纳;第二问其积极影响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第(3)题,注意紧扣材料,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分析、归纳即可。第(4)题,注意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及统一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共同特点。,答案:(1)汉武帝;推恩令。 (2)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述职,接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