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53445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师承助理实践技能-中医疾病.(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系病症一、感冒 概念: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机:卫表不和,肺气失宣(一)实证(寒、热、暑湿)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二)虚证(气虚、阴虚)1.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2.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 概念: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一)外感(风寒、风热、风燥)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2、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二)内伤(痰湿、痰热、肝火、肺阴)1.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2.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泻白散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病理变化:宿痰伏肺诱因、感邪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哮病与喘证的区别:都有呼吸急促、困难。哮必喘,喘不一定哮。哮指声响,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 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3、。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虚哮平喘固本汤(一)发作期(冷、热)1. 冷哮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3.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石膏汤、厚朴麻黄汤4.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二)缓解期(肺脾、肺肾)1. 肺脾气虚证:(哮病日久,肺不主气,脾失健运,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健脾益气,

4、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 肺肾两虚证:(哮病日久,肺不主气,肾不摄纳,痰升气阻,肺失宣畅)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加减四、喘证 概念: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寒喘黄盖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一)实喘(风寒、肺热、痰热、痰浊、肺气)1.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2.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同咳嗽-痰湿蕴肺)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

5、子(二)虚喘(肺气虚、肾虚)1.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补肺汤加减2.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3.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痨 基本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有传染性 先辨病变之脏器,次辨虚损之性质(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辩夹火、夹痰、夹瘀 治疗原则:补虚培元 抗痨杀虫 肺痨阴月火合艽,气阴保真阴阳造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参苓白术散、保真汤4. 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心系病症一、心悸 概念:病人

6、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病机:(虚)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实)邪扰心神,心神不安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安神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首先病因不同,其次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怔忡是内因引起,是自觉症状,自己感到惊恐不安,心慌,遇劳易发,病情来的比较慢,但长久,且全身状态较差。病情较重。惊悸常由外因造成,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情较急,但全身情况较轻,病浅而短暂。惊悸发作日久会发展成怔忡。 证型(气、血、阴、阳 / 水饮、痰火、瘀阻) 气血阴阳痰饮阻1. 心虚胆怯证:(气血亏虚,心虚胆怯,心失所养)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

7、神定志丸2. 心血不足证:()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3. 阴虚火旺证:(肝肾阴虚,水火不济,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4. 心阳不振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参附汤5. 水饮凌心证:(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6. 瘀阻心脉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 痰火扰心证:(痰浊内停,郁久化热,痰火上扰,心神不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二、不寐 概念:不寐是以

8、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证型(肝火、痰热 / 心脾、心肾、心胆气虚) 肝痰三心虚1. 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 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同心悸-痰火扰心)3. 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4. 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交泰丸 5. 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三、胸痹 概念: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病机:心脉痹阻 证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 / 气阴、心肾阴虚、心肾阳虚) 血滞痰凝气二心1. 气

9、滞心胸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2. 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3. 痰浊闭阻证:(痰浊壅滞,胸阳不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汤加减4. 寒凝心脉证:(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加减5. 气阴两虚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心脉痹阻)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人参养荣汤6. 心肾阴虚证:(水火不济,虚热内生,心失所养,血脉不畅)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加减7. 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心

10、脉不畅)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右归饮脑系病症一、头痛 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 蔓荆子 川芎 阳明头痛:葛根 白芷 知母 少阳头痛:柴胡 黄芩 川芎 厥阴头痛:吴茱萸 藁本。(一)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病机:外邪上扰,壅滞经络,络脉不通1. 风寒头痛:(风寒外袭,上扰清空,络脉不通)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2. 风热头痛:(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3. 风湿头痛:(风热之邪,上扰清空,困遏清阳)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二)内伤(肝阳、痰浊、瘀血 / 血虚、肾虚)肝肾二血痰病机:不通、不荣1. 肝阳头痛:(肝阳风动,上扰清窍)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2. 痰浊头

11、痛:(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风痰上扰证)3. 瘀血头痛:(瘀血阻窍,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4. 气虚头痛:(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健脾益气升清益气聪明汤5. 血虚头痛:(营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6. 肾虚头痛:(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养)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二、眩晕 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 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病机:脑髓空虚,清窍失养/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治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先

12、辨脏腑:肝、脾、肾 证型(肝阳、痰湿、瘀血 / 气血、肾精)肝肾二血痰,气血归脾肾归丸1. 肝阳上亢证:(肝阳风动,上扰清窍)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2. 痰湿中阻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 瘀血阻窍证:(瘀血阻窍,气机不畅,脑失所养)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4. 气血亏虚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5. 肾精不足证:(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养)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三、中风 概念: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风、火、痰、瘀

13、 病机六端:虚(阴虚、气虚)、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血(血瘀)、气(气逆)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治则: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 中经络与中脏腑的区别:中经络意识清楚的,中脏腑神志昏糊,伴见肢体不用 急性期2周-1月;恢复期2周/1月-半年;后遗症期半年 三风三痰脱,风痰气虚肝肾亏(一)中经络(风痰、风阳、阴虚)1. 风痰入络证:(风痰入络,气血闭阻)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2. 风阳上扰证:(肝阳化风,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3. 阴虚风动证:(阴虚风动,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加减(二)中腑脏

14、1. 闭证(痰热、痰火、痰浊) (1)痰热腑实证:(痰热壅盛,气血不畅,腑气不通)通腑泄热,熄风化痰桃仁承气汤加减(2)痰火瘀闭证:(肝阳风动,痰火瘀闭,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3)痰浊瘀闭证:(痰浊瘀闭,上扰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化痰熄风,宜郁开窍涤痰汤加减2. 脱证(阴竭阳亡):(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三)恢复期(风痰、气虚、肝肾)1. 风痰瘀阻证:(风痰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加减2. 气虚络瘀证:(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3. 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脑络失养)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四、痫病 概念:反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醒后如常。 病因:风、火、痰、淤 病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蒙蔽清窍 先辨轻重 证型(风痰、痰火、瘀阻 / 心脾、心肾)风痰阻脾肾1. 风痰闭阻证:(风痰闭阻,痰聚气逆,蒙蔽清窍)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加减2. 痰火扰神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涤痰汤加减3. 瘀阻脑络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 心脾两虚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