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574351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2015)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市志愿者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15 年年 11 月月 1 课题组成员名单课题组成员名单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成员 组 长:姜 鸣 杨 雄 副组长:陈麟辉 陈建军 俞 伟 裘晓兰 成 员:魏莉莉 张虎祥 祝叶飞 李友权 2 前 言 . 1 一、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 3 (一)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3 1、萌芽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 3 2、整合阶段(20 世纪

2、90 年代中期20 世纪末) 4 3、拓展阶段(21 世纪初上海世博会) . 4 4、提升阶段(上海世博会后 ) 5 (二)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概况 . 6 1、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架构和“纵横交错”的组织架构 7 2、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基地、项目、队伍、活动四位一体志愿服务体系 8 3、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体系 . 11 4、发展了一批多元格局的志愿服务组织 . 12 二、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 13 (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13 1、志愿者人数增长迅速,超九成志愿者在 2008 年及以后注册 13 2、志愿者以注册政府系统和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组织为主 . 14 3

3、、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迅速,超过 50%成立于世博会后 . 14 (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情况 15 1、约八成志愿者和市民首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间集中在 2008 年及以后 15 2、注册志愿者每年服务约 8 次,每次约 2 小时 . 16 3、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途径 . 17 4、志愿服务组织是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信息的首要渠道 . 17 5、宣传、交通和环保类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和市民参与最多的类型 . 18 (三)参与和接受志愿服务的意愿 20 1、超过一半的志愿者和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首要目的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 20 2、兴趣爱好、服务时间和服务对象是志愿者参与志愿

4、服务首要考虑的因素 . 20 3、超过九成志愿者未来想要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 21 4、超过半数市民接受过志愿服务,对未来有较高期望 . 22 (四)对志愿服务的主观认识和评价 22 1、绝大多数志愿者和市民对志愿服务持有积极态度 . 22 2、四分之三的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感到满意 . 24 3、超过七成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服务和回馈社会 . 26 4、部分志愿者希望获得适当的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 . 26 5、超过半数市民关注志愿服务活动,但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还有待提高 . 27 6、超过半数市民对上海志愿服务表示满意,并对志愿者的满意度最高 . 28 (五)志愿服务组织的保障

5、机制 30 3 1、超过 50%的志愿服务组织已正式登记注册,大部分组织的财务状况与内部核算 制度已经确立 30 2、大多数组织都有志愿服务口号或徽标,年度计划以志愿服务为重点 . 31 3、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力资源较为充足,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较高 . 32 4、组织的经费来源多样化,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单位的投入 . 33 5、组织为志愿者提供的保障主要为基本补贴、项目管理监督与指导和志愿服务证 明 34 6、九成的志愿服务组织之间有横向协作,政府纵向的指导和支持较为全面 . 34 三、年度上海志愿服务状况:发展与挑战 36 (一)2015 年度上海志愿服务:在协同与规范中发展 . 36

6、 1、加强各方协作,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取得突破 . 36 2、规范日常管理,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 37 3、放大示范效应,志愿服务活动彰显特色 . 38 4、弘扬志愿文化,志愿服务氛围日渐浓郁 . 38 (二)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39 1、部分志愿者倦怠,要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有待加强 . 40 2、部分志愿者保障不足,要求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应不断完善 . 41 3、双向渠道不畅,要求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应更加社会化 . 42 4、公众了解不足,显示志愿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 43 5、书面协议缺失,显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 . 44 6、资金、知晓率以及专业化不足,显示志愿服

7、务组织建设需要加强 . 45 四、面向“十三五”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 47 (一)志愿服务发展领域:文化内核、组织机制与制度创新 47 (二)上海志愿服务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49 1、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进程 . 50 2、着力规范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志愿服务的组织化实践 . 50 3、扩展志愿服务的社会基础,推进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拓展 . 50 4、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平台,促进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 51 5、打造项目服务品牌,推进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 . 51 6、借力全媒体平台,营造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 . 51 附录 1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状况研究方案 5

8、3 附录 2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调查问卷 57 附录 3 上海志愿服务发展主要指标(2015 年) . 73 1 前前 言言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和谐的促进力量,是推进社会 良性运作和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广泛开展志 愿服务、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在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 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 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和自主的行为,以助人和互助为目标,具有深刻的道德 内涵和社会属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兴起,为成长中 的中国社会注入了活力。 首先, 志愿服务所体现的自主与奉献的精神, 互帮互助

9、、 共同进步的理念,国家和社会认同的观念等,既与中国传统美德相呼应,又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有助于培养积极、健康、乐观、具有参与精神的现代 公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其次,志愿服务与当代社会政治体制相配合、相促进, 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政府、市场和传统社会组织的有益补充,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开 辟了新的途径, 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发育成熟。 最后, 志愿服务所附带的帮扶功能、 疏导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是提高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重点的社会建设。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实践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促进社会

10、 安定、创造经济效益、保障弱势群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等 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育。近年来,党中央高 度重视志愿服务的推进和体系建设工作。 2008 年, 中央文明委发布了 关于深入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 对全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要求。 2012 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2013 年,中共中央 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深化学雷锋志 愿服务活动进行了部署和要求。2014 年 2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 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11、上强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核心价值观,为志愿服务内涵的拓展提供了方向。2014 年 2 月 19 日,中央文 2 明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对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 化作出了具体部署。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精神,上海市文明办于 2014 年 5 月印发了关 于推进上海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提出紧密结合上海志愿服务实践,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 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 探索上海特色志愿服务制度的目标任务。 了解上海志愿服务发展的具体状况和实 际需求,是建立规范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

12、制,使上海的志愿服务在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 依据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为统筹协调好全市志愿服务工作,上海市文 明办、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决定每年“12.5”国际志愿者日发布 上海志愿服务年度发展报告。结合原有的基础和经验,推行志愿服务年度发 展报告发布制度的目的是, 通过实证调查和实地考察全面反映上海志愿服务发展 现状与需求,为公众了解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权威平台,为政府完善志愿服务工作 体系提供决策依据,引起社会关注,形成发展共识,更好地推动上海志愿服务事 业发展。 3 一、一、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与概况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一)上海志愿

13、服务的发展历程(一)上海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上海是一座拥有深厚志愿文化的城市。 蓬勃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体现的 志愿精神, 成为构成和彰显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独特气质和绚丽魅力的重要 价值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与上海城市发展同步前行,特别是进入新 世纪以后,上海的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兴起,志愿服务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领 域日趋扩展。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孕育了浓郁的志愿文化,培育了积极 的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传统,志愿服务成为促进上海经济与社 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上海城市发展历程看,志愿服务事

14、业在雷锋精神的薪火相传中孕育而生, 在现代文明理念的涵育滋养中蓬勃发展, 也在顺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化大 都市建设中渐成体系。然而,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上海的志愿服务也 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态势。回顾上海志愿服务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 个阶段。 1、萌芽阶段(萌芽阶段(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中期年代中期90 年代中年代中期)期) 20 世纪 60 年代起深入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对上海社会产生着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成为激励广大市民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最有号召力的精神旗帜。志 愿精神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的成功演绎,志愿服务活动是市民“学雷锋,做好事” 常态化发展的成功实践。

15、上海的志愿服务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是基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背 景,在上海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发生深刻 变化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进入 80 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全国范围 内蓬勃开展, 上海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1987 年, 国家 民政部倡导在全国开展社区服务,上海开始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可 以说,是改革开放孕育了上海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 整体看,这一阶段上海涌现出来的志愿服务活动尚处于雏形,主要有两种形 式: 一是各行各业广泛开展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二是社区居民自发开展的邻里 4 互助活动。这个阶段志愿服

16、务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志愿服务活动散见于社会生活 的各个层面, 自发和有组织的活动交叉并存, 以自发为主; 存在着服务项目单一, 群众参与面较窄,服务对象不太明确等初期发展问题。 2、整合阶段(整合阶段(20 世纪世纪 90 年代中期年代中期20 世纪末)世纪末) 上海的志愿服务发展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是在“学雷锋做好事”和大 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中逐步壮大起来的。自 90 年代起,群众性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上海全面系统展开,许多地区、行业在创建文明小区、文明 单位、窗口行业规范服务达标和开展“七不”规范活动中,明确树起了志愿者的 旗帜,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应运而生,成为上海志愿服务活动 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整体看,这一阶段在市委、市文明委的积极推动下,上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 精神文明建设的高潮中逐步发展,并渐成规模,成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 径。在发展中走向整合,是这一阶段志愿服务发展的特征。1995 年 5 月,上海 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成为上海最早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组织,对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