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201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34990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复习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复习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复习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复习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物化学复习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复习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201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化学复习(2011级1-5班)2012.12.18基本事实(一句话,什么是什么)糖化学1. 单糖或多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2. 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之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3. 自然界存在的葡萄糖为L-型。4. 一个糖的-型和-型是异头物。5. 葡糖主要以吡喃环形式存在;果糖在游离状态下时主要以吡喃环形式存在,在结合状态时则多以呋喃环形式存在。6. 糖原是肝脏、肌肉中的贮藏性多糖,其合成和分解都始于非还原端。7. 蔗糖是植物体内糖运输的主要形式,无还原性,由1分子-D-吡喃葡萄糖和1分子-D-呋喃果糖通过a,b-1,2糖苷键构成。8. 一种单糖可以形成多种结构的多糖,原因

2、是单糖有异构体、异头物和多羟基。9. 单糖的羟基被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氨基糖;单糖与磷酸缩合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糖脂;单糖的缩醛式化合物称为糖苷。10. 糖脎是糖类的苯肼衍生物,为黄色结晶,由糖的C-1和C-2与苯肼反应生成,分解又得到原来的糖,因此可以用于糖的提纯。11. 脂多糖是细菌细胞壁中常见的结构性多糖。12. 糖原或支链淀粉经磷酸化酶作用(磷酸解)的分解产物是G-1-P和极限糊精,极限糊精含有-1,4糖苷键和-1,6糖苷键。13. 糖原或淀粉分解代谢中起始步骤的产物是G-1-P;G分解中起始步骤的产物是G-6-P。14. -淀粉酶可水解淀粉、糖原内部的-1,4糖苷键。15. -淀粉

3、酶水解支链淀粉的主要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和糊精。16. -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分子非还原末端的-1,4糖苷键,产物主要为麦芽糖。17. 分解-1,6糖苷键的酶是脱支酶(又称为R酶),植物体内合成支链淀粉分支点-1,6糖苷键的酶是Q酶。18. 动物体内分解糖原分支点-1,6糖苷键的酶是分支酶。19.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色。20. 植物体内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四种酶协同,分别是:-淀粉酶、-淀粉酶、R酶和麦芽糖酶。21. 糖分解时单糖活化以磷酸化为主,其次是酰基化(活性醋酸)。22. 纤维素分子是由-D-葡萄糖残基以-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不分支的直链葡聚糖,是植物中

4、最广泛存在的骨架多糖。23. EMP、HMP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24. 糖原磷酸化酶是糖原酵解的第一个酶,它有糖原磷酸化酶a和糖原磷酸化酶b两种形式,其中有活性的是糖原磷酸化酶a,a和b的差别是该酶蛋白中的第14位Ser被磷酸化。25. 一般认为,EMP途径的终产物是乳酸,产生2ATP,三个关键酶分别是磷酸果糖激酶(最关键的限速酶)、丙酮酸激酶(次重要的调节酶)、己糖激酶(第三重要的调节酶)。26. EMP中第一个耗能的步骤是:葡萄糖激酶(或称已糖激酶)催化GG-6-P。27. EMP调节中磷酸果糖激酶是最重要的限速酶,该酶受1,6-二磷酸果糖的激活,为正反馈调节,ATP是该酶的变构抑

5、制剂。28. EMP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和PEP。29.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5种辅因子,分别是TPP、硫辛酸、CoA、FAD和NAD+。30. 在PEP转化生成丙酮酸代谢步骤中经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了ATP。但在有氧条件下EMP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是丙酮酸,共产生8ATP;由于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能量几乎全由EMP提供。3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三种酶、5种辅因子(TPP、硫辛酸、辅酶A、FAD、NAD+),NAD+是底物脱下的2H的最终受体。32. EMP-TCA途径中的氢受体主要是NAD+ 和FAD,磷酸戊塘途径的氢受体主要是NAD

6、P +;在肌肉、神经组织中,通过EMP产生的NADH通过甘油-磷酸穿梭作用转化形成线粒体内的FADH2进入而进人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故这些组织中1mol葡萄糖产生36ATP;其他组织中通过EMP产生的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转化为线粒体内的NADH而进人NADH呼吸链,故这些组织中1mol葡萄糖产生38ATP。33. EMP中产生的NADH的去路是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但有氧条件下则经甘油-磷酸穿梭或苹果酸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34. EMP中醛缩酶催化6C糖1,6-二磷酸果糖转化为3C糖3-磷酸甘油醛,是典型的分解反应。35. 琥珀酸脱氢酶催化以下:琥珀酸+FAD=延胡索酸+FADH2,丙二酸是

7、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36. TCA循环中共发生4次脱氢反应,生成3mol NADH和1mol FADH2,但不能直接产生ATP。37. 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产物为-酮戊二酸、NADH 和CO2;异柠檬酸裂解酶催化的反应产物为乙醛酸和琥珀酸。38. 成熟红细胞缺乏全部细胞器,其能量来源主要依靠血糖(每天25克左右)进行糖酵解获得。39. 发酵可以在活细胞外进行。40. 磷酸戊糖途径中存在两种脱氢酶,它们分别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41. UDPG、ADPG是多糖(糖原、淀粉)合成时葡萄糖活化的主要方式,二核苷酸化是糖的合成代谢中单糖活化的主要方式。42. 糖异生作用是

8、指由非糖物质(乳酸、甘油、丙酮酸及某些氨基酸等)转化为糖的过程,需克服EMP三个关键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其他反应步骤则是EMP的逆过程。人处于长期饥饿和酸中毒时肾脏中的糖异生作用大大加强。葡萄糖是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之一,当环境中缺少可利用的六碳糖时,微生物会通过糖异生过程将非糖含碳化合物合成葡萄糖以维持生长。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可将贮存的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糖类。43. 糖异生途径的特异酶分别是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也有资料成为磷酸酯酶)。44. 糖异生过程中由丙酮酸羧化酶和PEP羧激酶催化的代谢历程称为丙酮酸羧化支路,该支路所需的主要辅因

9、子是生物素(携带CO2进行羧化作用)。45. 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46. 在EMP和糖异生中都发挥作用的酶是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47. 由2丙酮酸或2乳酸合成1G共消耗6ATP(其中4ATP,2GTP)。48. 利用乳酸合成糖原,每增加1个葡糖单位,需消耗8ATP:2丙酮酸2草酰乙酸 消耗2ATP; 2草酰乙酸2PEP 消耗2GTP2甘油酸-3-P2甘油酸-1,3-2P 消耗2ATP; G-1-PUDPG 消耗2ATP49. 利用丙酮酸合成糖原,每增加1个葡糖单位,需消耗8ATP和2NADH:50. EMP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具有的呼吸途径,催化第1个氧化-还

10、原反应步骤的巯基酶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碘乙酸是该酶的不可逆抑制剂。51. 合成糖原和蔗糖时葡糖供体是UDPG,合成淀粉时葡糖供体是ADPG。52. EMP中第1个消耗ATP的步骤是由葡糖激酶(或称为己糖激酶)催化G转化为G-6-P;第2个消耗ATP的步骤是由果糖磷酸激酶催化F-6-P转化生成F-1,6-2P。53. EMP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和PEP。54. EMP中醛缩酶底物是F-1,6-二磷酸,产物是二羟丙酮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55. TCA循环(即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是糖、脂、蛋白质彻底分解的共同途径,TC

11、A中循环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和a-酮戊二酸脱氢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是GTP。56. 催化葡萄糖或丙酮酸进行有氧分解的酶系中,需要硫辛酸作为辅酶的酶系有丙酮酸脱氢酶系和-酮戊二酸脱氢酶系。57. 一分子葡萄糖有氧分解可净获得36分子(甘油-a-磷酸穿梭作用)和38分子(苹果酸穿梭作用)ATP,与乙醇发酵净得ATP数量之比接近18:1。58. 乙醛酸循环的 2个关键酶分别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催化异柠檬酸裂解为乙醛酸和琥珀酸)和苹果酸合成酶(催化乙醛酸与乙酰辅酶A合成苹果酸)。59. 糖代谢HMP途径(即PPP途径)中发生了三碳(如甘油醛-3-磷酸)、四碳(如赤藓糖-4-磷酸)、五

12、碳(如核糖)、六碳(如果糖)、七碳糖(如景天庚酮糖)之间互变。脂肪化学60. 按电荷性质,脂质可分为中性脂质和极性脂质(包括负电性脂质和正电性脂质);脂肪是中性或非极性脂,磷脂是极性脂。61. 磷脂是生物膜中最常见的极性脂,它又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类。62. 磷脂中脂酸碳链的缩短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63. 并非所有的脂类都含有脂酰基,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脂属于神经节苷脂,分别由鞘氨醇、脂酸、糖、唾液酸组成。64. 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65. 肪肪(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66. 生物体中的脂肪酸绝大多数是偶数碳原子脂

13、肪酸。67. 常见脂肪酸16:0,18:0,20:0分别称为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16:1,18:1,18:2,18:3分别称为软脂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68. 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因此这二种脂肪酸被称为必需脂肪酸。69. 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酸多具有顺式结构。70. 含有胆碱的甘油磷脂称为卵磷脂,其分子的亲水端为磷酸胆碱,疏水端为脂肪酸。71. 含有乙醇胺的甘油磷脂称为脑磷脂,其分子的亲水端为磷酸乙醇胺,疏水端为脂肪酸。72. 甘油磷脂的磷酸基亲水,其余的部分亲脂。73. 构成生物膜的三类主要膜脂为磷脂、糖脂、固醇。74. 磷脂生物合成过程中,需要CTP参与。75.

14、 脂肪酸氧化分解主要途径是-氧化,-氧化需辅因子NAD、 FAD、CoA等。76. 20碳或22碳脂肪酸在过氧化酶体内氧化,其酰基载体为辅酶A。77. 脂酰CoA的-氧化过程顺序是: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78. 脂肪酸的-氧化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有几点需要说明:(1)细菌脂酸的-氧化系统是诱导产生的,在脂酸缺乏时,该系统不存在;在细菌中该系统是可溶性的;在大肠杆菌(E.coli)中,烯脂酰CoA水合酶、L-羟脂酰CoA脱氢酶、-酮脂酰硫解酶位于同一蛋白质上,分子量270000;(2)植物中含高脂肪的、正在发芽的-氧化系统出现在乙醛酸循环体(特化的过氧化物酶体),但含低脂肪的种子和叶细胞中,

15、-氧化系统位于过氧化物酶体;(3)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动物体内长链脂酸(20碳或22碳以上)在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系统中缩短,然后进入线粒体氧化系统被完全降解。 79. 肉碱的功能是:参与转移酶催化的酰基反应80. 生物对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主要有三条途径:-氧化、-氧化、-氧化。81. 肝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乙酰COA主要有四条去路,即:进入TCA,合成脂肪酸,合成固醇类和合成酮体。82. 偶数碳脂肪酸和奇数碳脂肪酸都可进行-氧化,每次脱去2个碳原子,脂肪酸活化以脂酰CoA形式为主。83. 参与脂肪酸-氧化的因子有ATP、FAD、HSCoA、NAD+ 等。84. 脂肪酸的-氧化和-氧化都是从羧基端开始,w-氧化从甲基端开始。85. 多不饱和脂酸的-氧化比饱和脂酸的-氧化多需2种酶,即3顺、2-反烯脂酰CoA异构酶,表异构酶(即-羟脂酰辅酶A立体异构酶)。86. 细胞质是(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场所(主要是合成16碳软脂酸),乙酰CoA是合成脂肪酸的原料;高于16碳的脂酸合成在内质网进行,其酰基载体为辅酶A。87.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C2供体是乙酰CoA,活化的C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