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技术文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21573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90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医疗技术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区域医疗技术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区域医疗技术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区域医疗技术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区域医疗技术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医疗技术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医疗技术文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技术措施1、设计方案我公司技术方案涵盖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系统对接、公共卫生服务、区域一卡通平台、业务协同、社区HIS系统、社区LIS系统及社区PACS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1*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我公司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设计方案满足如下技术要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是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化的核心部分,是面向区域的卫生计生信息综合服务与交换的平台,以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信息共享交换接口为通道,构建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系统,向上对接省、市平台,向下对接医疗机构,是区域卫生计生行业信息的交互中心,具有支持跨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能力,为公众提供居民健

2、康服务。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应包括支撑服务系统、平台资源库、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支撑服务系统实现对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底层支撑及扩展需求,服务系统实现对外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包括注册服务、健康档案存储服务、数据仓库服务等服务组件。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解决各条线数据的抽取、清晰、处理与传递。平台资源库包括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电子病历资源库、全员人口资源库、基础信息资源库、统计分析库等资源库。具体功能要求如下: 1.1.1支撑服务系统支撑服务系统是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化的核心部分,是面向区域的卫生计生信息综合服务与交换的平台,以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信息共享交换接口为通道,构建互联互通、便

3、捷、高效的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系统,向上对接省市平台,向下对接医疗机构,是区域卫生计生行业信息的交互中心,具有支持跨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能力,为公众提供居民健康服务。支撑服务系统实现对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底层支撑及扩展需求,服务系统实现对外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包括注册服务、健康档案整合/存储/管理/调阅/协同服务、数据仓库服务、元数据管理服务、信息安全与隐私服务、健康档案浏览器、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服务等服务组件。1.1.1.1 注册服务包括以下几类注册服务:个人注册服务,机构注册服务,从业人员注册服务,术语字典注册服务。1.1.1.2 健康档案整合服务健康档案整合服务可支持健康档案数

4、据的批量上传和个案数据实时上传。1.1.1.3 健康档案存储服务根据健康档案信息的分类,健康档案存储服务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存储库、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存储库、儿童保健存储库、妇女保健存储库、疾病控制存储库、疾病管理存储库、计生管理存储库、医疗服务存储库。1.1.1.4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档案管理对健康档案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建档、注销、属地变更等。1.1.1.5 健康档案调阅服务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调阅服务包括组装服务功能、标准化服务功能、数据访问服务功能,提供对单个健康档案文档或文档集的数据的查询和访问服务。1.1.1.6 健康档案协同服务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通过服务总线、业务流程管理

5、、业务规则管理等机制,实现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计生业务协同服务。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业务协同服务包括预约挂号、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计生机构及医疗保险等其他相关管理与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等。1.1.1.7 数据仓库服务涵盖了与居民健康相关的所有业务系统,以使辖区内居民拥有完整的健康记录。1.1.1.8元数据管理服务定义和描述卫生计生行业的数据元、数据集等数据标准并进行有效管理。1.1.1.9 信息安全与隐私服务保证系统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1.1.1.10 健康档案浏

6、览器展示居民的健康信息和健康工具。其中健康信息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档案信息、医疗服务、慢病专项、体检专项、妇幼保健等信息。1.1.1.11统一身份认证及门户服务实现对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进而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拓宽信息资源应用领域和最大化挖掘信息价值的管理过程,方便用户一次登录、全网应用。1.1.2 平台基础资源库根据国家卫计委“46312”的总体规划及山东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划,平台包括3大基础资源库: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电子病历资源库、全员人口资源库,并以三大资源可为基础,延伸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库以及决策分析库,从而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数据共享、协同应用与统计决策提供数据基础。1.1.2.

7、1 健康档案资源库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对接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各卫生计生机构的健康档案信息数据,为全市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形成全市标准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库。建立并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系统和健康指标评价体系,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区域化互联共享,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创新城乡一体化医疗分级服务模式提供支撑。1.1.2.2 电子病历资源库对接全区各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数据,建立符合国家、我省及我市标准规范的电子病历资源库。把患者全生命周期的诊疗数据全部汇集,实施记载患者的处方信息、检验信息、检查信息、手术信息、医嘱信息等基本诊疗信息,提供全面的居民电子病历(EMR)共享服

8、务、区域临床检验(LIS)共享服务、区域医学影像(PACS)共享服务,形成全市标准统一规范的电子病历资源库。1.1.2.3 全员人口资源库全员人口资源库的建设旨在以人口基础信息库为基准,优化配置卫生计生相关信息资源,加快推进卫生计生相关业务协同,建立人口信息动态采集、共享校核和应用服务长效机制,整合形成标准统一、更新及时、真实准确的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加强对人口总量、结构、动态分布、婚育状况、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流入、流出)、人口城镇化、家庭发展能力等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和科学预测。1.1.3 数据采集与交换系统通过整合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公共

9、卫生数据中心、计划生育数据中心构建一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架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可扩充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构架。实现不同部门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信息交换传输,配置和管理各种符合业务需求的信息交换流程,并具有较高的运行容错和负载均衡处理机制。1.1.4综合统计与监管系统1.1.4.1 卫生业务统计和监管根据数据中心提供的业务数据,通过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区域范围内医疗卫生行业管理数据整合、管理,完成相关统计与分析功能,形成可供各相关部门分享共用的管理数据与报表,如:疾病分类统计、单病种费用统计、门诊、住院、公共卫生相关分类统计、

10、按单位、时间段的业务分类查询。符合面向各部门管理需求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需求,实现面向应用的分类查询统计分析及报表分析。同时根据全区实际的医疗卫生机构监管、统计分析等个性需求,补充相应的统计范围与具体指标体系,根据得出的范围和指标体系补充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及上层展现应用,以满足全区卫生行业统计和监管的需要,主要功能如下:1.1.4.1.1 医疗机构监管区域概况,如全市卫生机构的数量,卫生人员的数量。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数量,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数量,以及医院等级的分布情况。1.1.4.1.2 医疗服务监测平均费用如门诊平均费用和住院平均费用。与去年同期的比较情况,如费用增多还是减少。就诊人次

11、如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以及与去年同期的比较情况,如人次增多还是减少。门诊预约类型分布,CT检查数,MRI检查数,检验数,体检人次,急诊人次,次均费用。1.1.4.1.3 药品管理监测 基本药物使用,非基本药物使用以及使用率和同比环比的比较情况,基本药物的使用趋势。全区各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1.1.4.1.4 医院财务监管统计全区各个区的总收入,医疗收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医院收益。统计每门诊人次均成本,床日均次成本,出院均次成本。统计医疗业务平均成本包括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统计工作效率如出院病人平均住

12、院日,每医生平均出院人次,人均医疗收入,人均手术例数,人均出院人数,人均门急诊人次,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等。1.1.4.1.5 人力资源监管医疗人员总数信息如总编制人数,医生数,护士数,医技人数,管理人员数,工勤技术人员数。学习成长情况如卫生人员高级职称比例,临床医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人均课题数量,人均发表论文数量,每百人获科技成果奖项数。统计医护比例。统计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术人员的学历分布和职称分布情况。1.1.4.1.6 床位编制监管统计全市的总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千人口床位数,占床日数。统计各区县的床位分布。统计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床位数,使用率,周转率以及床位

13、使用率趋势。1.1.4.1.7 固定资产监管统计全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总资产,总负债,建筑面积和万元以上设备。统计区县的固定资产分布情况。统计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建筑,设备和耗材。1.1.4.1.8 疾病管控统计综合和专科医院的门诊患者数,住院患者数,慢性病人数,内科病人数和外科病人数。统计全市医疗机构的治愈,好转,未愈,死亡人数占比。统计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多发疾病前十名,疾病死亡前十名。统计各区县的疾病发生数,死亡数,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1.1.4.2 计生业务统计分析与监管根据数据中心提供的业务数据,通过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运用全员人口、WI

14、S与各业务数据的比对分拣备注工作,完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能够完成对当前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实时监督预警、业务水平评估、综合管理评判和信息提醒、工作指导。将信息推送到县乡村三级,实现信息变更直接到WIS,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质量、促进基层基础工作,同时也为卫计委行政管理者提供科学监管、有效决策、精准详实的数据信息支持。1.1.4.2.1工作提醒通过系统自动提醒乡镇、村居每天应完成工作1.1.4.2.2 动态预警通过运用数据比对分拣备注功能完成数据综合对比分析没有及时纳入WIS管理而出现迟报、错报和漏报进行工作预警提示1.1.4.2.4 考核预警包括对比分析和差异预警1.1.4

15、.2.4 比对分析实现定期将各类业务信息与WIS信息的婚姻、孕情、生育等信息完成不同来源数据的比对、分拣、核实和备注工作1.1.4.2.5 综合统计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分析模型及上层的展示应用,满足部门人口计生业务的统计和监管的工作要求1.1.4.2.6个案查询完成对各业务系统根据查询选项进行的个案查询1.1.4.2.7 信息质量对各业务系统的信息质量进行统计分析1.1.4.2.8信息推送将比对分析结果信息通过数据接口推送到WIS等业务系统1.1.4.2.9 信息管理完成数据的导入及维护等工作1.1.4.2.10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我公司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

16、、平台业务支撑系统平台业务支撑系统是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核心部分,是面向区域的卫生计生信息综合服务与交换的平台,以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信息共享交换接口为通道,构建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系统,上联市人口健康信息资源综合平台,是全区卫生计生行业信息的交互中心,具有支持跨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能力,为公众提供居民健康服务。支撑服务系统实现对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底层支撑及扩展需求,服务系统实现对外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包括注册服务、健康档案整合/存储/管理/调阅/协同服务、数据仓库服务、元数据管理服务、信息安全与隐私服务、健康档案浏览器、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服务等服务组件。注册服务个人注册服务个人注册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