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571171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刘建军 臧建华 傅明花 王鑫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830000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肝母细胞瘤 B 超、CT 及 MRI 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在各影像学检查方法上的特征,并提出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共 9 例患者均做上述检查。其中 CT 增强扫描 3 例,MRI 均做增强扫描。结果:B 超表现为肝肿大(9 例),回声不均匀,小灶状高回声区(3 例),液性低回声区(5 例)。CT 表现为病灶组织密度明显不均匀,可见钙化(5 例),有明显占位征象,5例有出血及囊变。MRI 显示肝脏表面凹凸不平,5 例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肝内胆管受压扩张(1 例),巨大

2、肿块使周围脏器明显移位、受压(2 例)。结论:肝母细胞瘤在 B 超、CT 及 MRI 表现有许多共同之处,三者对肝大、肿块,囊变等均显示清晰。同时又各具特点,MRI 则对肿块与正常肝组织界限、子灶、点灶状出血及病灶与周围脏器关系的显示有不可比拟的长处。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儿童恶性肿瘤中,肝母细胞瘤的发生率仅次于神经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 1。与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无关。肝母细胞瘤是儿童肝脏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 60%左右。大多数在 6 岁之内发病,其中两岁之内占三分之二 2,3 。恶性程度高,存活期短。自 1997 年 10 月2001 年 4 月,我院共有 9 例

3、肝母细胞瘤得到确诊。本组 4 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 例手术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表现、B 超、CT 及 MRI 特征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 例中,男性为 7 例,女 2 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 3个月-2.5 岁,平均年龄 18 个月。1.2 临床表现:小儿肝母细胞瘤多以进行性腹胀或右上腹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张力增加而使患儿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并常因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受压而有厌食、疲倦,中晚期者多有消瘦、乏力等恶液质表现。个别患儿因肿瘤破裂出血而有急腹症表现;也可因肿瘤坏死、继发感染及巨大肿瘤的代谢产物引起瘤性发热。少数患儿可因肿瘤释放促性腺激素

4、而有性早熟表现。体检可见腹部静脉曲张,晚期患儿伴有腹水并有恶液质貌,表现为面色苍白、消瘦、低蛋白性肢体肿胀等。因门静脉受压或瘤栓形成常伴有脾脏肿大。9 例均有肝脏肿大,食欲不振 8 例,进行性体重下降 5 例,面色苍白 5 例,黄疸 1 例,恶病质 1 例,血清 AFP 阳性 6 例,阴性 3 例。1.3 方法:B 超分别为 ATL(美国)和 SIEMENS(德国)机型, CT 为多种型号,检查条件:扫描层厚 3-10mm,扫描间隔 5-10mm,扫描前口服 10%水合氯醛,2% 泛影葡胺,增强扫描 3 例。造影剂剂量 1.5-2mL/kg。MR 机采用PHILIPS 公司 GYROSCAN-

5、NT10 型,场强为 1.0T,口服 10%水合氯醛或静脉注射安定使患者入睡。采用呼吸门控,层厚 5-8mm,层距 1-2mm,常规 TSE 序列,平扫轴位 T1WI、T2WI,压脂(SPIR ):轴位 T2WI,冠状位 T2WI。9 例均做增强扫描,造影剂为 Gd-DTPA,剂量为 0.1mg/kg。2 结果: 肝脏肿瘤多发者 2 例,单发 7 例,单发者发生在肝脏右叶 5 例,左叶 1 例,跨越左右叶 1 例,肿瘤直径在 2.5-5cm 有 5 例,大于 5cm 有 4 例。病灶界限欠清晰,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较难以区分,4 例患者有假包膜存在。21B 超:肝脏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病灶回声不

6、均匀,强弱不等,3 例可见小灶状高回声(出血及钙化),5 例见液性低回声区,3 例内部显示不均匀结节状。病灶坏死区腔壁不规则回声增强(图 1)。22 CT:主要表现为病变组织密度明显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片状或条索状钙化(5 例),肿瘤密度较正常的肝脏组织低。病灶平扫 CT 值 23.858Hu,平均 43Hu,可见假包膜,有裂隙样变,5 例病灶内有出血及囊性变,较大的肿瘤可出现肠管向下移位,盆腔组织下移,将周围脏器明显推挤移位(肠、胃、肾脏)(图 2,3)。23 MRI:肝脏异常肿大,表面凹凸不平,占据整个腹腔(2 例)。信号明显不均匀,平扫 T2WI 以低信号为主, 5 例发现有高低不等混杂信

7、号, T1WI 出现高信号区域(2 例),提示为出血,9 例中有一例出现肝内胆管扩张,其余病例肝内胆管均显示欠清晰。病灶与正常肝脏界限难以判定。出现假包膜的病例界限相对清楚。与 CT 对照,钙化灶显示不确切,以低信号为主。出血多为短 T1长 T2 信号。囊性变则为明显长 T1 长 T2 信号,注射 Gd-DTPA 造影剂后见病灶部分轻到中等强化,1 例为早期动脉期强化。有时见肿瘤的包膜强化,肿瘤内出血坏死灶、纤维疤痕结构的低信号区不强化,病灶总体强化不均匀,分布紊乱,坏死、囊性变无强化。强化后与正常肝脏组织分界更加不清(图 4)。有5 例出现门静脉受累。有 2 例有瘤栓,3 例门静脉受压、变细

8、近乎闭塞。其中 1例为门静脉右侧分支。2 例癌肿直接侵犯胰腺,与之分界不清,受累胰腺信号不均匀。1 例侵犯右肾上极。2 例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 讨论:肝母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各家观点不一。Merten 1认为与染色体 11 短臂上基因改变有关。近年更多学者认为母亲使用避孕药物与肝母细胞瘤发病密切相关,并应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证实肝母细胞瘤可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肝母细胞瘤也已被测定,进一步提示性激素与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4。患者可伴有 Beckwitt-wiedmann 综合征,肝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3 岁以前多见,男性为多。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肝

9、脏肿大和触及肿块,可伴有消瘦、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发热、呕吐及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血清 AFP 多数升高,少部分病人 AFP 在正常范围。AFP 与肿瘤的增长呈正相关递增。但其阳性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所以仍有一定的假阳性比例。本组资料中 6 例异常。病理学分型不统一,可能与预后有关。陈美章将之分为胚胎型、胎儿型、未分化型及混合型,并认为前两者预后较差,最易发生转移 5。本组有 1 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为胎儿型。另有学者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上皮型包括胚胎型、胎儿型和混合型。另一类则为上皮与实质混合型 6。有学者划分的更细致,分为 6 个类型:胎儿上皮型、胚胎和胎儿上皮型、巨柱型、小细胞未分化

10、型、上皮和间叶混合伴畸胎特征型、上皮和间叶混合不伴畸胎特征型 7,8 。不同的组织类型的分化程度有很大区别,高分化的胎儿上皮型预后最好,而胚胎、未分化型的预后较差、而与间质组织混合,含有胆管、骨骼、软骨等组织的伴畸胎特征的肝母细胞瘤预后相对未分化型仍较好 9。肝母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儿童患者有肝大,发现肿块是最重要的依据。结合影像学检查回声、密度或信号欠均匀,与正常肝脏分界不清楚。有钙化、出血及囊性变,门静脉受累,及周围脏器如肾脏、胃、脾、胰腺的肿瘤浸润,组织破坏,并见腹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加之化验检查AFP 升高,这时诊断就基本成立。以上各种检查方法又有其独到之处和特性。3.1 B

11、超:快捷、实用、简便、经济。对肝大、肿瘤的形态、大小观察清晰,出血、囊变、坏死、钙化均可得以显示。门静脉受累情况能准确判断,对周围脏器的浸润、淋巴结肿大能初步做出结论。但定性较困难,对病灶范围判断欠准确,与操作者手法及经验关系密切。3.2 CT:直接、客观、准确反映肿瘤的大小、范围、形态、边缘等情况,对钙化特别敏感。出血、囊变、坏死等改变容易发现。本组病例发现受机型影响比较大,有的 CT 片伪影较大,分辨力较差,对肿瘤的边缘、密度、出血情况难以判定。平扫对门静脉受累情况,是否有肿大淋巴结判断较困难。对低龄患者使用增强扫描受到限制。3.3 MRI: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对肝

12、母细胞瘤的诊断起重要的作用。因其软组织分辨率高,任意方向成像,可做门静脉血管成像等优点,使其倍受临床医师的关注。它对于肝大,肿瘤形态、大小、边缘、水肿带、胆管、血管等均有满意的显示。肿瘤的出血、囊变、假包膜易于观察,门静脉受累、淋巴结、周围脏器浸润等显示率均高于 B 超及 CT 检查,尤其是发现肝母细胞瘤肝内转移、子灶、肿大淋巴结,脾、肾、胃的侵犯情况更有优势,对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帮助,存在的不足是钙化显示不满意,检查费用较高。鉴别诊断肝母细胞瘤要与下述几种疾病鉴别:1. 原发性肝癌(HCC):性别和地区差异显著,多有肝炎、肝硬化病史。巨块型或弥漫性肝癌肝肿大明显,包膜显示率高,较大的肿瘤中心

13、区域常有出血、坏死、液化,可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和脂肪变。肿瘤侵犯血管是 HCC的重要征象之一,表现为血管受压推移,或血管内血流改变。肿块越大,门静脉受侵犯和癌栓形成的概率越高。也常见下腔静脉与肝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CT 和 MRI 动态增强非常有意义,病灶多为“快进快出”型,尚可发现动静脉瘘,包膜强化等现象,AFP 阳性率很高。2. 血管内皮肉瘤:婴儿型常为中心性发生。MRI 表现为 T1WI 低信号,肿瘤出血时可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在 T2WI 为高信号,出血区为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早期强化明显,且逐渐向中心填充,易侵犯肝静脉,形成肺脏、脾脏及脑的转移。3肝脏肉瘤:是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的恶性

14、肿瘤,极为少见。以血管肉瘤相对多见,它由被覆于肝窦的内皮细胞或 Kuppfer 细胞产生,患者父母可有化学物质接触史,如长期接触甲烯基氯化物单体,聚乙烯氯化物等。有上述物质接触史的人比一般人的发病率高。使用无机砷杀虫剂,用亚砷酸钾治疗皮肤病的患者中发病率也极高,临床症状和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 AFP阴性,肝功能无特殊表现。4. 肝细胞腺瘤,发生于小儿罕见,起源于肝细胞,多为单发圆形结节,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偶有多发性病灶,病灶内可含有脂肪、坏死、出血或钙化,因此,肿块密度、回声或信号往往不均匀,颇似恶性肿瘤。MRI 的 Gd-DTPA 动态增强有诊断意义,动脉期有明显强化,实质部分强化明

15、显且均匀一致,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曲线下降,而且 AFP 阴性。5. 肝泡状棘球蚴病: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肿块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或外形不规整。凹凸不平呈“菜花”状,内部显示不均匀结节状,小囊状或点粒状,小片状钙化影,病灶可见腔壁增强。中心坏死区呈水样密度或信号。MRI 表现 T1WI 为地图样低信号区,边界不清, T2WI 多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低信号表现,结合病史和化验如 Casoni 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实验 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可诊断,CT 显示钙化清晰。总之,B 超,CT 及 MRI 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对肝母细胞瘤的诊断比较准确可靠,如果能有机结合病史及化验检查,认真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是不难的。作者邮箱:liujj3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