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57021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微电解说明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高效微电解规整填料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HS-WTC 系列新型微电解填料是我公司针对当前有机废水难降解、难生化的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多元催化氧化微电解填料。它由多元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而成,属新型投加式无板

2、结的高效微电解填料。作用于废水,可达到高效去除 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持久的效果,同时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该微电解填料是微电解反应持续作用的重要保证,为当前高浓度化工废水的处理的技术拓展思路。二、新型催化剂技术原理催化氧化-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 1.2V 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数羟基,新生态H、Fe2 +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

3、化还原反应,能有效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 Fe2+进一步氧化成 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 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而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该工艺用于难降解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 COD 和色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可对氨氮

4、的脱除具有很好的效果。传统上催化氧化-微电解工艺所采用的微电解材料一般为铁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碱活化,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钝化板结,又因为铁与炭是物理接触,之间很容易形成隔离层使微电解不能继续进行而失去作用,这导致了频繁地更换微电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还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另外,传统微电解材料表面积太小也使得废水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增加了吨水投资成本,这都严重影响了微电解工艺的利用和推广。三、新型催化剂技术特点(1) 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2) 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3) 工

5、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反应剂。微电解剂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也无需进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4) 废水经催化氧化-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COD 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 去除率高,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6) 该方法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去除重金属;(7) 对已建成未达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用该技术作为已建工程废水的预处理,在降解 COD 的

6、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也可对生化后废水进行催化氧化-微电解的工艺进行深度处理。(8) 该技术各单元可作为单独处理方法使用,也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四、催化氧化技术应用范围高效微电解填料技术特别针对有机物浓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难生化废水的处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废水的色度和 COD,提高 B/C 比值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制浆造纸、制药、洗毛、农药、酒精等各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处理水回用工程。 染料、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油化工废水;上述废水在脱色的同时,使处理水中的 BOD/COD 值显著提高。 石油废水

7、;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 BOD/COD 值大幅度提高。 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五、技术指标优势1、 由多元金属熔合多种催化剂通过高温熔炼形成一体化合金,保证“原电池”效应持续高效,不会像物理混合那样出现阴阳极分离,影响原电池反应。2、 架构式微孔结构形式,提供了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水气流通道,对废水处理提供了更大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催化反应效果。3、 活性强,比重轻,不钝化、不板结,反应速率快,长期运行稳定有效。4、 针对不同

8、废水调整不同比例的催化成份,提高了反应效率,扩大了对废水处理的应用范围。5、 在反应过程中填料所含活性铁作为阳极不断提供电子并溶解进入水中,阴极碳则以极小颗粒的形式随水流出。当使用一定周期后,可通过直接投加的方式实现填料的补充,及时恢复系统的稳定,极大地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强度。6、 填料对废水的处理集氧化、还原、电沉积、絮凝、吸附、架桥、卷扫及共沉淀等多功能于一体。7、处理成本低,在大幅度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可极大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8、 配套设施可根据规模和用户要求实现构筑物式和设备化,满足多种需求。9、规格:85*30。填料形式多样,有齿轮状、多孔板状及其他,大小可定制。10、技术参数:

9、比重: 1.1t/m3,比表面积:1.2m2/g,孔隙率:68.5% ,物理强度:1000kg/cm2,化学成分:Fe 75-85%,C 10-20%,催化元素 5%-8%。新型活性催化氧化(微电解)填料与传统型微电解填料对比新型微电解填料 传统催化剂填料物理结构齿轮状规整化多孔构架式结构,比表面积 1.2m2/g,比重 1.1 吨/m3,孔隙率 68.5%,物理强度 1000kg/cm2。有效提供最大的电流密度和接触面积,反应效率提高,反应时间缩短,处理效果佳。无规则,容易堵塞,实心颗粒或粉末状,单位空间处理能力较低,比重约 4.0左右,反应时间较长,易形成沟流,参与实际电流少,实际处理效果一般。阴阳极结合合金结构,阴阳极形成合金一体化, “原电池”持续高效,填料表面伴随着电荷的转移更新快,避免填料的钝化。铁屑木碳物理混合,阴阳极很容易被反应生成物或水体夹杂物隔离分开导使电池效率下降,直至失去作用,最终导致填料钝化板结。引入催化剂针对不同工业废水水体引入不同催化剂,可降低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同时微电解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更高。无任何变化。处理效果 一般反应只需 30-60 分钟,COD 去除率 50%-85%,稳定运行。 反应需 1 小时以上甚至数小时,反应效果不稳定,容易钝化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