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7013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中国地理概况(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 中国地理概况一、选择题(2013山师附中阶段测试一)读 “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 ,完成 12题。1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合理的是()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低纬度B该国位于西半球C该国位于南半球D该国位于大洋东岸2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显著B深受海洋影响,自然带没有形成典型的经度地带性规律C东西跨度大,时差大D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2013山师附中阶段测试一)下 图为“沿我国 32N 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 ,据图回答 34 题。3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A青藏

2、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4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A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2013湛江调研)云贵高原某城市坐落于山 间小盆地,属冬干夏雨、干湿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读该城市多年热岛强 度日变化统计表(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的温差),完成 56 题。季节 02 时 08 时 14 时 20 时春季 2.79 2.29 4.56 3.56夏季 1.69 2.32 2.31 2.

3、15秋季 1.59 0.76 3.09 2.48冬季 2.59 1.47 4.82 3.625.14 时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6该地区冬季多晴暖天气的原因是()A受单一气团影响 B受锋面影响C气旋活动频繁 D冷空气活动频繁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 78 题。7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 2010 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A面积 B人口C城市化水平 D经济总量8长江干流河段的特征是()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2012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批准 设立地级三沙市,下 辖西沙、中沙

4、、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 13 平方千米,海域面 积 200 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据此完成 910 题。9永兴岛的主要植被类型( )A亚热带常绿林 B热带雨林和季雨林C热带稀树草原 D亚热带硬叶林10随着三沙市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海南省计划在永兴岛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 B滨海湿地消失C海水污染加剧 D海平面上升 (2013芜湖模拟)2012 年 10 月 17 日是第 20 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倡议,城市人群在 10 月 17 日“国 际消除贫困日”只花费 6.3 元生活一

5、天( 即一日三餐的花费),希望号召大家能 够用 6.3 元钱体 验城市中的一日三餐,感受因拮据而食不果腹的感觉,体验贫 困标准,思考 贫困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据此回答 1112 题。11这一数字源自中国的扶贫标准,6.3 元的计算依据是()A2.5 亿农民工的人均月收入B大学生的人均月薪C农民人均年纯收入D退休员工的人均年退休金12对世界大多数缺粮贫困的人口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A人口问题 B生态破坏C环境污染 D粮食紧缺二、综合题13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C)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 ”,回答下列问题。(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2)

6、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 ,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3)A 城是我国沿海和远洋运输南方航线的中心。请说明该港口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近 50 年来洞庭湖与青海湖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分别说明其减少的人为原因。(5)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已跃居世界第一。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汽车基地构成了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汽车工业走廊”形成的主要原因。14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mm)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7、。说出 A 地与 B 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简要概括 C 河水文特征。结合所学地理知识,针对该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 (3)简述 D 地粮食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D 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答 案课时跟踪检测(四十)1A 2.B第 1 题,经度数越向东越大,可判断经度为东经;纬度数越向北越大,可判断为北纬;由此可判断该国为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低 纬 度、 东半球、北半球、太平洋西岸。第 2 题,我国南北长约 5 500 千米,南北跨度大,

8、自然 带纬 度地带性显著;东西长约 5 000 千米,海陆差异显著,经度地带性明显;东西差 4 个时区,时差大;我国疆界绵长,邻国众多,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3A 4.D第 3 题,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海拔 4 000 米以上,为青藏高原;为位于我国中部的四川盆地;为地势低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第 4 题,我国地 势西高东低,面向大洋,决定了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同 时利于太平洋水汽 进入内陆形成降水。种植 业适宜布局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平原地带,而我国自然条件复 杂,不可能均衡布局。5D 6.A第 5 题,从表中可知 14 时热岛强度最大的季 节为冬季。第 6 题,冬季晴暖天气与受单一暖气团

9、控制有关。7B 8.A第 7 题,对照四个选项和省区的排名,可知最符合的是人口排名。第 8 题,河段位于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河道弯曲。9B 10.C第 9 题,永 兴岛地处我国西沙群岛, 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植被,B 项正确。 第 10 题,永兴岛面积较小,环境承载量有限,在永兴岛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会造成当地海岛环境破坏,海水 污染加剧,生 态环境恶化,C 项正确。11C 12.D第 11 题,四个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3 元的计算方法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除以 365 天得出的。第 12 题, 对于世界大多数缺粮 贫困的人口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粮食短

10、缺。13解析:第(1)题,从海 陆位置、地形、洋流方面分析。第(2)题,冬季海南岛降水少,制约蔬菜生长。第(3) 题,从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方面分析。第(4) 题,青海湖减小与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小等有关,洞庭湖减小与 围湖造田和上游水土流失有关。第(5)题,从影响工 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入手分析(如地形、水源、交通、 资源、能源、 劳动力、科技等) 。答案:(1)地形: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位置:昆明位于内陆,台北位于沿海,冬季两地受海陆影响差异明显(或昆明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气候海洋性强);洋流: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2)水分。冬

11、季该岛雨季已经结束,降水稀少;纬度低,光照强,蒸发旺盛。(3)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珠江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江阔水深的珠江,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停泊所需的空间。(4)青海湖面积减小是因为湖区周围开荒,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减小;洞庭湖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围湖造田,其次是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泥沙淤积。(5)“汽车工业走廊”位于长江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其用地、用水充足;长江流域内资源( 耕地、煤、天然气、金属矿等) 丰富,能源(水电、火电、核电)充足;流域内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汽车工业走廊”邻近市场;钢铁工业(宝钢、武钢

12、等大型企业) 发达,邻近钢铁工业产地;流域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公路,以及长江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运输方便快捷。14解析:第(1)题,从 图中可知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降水量差异的原因可从 A、B 两地的位置差异进行分析。第(2)题, 虽然没有给出河流水文资料,但可根据 C 河所在区域进行判断。C 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建议即可。第(3) 题, 该地位于松嫩平原,其农业特点可以迁移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第 (4)题,提取图中信息,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判断。答案:(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 地降水量大。原因:A 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A 地地处山地迎风坡。 B 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2)流量大,有两个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措施:保护上游山区的植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在上游开展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不断加大全流域的开发力度;防治水污染。 (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灌溉便利等。(4)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做饲料、肥料比重较小,资源浪费且会使土壤肥力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