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9264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期末复习201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养殖工程和海洋牧场第一章基础知识1、几个简单的定义1)海里(nautical mile, n mile): 海上度量距离的长度单位,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一分所对应的弧长。 1 n mile=1852m 1kn=1 n mile2)节:海上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如航速、流速等,1节等于每小时航行1海里。3)公顷:面积单位,1ha=10000m22、墨卡托海图特点(等角正圆柱投影)(1).经、纬度线各自平行,且互相垂直;(2).恒向线在图上为一条直线;(3).在同一张海图上,经度1的长度都相等,纬度1的长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长,即存在纬度渐长的现象。墨卡托海图上纬度1的长度为1海里,当度量两点

2、间的距离时,必须到就近的纬度比例尺上量,才能量出真实距离。3、海图基准面(vertical datum)深度基准面(chart datum, CD)和水深表示法 深度基准面是度量海图水深的起算面。我国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实际水深=图上水深+潮高水深(sounding)表示法:(1)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海图上水深点的位置在整数数字的中央。(2)用等深线表示 水深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等深线。3)扫海水深:是经过扫海或潜水员探测的水深。 如: 表示扫海深度14米; 表示经拖底扫测;(4)特殊水深标记: 表示测深110米,但未触及海底; 50 表示未精测水深(用直体字印刷); 表示特殊水深(一般浅于周围水

3、深的20%)。高程基准面(height datum)和高程表示法海图上标注山头、岛屿和明礁等高程的起算面称为高程基准面。我国沿海地区度量山高或岛屿高一般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作为高程基准; 灯高:一般系自平均大潮高潮面至光源中心的高度;桥梁或架空电缆的净空高度:是自平均大潮高潮面至桥下净空宽度中下梁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干出高度:系指深度基准面以上的高度;在图上标出(干出3m)或在阿拉伯数字下面画一横线,例如23; 比高:系自地物、地貌基部地面至顶端的高度,即物标本身的高度;4、潮流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方向的运动。分为:往复流(alternating current)大多发生在海峡、江河、港湾

4、和沿岸一带。潮流方向多呈往复性变化,海水从外海向内海流动,称为涨潮流;海水从内海向外海流动,称为落潮流。涨潮流和落潮流的流向正好相反或接近相反,这种潮流称为往复流。在海图上,往复流直接用箭矢表示。带羽尾的箭矢为涨潮流方向,不带羽尾的箭矢为落潮流方向。在箭矢上标注的数字表示流速(节)。只注明一个数值的是指大潮日的最大流速,如3kn;若注明两个数值,则分别表示小潮日和大潮日的最大流速,如1.5-3kn。 回转流(rotary current) 外海和开阔海区的潮流,一般为回转式潮流,其特点是在一个潮汐周期内,潮流流向随时间变化360,流速也随时间变化,这种潮流称回转流。风海流(wind curre

5、nt): 又名风生流,它是由于本海区或相邻海区受较长时间的定向风的作用,而产生海水表层水平方向的流动。5、礁石(rocks)海中突起、孤立的岩石,可分为: 1)明礁(rock uncovered):指平均大潮高潮时露出的孤立岩石; 2)干出礁(drying rock):指位于平均大潮高潮面下,深度基准面以上的孤立的岩石。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3)适淹礁(rock awash):在深度基准面适淹的礁石; 4)暗礁(reef, submerged rock):深度基准面以下的孤立岩石。第二章:人工鱼礁1.人工鱼礁的概念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天然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

6、地制作和放置,来增殖和诱集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2、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机制(1). 流场效应在开放生境布置人工鱼礁后,原来的流产生变化,流场重新分布形成多样流,如涌升流、加速流、滞缓流。充分的水交换不仅形成具有理想的营养盐转运环境,而且提供不同的水流条件供鱼类选择。(2). 生物效应 礁体投放后,其表面附着海藻、贻贝、牡蛎、海绵、珊瑚虫等生物。礁体上大量的附着生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改善生态环境,自然是鱼群聚集的重要因素。(3). 避敌效应 人工鱼礁的设置为鱼类建造了良好的“居室”;为鱼类提供暂时或长久栖息地;为鱼类提供隐蔽庇护场所。因此,人工鱼礁可以使幼鱼大大

7、减少被凶猛鱼类捕食的厄运,从而提高幼鱼的存活率3、人工鱼礁类型按作用分: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休闲游钓型鱼礁、生态保护型鱼礁(1)增殖型鱼礁:一般投放于浅海水域,主要放养海参、鲍鱼、扇贝、龙虾等海珍品,起到增殖作用;(2)渔获型鱼礁:一般投放于鱼类的洄游通道,主要诱集鱼类形成渔场、达到提高渔获效率的目的;(3)休闲游钓型鱼礁:一般设置在旅游区的沿岸水域,供休闲游钓活动之用。(4)生态保护型鱼礁:为保护渔业资源为目的的鱼礁,又称公益型鱼礁。 按礁体所处海水中的位置分类:底置鱼礁、浮鱼礁(1)底置鱼礁:设置在海底的人工鱼礁,又称海底鱼礁。通常所说的人工鱼礁都是这种类型的鱼礁。(2)浮鱼礁:一种设

8、置在海域中、上层,可浮动的以聚集、滞留、诱集水产生物为目的构造物。4、聚集于鱼礁的鱼类分为三类型栖息于鱼礁内部或鱼礁空隙之中型如六线鱼、石斑鱼、鳗、康吉鳗等。型型在鱼礁附近游动栖息的鱼类如黑鲷、石鲷、珊瑚礁鱼类、比目鱼类等。集群在鱼礁上方的鱼类如鰤鱼、鲐鲹、金枪鱼、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及头足类。5、人工鱼礁的材料1)自然材料:木材、贝壳、岩石;2)混泥土(水泥);3)车体;4)轮胎;5)钢壳船体6、人工鱼礁投放地点的选择 (1).地质:泥沙底最好,岩石底次之,泥底不能投放;投放前应进行本底调查; (2).水深: (3).水流: 7、人工鱼礁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性:符合增殖或诱集对象的生态习性

9、的需要,应考虑对象生物、水质和水流、地质等因素。(2)耐久性:礁体在海水中浸泡要长期保持预定的形状,混凝土鱼礁的使用寿命至少应在30年以上。(3)稳定性:礁体能承受运输、安装、投放和堆垒等需求而不破损。底置鱼礁不会移位或埋没。(4)经济性:鱼礁材料便宜、易获得,制造、安装和投放简单、方便,费用较少。(5)环保性:鱼礁材料不会造成海域的污染。 8、利用废旧渔船建造人工鱼礁 (1)废旧渔船选择:要选择经得起拖运、改造的船只。(2)船体拆解(3)船体清污(4)船体加固:有有利于船体的沉降,且在指定地点不会移位(5)船体压载(6)船体沉放9、利用石料建设人工鱼礁1)材质的选择:自然无风化2)投放方式:

10、垄投、堆投、散投;前两种主要用于海洋,后一种多用于湖泊;10、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建设人工鱼礁 钢筋混凝土礁体设计要求:(1)达到最佳的聚鱼效果;(2)礁体的使用寿命不得低于30年;(3)适宜海域底质构造和海域自然环境特点;(4)考虑投资成本效益。 混凝土礁体形状:(1)沉箱型礁体:外形呈箱型的中空礁体。一般由46片预制板构成,每片上均有开洞。(2)框架型礁体:一般由几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构成。(3)船型礁体:船型结构的鱼礁体。(4)异型礁体:不规则的礁体,如:复合“M”型、星体型、“V”型等。 11、人工鱼礁场的规模和配置要求鱼礁的单位用“空立方米”(m3 空)表示,即各单体块的鱼礁框架外缘包围的

11、总体积。人工鱼礁的计算单位1)鱼礁单体:一个人工鱼礁礁体称为鱼礁单体,或单体礁。鱼礁单体的结构要求因对象鱼种不同而异。2)单位鱼礁:将单体礁以一定个数一定范围配置的集合体称为单位鱼礁,也称单位人工鱼礁。单位鱼礁是人工鱼礁场(鱼礁群)的构成单位,其总体积应不小于400m3空。3)鱼礁群:由若干个单位鱼礁在一定间隔内、按一定的方式配置的集合体称为鱼礁群,或人工鱼礁群渔场。4)鱼礁带:将数个鱼礁群在一定距离内配置的集合体称为鱼礁带。它是由几个鱼礁群组成,各个鱼礁群的间距在1.5km以上。5)人工鱼礁场:具有生产能力的鱼礁群或鱼礁带;6)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以自然增殖和人工放流增殖附礁性鱼类相结合,以

12、游钓为特色的人工鱼礁;7)资源增殖性人工鱼礁:以自然增殖为主,适当放流一些经济鱼虾蟹类及软体动物类,以保护和改善产卵场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并可以进行采捕利用的人工鱼礁;8)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指主要对违规作业构成障碍,控制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人工鱼礁;12、浮鱼礁:设置在海域中、上层,可浮动的以聚集、滞留、诱集水产生物为目的的构造物。其机理是利用鱼类有聚集洄游于人工构造物附近水域的习性,诱集鱼群二形成新的渔场。13、浮式鱼礁的结构:(1)浮体(buoy):浮于水面并兼具有聚鱼的功能。(2)礁体(aggregators):位于浮体下方,主要功能是聚集鱼群。 礁体材料有:玻璃钢(FRP)、天然的竹木

13、、塑料材料、网片、废旧轮胎等。 材料选择要求:在海水中能长期浸泡,不溶出有害物质;造价便宜;原料来源稳定,供应量能保证;制造工艺简单。 (3)系缆索(mooring line):用于连结浮体、礁体与锚,使浮体及礁体不会流失。(4)锚(anchor):利用系揽索固定浮体与礁体,使其不受水流之漂移。第三章:海洋牧场1、海洋牧场的现代定义:海洋牧场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为了增加资源量,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方法将生物苗种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并以该海区中的天然饵料为食物,并辅以微量投饵,采取必要措施(如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涌升流构造物),根据对

14、象生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利用声、光、电,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资源量增大,改善渔业结构的一种系统工程和未来渔业模式。2、海洋牧场主要作业方式海洋牧场是通过人为地改变海域海洋生物条件和非生物条件,以达到该海域内经济生物量地增长,进而获得经济效益。人为改变海域海洋生物条件和非生物条件的途径主要有圈养、育苗、放流、投放人工鱼礁、网箱养殖。 (1)圈养:为了将鱼限制在特定的水域放牧,通常需要在海湾隘口设立一道屏障,阻止鱼游失。设障的方法通常是拦网,但拦网范围有限,也影响港湾航道的正常使用。因此,也借助其他手段。(2)增殖放流:增殖放流是海洋牧场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

15、种技术。(3)人工礁石: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 (4)网箱养殖:在近岸水域或天然港湾中,利用框架装配成各种形状的网箱,在其中养殖鱼、虾、贝类,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它具有养殖环境接近自然、管理简便、病害少、起捕方便、产量高等优点。养殖网箱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与养殖品种、海区特点、设置方式有关。养殖网箱分为普通网箱和深水网箱3、普通网箱的特点:1)适宜水域范围广。湖泊、河流、水库、海湾、 浅海、蓄水池等都可设置;2)网箱内水质条件优越;3)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机动灵活,管理方便。4)投资少、效益高。4.网箱设置的环境条件1)一般设置在浅海、内湾2)选择适应养殖对象所需要的温度、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