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5690462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0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编写依据- 1 -1.3 编制范围- 3 -1.4 指导思想- 3 -1.5治理目标-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6 -2.1 项目背景- 6 -2.2 项目必要性- 7 -第三章 项目地点基本情况- 9 -3.1 地质- 9 -3.2 水文气候特征- 10 -第四章 工程总体布局和工程规模- 18 -4.1工程综合规划治理方案- 18 -4.2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18 -4.3工程治理的依据- 18 -4.5河道断面设计- 19 -4.6 机耕道设计- 19 -4.7 淤

2、泥清除- 20 -4.8、施工组织设计- 20 -4.8.1 施工条件- 20 -4.8.1.1 工程条件- 20 -4.8.1.2自然条件- 20 -4.9施工导流- 21 -4.10料场的选择及开采- 21 -4.11工程施工- 21 -4.12施工总体布置- 21 -4.13施工进度- 22 -4.14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22 -4.15 环境保护- 23 -4.151设计依据- 23 -4.15.2环境保护设计- 23 -4.15.2.1施工区生产废水废渣的处理设计- 23 -4.15.2.2施工期生活用水规划设计- 24 -4.15.2.3粉尘、噪声防护设计- 24 -第六章 施工

3、进度安排- 26 -6.1 工期规划依据和原则- 26 -第七章 组织管理- 27 -7.1 项目招投标管理- 27 -7.2 项目招投标制- 27 -7.3 工程监理制- 27 -7.4 组织管理措施- 27 -7.4.1 资金管理- 27 -7.4.2 合同管理- 28 -7.4.3 月报制度- 28 -7.4.4 监理制度- 28 -7.4.5 检查验收- 28 -7.4.6 工程管理- 28 -7.4.7 监督管理- 29 -7.5 技术保障措施- 29 -第八章 防洪环境评价- 30 -8.1 工程对环境的改善- 30 -一、减轻地表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30 -二、降低地下水位,抑

4、制土壤盐碱化- 30 -三、提高河道防洪除涝能力,减轻洪涝灾害- 30 -四、提高城镇的防洪标准,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1 -五、防洪非工程措施的运用可提高河系整体防洪能力- 31 -六、工程对社会环境及人民群众健康的有利影响- 31 -8.2 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1 -8.3 建议及对策- 32 -一、强化管理,依法保护水资源- 32 -二、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 32 -三、加强施工管理,减少工程负面影响- 32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3 -9.1 编制说明- 33 -9.2设计工程量- 35 -9.3工程投资估算- 36 -第十章 效益分析- 56 -10.1 经济

5、效益- 56 -10.2 生态效益分析- 56 -10.3 社会效益- 57 -第十一章 结 论- 58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河小流域治理工程2、项目建设地点:3、项目建设规模新建三面光挡墙1500米,机耕道1600米。4、建设周期: 2010年11月开始,2011年5月竣工,建设工期为6个月。5、主要建设内容:小流域综合治理15平方公里。支砌三面光河道1500米,新建机耕道1600米,公路桥3座。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总投资174.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及省级资金145.05万元,市级资金29、71万元。7、项目效益经济效益:工程建成后,可改善项目区种植条件,提

6、高复种指数及农作物产量,预计可增收粮食20万公斤,按市场现行价计算,每年可为项目区增加直接经济收入29.46万元。另外项目区群众还可从工程建设中获得劳务报酬29.71万元。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有效保护*河沿途人口1275人,灌溉农田1400亩,保护农田400亩,恢复水毁农田40亩。1.2 编写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2年)(4)河道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6)防洪标准(GB50201-94)(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8)xx市水资源保护规划

7、(2001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3年)(1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1994年)(1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年)(14)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6号令)(2004年)(15)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2004年)(16)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6号令)(2003年)(17)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4号令)(2003年)(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

8、年)(1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2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2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2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规划通则 (GB/T15774-1995)(23)xx县防洪规划(25)xx市xx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26)xx市xx县水土保持十一五规划(2001-2010)(2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8) xx县xx相关资料1.3 编制范围(1)xx县xx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xx县xx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案及其技术论证;(3)xx

9、县xx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投资估算以及工程布置;(4)xx县xx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以及综合效益分析。1.4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项目为突破口,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水土保持防线为重点,建设生态型、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达到“保护水源、改善环境,发展产业”的目的,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开发,节水保水,发展产业。1.5治理目标(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量减少80。(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治理措施保存率90以上,骨干工程标准采用

10、2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设计,一般工程标准采用1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设计。(3)经济目标: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治理措施完全发挥效益后,流域内人均收入翻一番,人均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20。(4)治污目标:流域内集中村落生产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治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90%以上。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定期处理和清理,达到清洁小流域的目标。(5)小流域总体目标:环境清洁、景观优美、自然和谐、人居舒适、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水系牛栏江水系控制径流面积km220治理段以上径流面积km215设计洪水标准P(%)10设计洪峰流量m3/s26.09二、河道

11、治理长度m15000断面尺寸22m三、工程效益指标保护人口万人0.1275保护农田万亩0.2929四、工程投资万元174.7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河经历了历次洪水的洗礼,大部分河堤出现垮塌,淤积严重,现有河道已逼近大部分民房,雨季来临,全流域内约有400多亩耕地面临威胁,而邻近河道的民房有随时被冲垮的危险。*位于某某市&*&县中部,乡政府所在地东距县城10公里,位于东经103710319、北纬25312541,东与本县仁德镇、河口乡接壤,南与羊街镇相邻,西与先锋、六哨乡毗邻,北与甸沙乡、功山镇相依,全乡国土总面积283.34平方公里。*属低纬高原地带,年平均气温13.

12、4,年降雨量1116mm。项目区居住着汉、回2种民族,2008年末全区总户数279户,总人口1275人,全部为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657元,人均有粮463公斤。耕地总面积2929.4亩。项目区位于&县城西部10km处,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子之一。2008年末全区总户数279户,总人口1275人,全部为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657元,人均有粮463公斤。耕地总面积2929.4亩,森林覆盖率达29.16%,2008年末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烤烟、洋芋、蔬菜和豆类等,经济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是*烤烟主要产区之一。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水利设施现状项目区内有的灌溉渠道均为土渠,农业

13、生产条件极为落后。2、基本农田现状项目区土地宽广有约2929.4亩,但由于河道都是原有的天然土河道,没有进行过整治,每到洪水季节河水泛滥有近400余亩农田根本无法耕种,农民不得不上山开荒种地,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於积更为为严重。3、交通现状项目区对外交通极为便利,有国道213公路穿境而过,但田间渠道路极差,无一条机耕道,农业生产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4、项目资金整合情况项目区计划于2009年投资174.76万元对区内治理河道1500米,全部支砌为三面光河堤,新建机耕道一条长1600米。 2006年项目区实施了国债人饮工程通过资金整合,项目区内人畜饮水已基本解决,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能够

14、通过以工代赈实施该项目,又为实现项目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奔小康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河小流域工程进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不但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可有效保护本区400多亩的农田和200多间房屋不再受洪水的侵害。是一项深得民心的社会公益性工程,是“三个代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具体落实和重要体现。2.2 项目必要性*河发源于本村委会的小团山,河道从村中间横穿而过,至潘所后交与潘所海,全长5km,径流面积15km2,项目区只涉及泽铁村民委员会。*河河堤均为土堤,部分河段以高出的农田为河堤,由于河堤低矮单薄,淤积阻塞严重。多年来,受多次洪水袭击,多处河段被冲毁,导致上游40亩农田被冲毁,特别是流经村庄部分,河堤损毁严重,经多次洪水冲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