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胎黄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5689394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胎黄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节-胎黄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节-胎黄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节-胎黄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节-胎黄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胎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胎黄(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新生儿疾病,第三节 胎黄,胎黄概述,概述 一、定义 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称胎疸。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年龄:新生儿时期内发病。 2、发病特点:胎黄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区别。 三、范围 西医学称新生儿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新生败血症等。,胎黄概述,生理性胎黄:婴儿生后23天出现,46天最明显,能自行消退,消退时间,足月儿约在生后1014天,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般无其他症状,睡眠饮食良好。 病理性胎黄:黄疸出现时间或早或迟,有在生后1天之内出现,也有生后23周方见,或退而复见,程度较重,持续时间

2、也长,伴有精神萎糜,纳呆,以及兼有相关的病证,其黄疸不会自行消退,一般病情较重,预后欠佳。,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鉴别,胎黄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湿热,寒湿阻滞,瘀积发黄。急黄 病位主要在肝、胆,涉及到脾、胃。阳黄 病机邪袭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胎黄。,病因病机示意图,胎黄病因病机,诊断 P51 病理性黄疸表现 血:胆红素、黄疸指数、血型。 尿:胆红素、尿胆原。 肝:肝功能、肝炎相关抗原抗体。,胎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生理与病理 2、辨阴阳(病程、皮肤色泽、舌苔),阴黄分寒湿、瘀血(是否有瘀积表现) 3、辨识变证(虚脱、动风) 二、治疗原则 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

3、退,不需治疗;病理性胎黄治以利湿退黄为主。,胎黄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一)常证 1、湿热郁蒸 辨证要点:本证由孕母湿热内蕴,传于胎儿所致,为病理性胎黄最常见证候。起病急,表现为阳黄,全身及舌苔症状均显示湿热壅盛之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多表现为此证。 治法主方: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减。,胎黄辨证论治,2、寒湿阻滞 辨证要点:本证多因孕母体弱多病,气血素亏,致胎儿禀赋不足,脾阳虚弱,湿自内生或湿从寒化所致,或由湿热熏蒸日久不愈转变而来。起病缓,病程长,预后相对较差。临床表现为阴黄,伴四肢欠温、便溏虚寒之象。梗阻性黄疸多表现此种证型。 治法主方: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加减。,胎黄辨证论

4、治,3、气滞血瘀 辨证要点:本证多由湿热阻遏气机,或先天胆道阻滞,气滞血瘀而致。其黄疸深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辨证关键除湿之外,还包含有形瘀积这一重要病理变化。 治法主方: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减。,胎黄辨证论治,(二)变证 1、胎黄动风 辨证要点:临床表现主要为面目深黄,伴神昏、抽搐。此证往往在阳黄基础上发生。 治法主方:平肝熄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加减。,胎黄辨证论治,(二)变证 2、胎黄虚脱 辨证要点:临床表现为阳气虚衰欲脱的危候。关键在于阳气虚衰,而不是邪气亢盛。 治法主方:大补元气,温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其他疗法 包括中成药、药物外治、推拿、针灸疗法、西医治疗 预防调护 思考题: 1、如何区分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 2、西医学所谓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包括那些具体疾病? 3、胎黄如何辨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