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88824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赤峰市高三期末统一考试试题 2016-01历 史 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及第卷密封线内的相关内容涂好、填写清楚。第 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致读者中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说明A史学研究要求真务实 B历史具有时序性的特点 C史学具有实用价值 D史学研究要着眼于未来2韩非子显学中说:“

2、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秦汉以后又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新现象反映了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C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3管仲认为:“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纠察之意)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宋代学者王应麟指出:“至秦,人主自亲事从操制臣下”,“御史大夫遂与丞相分权矣”。材料说明A. 监察制有助于维护君主统治 B.建立监察制度是为了社会稳定C. 在春秋时监察制度已经推行 D.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4唐律规定,无子的人可以在同宗之内辈份相当的人中间选择一个男子收养。如果收养异姓男子,唐律规定要判处徒刑一年;明清律都规定:“其收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

3、杖六十。若以子与异姓人为嗣者,罪同。其子归宗。”与该规定制定不相关的是 A宗法观念的影响 B异姓异心的担忧 C聚族而居的现实 D贵族上层的坚持5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说:“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据此判断,竹枝词的价值在于A.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B. 反映当地风俗民情 C.保存丰富社会史料 D.反映交通发达盛况6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

4、,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 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 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说明当时的监察官 A.对大案要案有终审权 B.享有部分直接处分权C.可以代替皇帝作决定 D.凡事都必须上奏皇帝8清代历史学者赵翼说:“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A. 是皇权对议政处的妥协 B. 是统治阶级权力争斗的结

5、果C.结束了议政王大臣的统治地位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9四库全书总目中写道:“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10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

6、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11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其给德皇的奏议里论及,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实在是“一种困难”“并吞土地一事,与其谓为促进商业,则毋宁谓为阻碍商业”。其原因是 A.中国民族工业的抵制作用 B. 中国人民顽强的反帝斗争C.德国的计划遭到俄日干扰 D.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12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杜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攀比之风

7、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13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而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表明新三民主义A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D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14. l927年l2月18日,周恩来在写给浙江省委的信中指出:“各县农暴还未发动群众使土地革命深入,便先计算到扑攻省城,这不仅客观事实不能做到,即在主观上勉强去做也必是专靠几杆枪的军事投机行动。”这说明周恩来认为 A.农民暴动要充分依靠群众 B农民暴动

8、的高潮已经到来C.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D土地革命是军事投机前提15民国二十年,侯仁之先生在当时就读的潞河中学校刊上发表民族的反省中写道:我们要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看成一个非常困难而严重的问题刻在心上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上建设起来,殷勤、刻苦、实践、奋斗造成整个民族生活的中心巩固整个民族“活”与“做人”的力量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西安事变”爆发后 C“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D武汉会战后16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自诩为“世界矛盾的焦点,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中国向何处去是“关系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命运的问题”,是“关系世界革命命运的一件头等大事”,等等。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9、A中国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 B中国外交领域的“左”倾思维 C中国秉持“中国革命中心论”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在中国17据部门统计,2014年金门岛上每4户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 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结果B海峡两岸民间交流进一步加强 C两岸同胞普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D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18在罗马法的司法实践中,针对“一辆在前行的车,几个车夫帮着推之,这辆车后滑,撞上尾随其后的另一辆车,后面的车后滑并碾过一名年轻人”这一案件应该由谁担责的问题,出现了下列司法解释。据此可知,罗马法(D) 推车的车夫故意停止了推车的行

10、为,使得骡子不可能向前拉住车,这里车夫没有谨慎注意地完成法律规定的行为,为此他们要承担责任。 若骡子在突发情况下受到惊吓,车夫们担心被碾死而停止推车行为,那么,责任由骡子的主人承担。A权责一致,私法规则较为完善 B偏重技术,忽视法律观念指导C注重传统,保留落后野蛮习俗 D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19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B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C文艺复兴追求人

11、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20“英国人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把暴力革命和激进主义的观念传播向欧洲的时代,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下列最能够体现当时英国人“自己的方式”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D1832年议会改革2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推动这一“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B世界市场的形成 C金融中心的转移D中国市场

12、的扩大22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23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声称:“只有通过斯拉夫、日耳曼、高卢和拉丁各民族之间的协作,才能恢复欧洲的安宁与和平从冰岛到伊斯坦布尔,从直布罗陀到乌拉尔可以通过各国人民的协作得到实现”。这里他倡导的基本理念是 A.和平主义 B.自由主义 C.欧洲联合 D.世界主义24.国际信使报刊登了下面一幅漫画,

13、此漫画基本反映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其担忧的理由主要是 A.俄欧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B.美国在俄后院建反导系统会引爆世界新冷战C.美俄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将使世界充满核恐怖D.北约和俄国争夺中东将致地区形势迅速恶化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题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题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13世纪,由于呢绒生产中应用水力漂洗轮,河流众多而又湍急的科茨沃兹山丘地带,便吸引着城市工匠移居。英国毛纺业在15、16世纪成为民族工业,以科茨沃兹为中心的格罗斯特郡,与邻近威尔特郡、萨默塞特郡一道,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毛纺织区。除优质羊毛和充足水力资源外西南又靠近布里斯托尔港口,便于联系国际市场。 科茨沃兹所在的英国西部毛纺业,16世纪中期开始动荡。这主要由于它生产的传统宽幅呢绒市场狭窄,无法与大众化的、价格低廉的东部“新呢绒”对抗。尽管国王和政府强推扶持法令,亦未能阻挡科茨沃兹养羊业和毛纺业的颓势。当英格兰西北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