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68244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本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评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卷面知识点评析教学设计漳浦县霞美中心学校 林益群教学 主题人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卷面知识点评析一、教材分析 掌握本单元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圆柱、圆锥的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建立小学阶段几何图形知识体系,还为中学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打基础,做准备。 重点与难点,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与运用,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与运用。二、学生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可以扩大学生

2、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正确地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囗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囗移动学习 囗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这节课预计7次展示PPT课件,第一次出示“学习目标”,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教学常识,也是一堂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二、四次出示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与习惯;第三次通过填空的形式清晰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清晰的把这一新知识转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圆的面积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中,起到捋顺思维的效果;第五次出示三道练习题,是为了节省老师在黑板上写题的时间;第六次出示老师解答练习题的过程,起到节省时间;第七次PPT出示时机合适,通过解决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内容精当,能大大节省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

4、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讲评点1、圆柱的表面积错题汇总:一题9,四题1,五题2.错因分析:1、求表面积时,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没确定好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如五题2.2、 因为粗心,在计算时结果错误3、 切割圆柱时,表面积随之变化,没有理解表面积是怎样变化的。如一题9.应对策略:1、在求某个物体的表面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之直观化。学具演示,论证。PPT2、 当把一个圆柱沿直径垂直切开后,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强化训练:(1)将一个底面周长是6.28分米的木棍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

5、之直观化。学具演示,论证。PPT讲评点2、圆柱的体积错题汇总:一题5,四题1、2,五题1、6.错因分析:1、在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时,与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混淆。如五题1、6.2、 在经过旋转,切削这些操作过程时,不能正确地确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这些数量。如一题5.应对策略:1、熟记圆柱的体积公式v=sh=r2 h.注意与圆柱的侧面积以及表面积公式的区分。课件出示圆柱体积公式:v=sh =r2 h学具再次验证加深印象。PPT2、 经过旋转,切削这些过程形成圆柱的过程中要确定好圆柱的底面半径或直径以及圆柱的高到底是多少。强化训练:1、一个长方形长3厘米,宽2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

6、体积是多少?若以这个长方形的短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具演示。 PPT讲评点3、圆锥的体积错题汇总:一题6,7,11,12.三题5.四题2.五题3,4,5.错因分析:1、在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时,容易漏乘。2.在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分析题意。应对策略:1、熟记圆锥的体积公式v=sh=r2 h,并理解的由来,在计算过程中能做到细心,认真。2、正确分析题意,找准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正确地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课件出示公式:V=shV=r2 h学生回顾讨论圆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并再次用学具试验验证。PPT强化训练:1、一

7、个圆锥形的铅锤,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9厘米,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桶里,将有多少毫升的水溢出桶外?点拨:溢出桶外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圆锥的铅锤的体积。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r2 即可求得。讨论作答完成训练。 PPT讲评点4、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错题汇总:一题6,7,10.五题4.错因分析:1、忽略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的前提条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2、在做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的变式练习时,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与削去部分体积之间的关系。有时对等体积等底的圆柱与圆锥等高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应对策略:1、只有在圆柱和圆锥能等底等高的前提条件下,圆柱的体积才是圆锥体积的(3)倍

8、,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此时,若把圆锥的体积看成(1)份,则圆柱的体积就是(3)份,它们的差是(2)份,它们的和是(4)份。2、体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如果等底不等高,则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如果等高不等底,则圆锥的底面积就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课件出示1、2两点的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括号中的数字填空。学生讨论,探究,抢答完成。PPT强化训练:1、填一填.(1)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差是4cm3则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是()。(2) 把一个体积是36cm3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削掉部分的体积是()。点拨

9、(2):削出的最大圆锥与原来的圆柱是等底等高的,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学生互动讨论答题。先让其中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答案和大家汇报,其余同学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后完善。PPT讲评点5、形体改变,体积不变的求法错题汇总:五题4,5.错因分析:不清楚物体体积不变的性质,做题时不知如何进行分析。找不到体积相等的部分。应对策略:利用物体体积不变的性质,仔细审题,通过画,找出变化前后的体积关系。强化训练:一个瓶子内直径8厘米,装入10厘米高的水后,盖好瓶子倒过来量的空余部分的高是2.5厘米。求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毫升?课件演示点拨:此题的关键是把两个图形结合起来,求得水与空着的部分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10、利用学具做试验,理解题目,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几个特色: 一、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增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我听了一些公开课教学,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启发到哪儿,学生跟着想到哪儿,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下课了,学生连书都没打开。 二、灵活处理教材,补充了“进一法”的知识。教材没有提出“进一法”这个概念,但不少练习题和实际生活常常会遇到这个知识,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本,深度挖掘教材,用活教材,把其中蕴含的一些精彩教学知识展示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