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56699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理课堂导入语的设计摘要:课堂教学导入和过渡语的教育功能,表现为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关键词: 地理 导入语 设计 课堂教学导入和过渡语的教育功能,表现在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好的语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 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导

2、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在多年的地理课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课堂导入的方法,今天拿出来请同仁们探讨。 1.设疑导入法。这种导入法重在巧设疑问, 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如在讲日界线的作用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小朋友在一年中他能过两次生日吗?如果能,该小朋友应在何处 ?这样使学生觉得好奇, 并迫切希望知道小朋友应在何处, 接着讲述日界线的作用和意义时,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新闻导入法。国际和国内的新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用新闻导入新课能密切联系形势,不仅对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有利,而且可以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讲天气和气候时,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3、引入学习。在讲中国人口时,用 2000 年 11 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项资料引入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也能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3.乡情导入法。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 一提起家乡的地理知识, 学生就会倍感亲切, 也很想知道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乡土地理知识导入新课,入情入理, 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到华北平原的时候,我就是以我们举世闻名的华北明珠白洋淀导入的,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激发起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 4.漫画导入法。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

4、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在地理课本中也有一些漫画,这些漫画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很好素材。讲世界的人口问题时,可展示“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讲含义,引出世界的人口问题。讲森林资源时,以漫画“大难临头”和“小鸟的悲哀”来导入。用漫画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学习,使课堂要表达的问题更加深刻。 5.诗词导入法。我国文学宝库中众多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为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诗词导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用诗词恰当地导入新课,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拨动他3们的思维之弦,使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来引入赤道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赤道地区特

5、征的理解。在讲我国跨世纪的三峡工程时,可引入毛主席“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的词句,来说明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几代领导人建设三峡工程的夙愿以及现在建设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 6.谚语导入法。谚语是短小精悍而富有哲理和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知识的总结。谚语中有许多涉及到中学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引入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学习。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谚语来引入高山气候的学习。这些谚语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迪其思维。 7.音乐导入法。不同的音乐产生于不同的地域, 音乐的特色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貌、气候、水文、聚落、宗教、经济特色,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音乐对地理特色的描述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达到和实现的。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坚信,一个好的导入语,会使整堂课的氛围浓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