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学习大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52450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拼音学习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汉语拼音学习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汉语拼音学习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汉语拼音学习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汉语拼音学习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拼音学习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拼音学习大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拼音学习大全2016-07-26日月星辰9.转自德州小伙修改微信分享:汉语拼音学习大全汉语拼音是汉字的注音,具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及4个声调。一拼音的构造拼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构成的。例如:kuixng1.1声母声母是拼音打头的那部分辅音,共有23个。声母表(所有汉字谐音都以第一声来读)b(波)p (坡)m (摸)f (佛)d(的)t(特)n(呢)l(了)g(哥)k(颗)h(喝)j鸡q(七)x (西)zh(之)ch吃sh湿r日z资c此s思y一w屋按不同发音可以部位分为七类:双唇音:双唇阻塞而形成的音。包括b p m 唇齿音:下唇接近上齿而形成的音。包括f舌根音:指舌根抵住或接近

2、软腭而形成的音。包括g、k、h舌面音:是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上齿龈或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包括j、q、x、y、w舌尖后音(翘舌音):指舌尖上翘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音。包括zh、ch、sh、r舌尖前音(平舌音):指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而形成的音。包括z、c、s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声母分为清音与浊音两种: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透出的气流不带音。包括:b、p、f、d、t、g、k、h、j、q、x、zh、ch、sh、z、c、s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透出的气流带音。包括:m、n、l、r、y、w1.2韵母韵母是指音节中在声母后面的那部分音,共有24个韵母表(所有汉字谐音都以第一声来读)a啊o

3、哦e额i一u屋鱼ai挨ei诶ui威ao凹ou欧iu优ie也e虐er耳an安en恩in音un晕ang肮eng嗯ing应ong韵母的分类:单韵母6个:a o e i u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前鼻韵母(前鼻音)5个:an en in unn后鼻韵母(后鼻音)4个:ang eng ing ong韵母的结构: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韵尾组成。介音有i u,位于韵母开头,它的发音很轻且短。韵腹主要为元音a e i o u,韵尾主要为n ng.。每个韵母一定会有韵腹,但有时不一定有韵头和韵尾。例如:ma,韵母为a,韵腹为a,无介音和韵尾zhuang,韵母为uang

4、,介音为u,韵腹为a,韵尾为ng.hua,韵母为ua,介音为u,韵腹为a,无韵尾.kao,韵母为ao,无介音,韵腹为a,韵尾为o.1.3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不分声母、韵母,同时不分拼读方法,是直接给汉字注音,共有16个。zhi之chi吃shi湿ri日zi资ci词si思yi一wu屋yu迂ye噎yue约yin音yun晕yua冤yin应1.4声调汉语拼音有四个声调,每个调值都不相同,具有区分意思的作用。第一声也叫阴平,调值是55,符号为第二声也叫阳平,调值是35,符号为第三声也叫上声,调值是214,符号为第四声也叫去声,调值是51,符号为轻声虽然不算在声调中,但也发音,符号为空声调特性:普通话把

5、音高分成“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阴平声高而且平,阳平声是中升调,上声是降升调,去声是全降调。汉语拼音标调原则:(口诀:只能标在aoeiu上,单个韵母不必说)1.当拼音中有a时(韵母中凡有a的,标在a上。如kan,标在a上)2.没有a时找o e(没有a,但有o或e的,标在o或e上。如meng标在e上,lou标在o上)3.i u并列标在后(i和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上)4.单个韵母不必说(单个的韵母,直接标在上面。如er、ai等)?综合练习:(答案见页尾)分解出下列拼音的声母、韵母、及标出声调。Zhuan赚xian显fu福() ()()()()()() (

6、)()Kai开meng猛cuan篡() ()()()()()() ()()将合适声母和韵母练成一条线(多选)ZhomingbuochoudongxuaShoulie二拼音读法与写法2.1拼音的拼读方法:1.两拼法:指把整个拼音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先读声母,再读韵母,快速连续,然后读出音节。如:f(佛)-an(安)-fan翻m(摸)-ang(肮)-mang(忙)。2.三拼法:把拼音分成声母、韵母、和介音三部分进行拼读。中间带有i、u、(分作出介音)在拼读较长的音节时,先读声母,再读i或u或,然后再读后面的韵母。三部分连续呼出一个音节。如x(西)-i(一)-ang(肮)-xiang(箱)。3.声

7、介合拼法:把声母和韵母合成为一部分,跟韵母的其余部分进行拼读。这种方法只适合用于有韵头的音节.如ku(裤)-ai(哎)-kuai(块)。2.2变调的规律1.上声(第三声)的变调l单个上声字使用时不变调如:很、跑。l两个上声相连:上声+上声=阳平+上声。当拼音中有两个第三声相连时,第一个字第三声读第二声,如:土狗、粉笔、指甲等。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在非上声声调前,上声音节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如:祖国、解放等。上声+轻声(非上声字)=半上+轻声。如:你们、早上等。上声+“子轻声=半上+子”轻声。如:板子、嫂子、椅子等。重叠上声=半上+轻声。如:姐姐、奶奶、姥姥l三个上声相连,前两

8、个第三声念第二声。如:展览馆、管理组等。l多个上声相连,一般保留最后一个字不变调,前几个读第二声。如:很有好感、彼此友好、种种想法等。3.“一”字的变调:l做基数时或序数词时读阴平(第一声),如十一、第一、统一等。l在去声(第四声)前面应读阳平,如一切。l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和上声(第三声)字前应读去声(第四声),如一个、一直。l在两个相同的动词之间读轻声,如看一看。4.“不”字的变调:l在去声(第四声)字前读作阳平(第二声),如不错、不在、不胜感激。l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字前读去声(第四声),如不能,不好。2.3的规律当声母j、q、x、y与韵母以及打头的

9、复合韵母(e、n)相拼时,上的两点可以省略。当和声母n、l相拼时,上的两点不能省略。例如:je(觉)l(驴)2.4隔音符号 隔音符号有防止读音混淆的作用,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不清,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kuai (酷爱)kuai块、dangan档案yue、(余额)yue(月)2.5汉语拼音大写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以下情况要大写:1.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Wang Jing(王晶)2.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Zhang zu zhang(张组长)3.“老”“小”“大”“阿

10、”等称号的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Lao Huang(老黄)A Kang(阿康)3.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 jing(北京)Shang hai。如果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4.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5.商标每个拼音都要大写。2.6轻声的读法:轻声是连读时一种特殊的变调,韵母上不标调,同时它也有区分意思的作用。1.当名词词尾是“子”“儿”“头”“们”等时如:儿子(r-zi)锄头(chtou)他们(tme

11、n)2.叠词名词的第二个音节。如:爸爸(bba)妈妈(mma)3.重叠动词的末一个音节。如:看看(kn kan)说说(shu shuo)4.某些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如:衣裳(yshang)清楚(qng chu)漂亮(pio liang)5.助词“吧”、“吗”、“呢”、“啊”、“的”、“地”、“得”、“着”、“了”、“过”等。如:去吧(qba)、行吗(xng ma)、去过(qguo)、来了(lile)。2.7儿化音er加在其他韵母的后面,使这个韵母成为卷舌韵母,这种情况叫做儿化韵。儿化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其写法是在原韵母的后边加上一个r。当然儿化音也有区别意思的作用,如:早点(早餐)早点儿

12、(快点)信(信件)信儿(消息)。(儿化音一般用于普通话口语中,书面语很少用到)“画儿”写成“huar”。其余还有“事儿”写成“shir”、“本儿”写成“benr”、“馅儿饼”写成“xianr bing”等。部分常见儿化音词:一块儿ykuir嗓门儿snmnr把门儿bmnr哥们儿menr烟卷儿ynjunr手绢儿shujunr人缘儿rnyunr脸蛋儿lindnr收摊儿shutnr杂院儿zyunr刀背儿dobir摸黑儿mhir老本儿lobnr花盆儿hupnr纳闷儿nmnr高跟儿鞋onrxi一阵儿yzhnr走神儿zushnr大婶儿dshnr小人儿书xiornrsh杏仁儿xnrnr刀刃儿dornr夹缝儿jifnr脖颈儿bnr提成儿tchnr半截儿bnjir小鞋儿xioxir旦角儿dnjur主角儿zhjur跑腿儿potur一会儿yhur耳垂儿rchur墨水儿mshur打盹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