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565002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 之我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5基础教育参考2012 年第 11 期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张玉彬 1 张虹 2(1 福田教研中心,广东深圳,518048 ;2 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广东深圳,518083)摘要笔者参观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十七所不同性质的中小学校,其尊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丰富多样的课程设制,民主实践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关键词 创新教育;发散思维;动手实践;个性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具有科技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它的教育体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自由想象、畅所欲言,动手实践,发展个人兴趣,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让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

2、和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笔者在 2011 年 9 月11 月,有幸参加了深圳市教师赴美国布朗大学学习班。在学习期间,参观了罗得岛州、麻萨诸塞州、康乃狄格州的十七所不同性质的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办学形式灵活,种类繁多,结构也不一样,但它们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不仅拘泥于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一、尊重个体的人文环境,为个性的释放打开枷锁在美国学校的教学楼里,没有令人紧张的标语,没有刺激神经的评比栏,到处是红红绿绿的学生作品,甚至连房顶上都是学生的手绘作品,这样的装饰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感。许多学校还在宽敞的走廊上摆上了沙发,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舒适而温馨的休息场地

3、。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着装没有要求,许多爱美的学生穿着时尚,戴着彰显个性的手饰,短裤和吊带裙随处可见。笔者在普 作者简介张玉彬,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张虹,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盐田区中青年骨干教师。 2 / 5诺维登斯市最好的公立高中 Classical High School,看到很多老师和学生穿着睡衣,五花八门。校长 Scott Barr 博士告诉我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睡衣日” ,大家可以标新立异,展示自我。不但穿着各式各样,而且有的抱着枕头,有的抱着毛茸茸可爱的小公仔,课堂呈现出与平时不同的风景线。他说,学校里还有很多其它的日子,让孩子们有

4、所变化,有所想象。笔者感到震惊,美国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简直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地步。人文的关怀就是要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我们常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写在墙上,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没有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而是从学校的需要,从家长的需要出发。我们要求学生着装一致,整齐划一,甚至要求对学生发型都提出统一的要求。咋一看去。齐刷刷的一片,很壮观,步调一致。从着装统一到思想的高度统一,老师教学的绝对权威,到试题标准答案的神圣不可改动。我们让学生失去了什么?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思辨能力,失去了打破常规的想象能力,也失去了创新能力。这种教育理念怎能培养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

5、想”的科学大师,人文巨匠?二、丰富多样的课程设制,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在中国,校内课程大都是由学校、老师安排的,课外学习也大多是由家长安排的,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无须关心课程的安排,只要专心学习就可以了。而在美国的中学采用了和大学相仿的选课制,即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课程。由于每一个人的兴趣或者学习计划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课程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门课都会有不同的同学,以至于学校(中学)没有班级的概念。必修课是必须要选择的,但必修课中也有可供选择的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取向、不同水平的课程模块。许多学校在 712 年级的课程设制中,科学模块被分成初级

6、、中级、高级三块,数学模块被分为运算、代数一、代数二、几何、统计、微积分六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内容。对于同一年级的学生,因为选择的模块难度不同,也不要求所有的人毕业时要达到同一水平,只要你通过了你所选择模块的统考,就可拿到相应的学分。对于学优生,每个学校都开 3 / 5设与大学接轨的 AP 或 IB 课程,也就是可以在中学阶段提前取得大学承认的课程学分,为大学的专业性学习准备更充足的时间。选修课相对必修课来说就更加广泛,各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校的特点出发,设置了与众不同的课程,呈现出多元化和选择性的特点。例如罗得岛州 Wheeler school 外语课开

7、设除了 AP 课程的西班牙语、法语、中文外,还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了日语、韩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等十门外语课程,对于个别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还介绍到其他学校或高校上课。被奥巴马和比尔盖次赞赏的 The MET 学校没有普通意义上的必修课程,这个学校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对学生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兴趣选择相关课程,也就是说学生选学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己的兴趣决定,老师的教材教法也是围绕学生的兴趣建立起来。学校与社会有关单位联系,一周有两天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麻萨诸塞州Hopkinton High School 开设了三十多个品种的选修课,有计算机类、艺术类、政治宗教类、体育类等。其中艺术类课程包括:这种课

8、程设置充分体现了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留出余地,相对宽松的时间安排和自主学业水平为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尽情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反思我们国家的课程是大一统,学校课程开设缺乏自己的特色。虽然在 1996 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的构想,第八次课程改革也把校本课建设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但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特别是中、高考科目课程重视程度很高,但对于非中、高考科目的国家课程,对于校本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管理者还缺乏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三、民主实践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培养艺 术管乐、吉

9、它、合唱、乐队、音乐制作音乐:美术: 绘画、摄影、动漫设计、陶艺、手工制作戏剧: 莎士比亚剧、公共演讲、MV社、电影制作 4 / 5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论和乔姆斯基的“先天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基础教育影响很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美国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一言堂”和学生死记硬背,注重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和动手实践。对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见解以及异想天开的设想,对学生挑战书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的勇气,老师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与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对于学习有困难的或者动作笨拙的学生,老师总是给予最大的鼓励。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10、敢做,思想得到解放,发散思维得到培养。笔者在康乃狄格州一所私立贵族学校(Lawrence Academy)遇到了三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同学,并和她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了解了她们在这里的学习情况。这几个孩子都是在中国读完初中后到这里读高中的,所以对中美的课堂有个对比。笔者询问她们,美国的课堂与中国的课堂最不同的是什么?她们都共同说了一点:在中国的课堂,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怕老师,不轻易向老师问问题。在美国课堂,发言自由,坐姿自由。美国的老师更象朋友,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老师都是热情地回答。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个孩子告诉我,她刚来美国的时候,很不自信,不敢向老师提问。后来看到美国同学提

11、出那么低级弱智的问题,老师还赞许,所以自己现在也敢经常问老师问题了。直接感知和自己动手是在美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要经常做“报告” ,从选题、撰写到演讲,全部是独立完成。在我们参观的一所教会学校 La Salle Academy 里,校方专门安排了十几位七年级的孩子与我们交流,孩子们展示着自己亲手做的课件,用自信而流畅的语言介绍了他们的学校,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学习生活。在不同的学校,我们也看到,在化学课上,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在生物课上,孩子们亲自栽种番茄苗,给破土而出的小苗定量加水、施肥,做观察记录;在艺术课上,学生自己制作陶瓷的、纸的、石膏的、

12、木头的、金属的等等各种艺术品,有时一件作品有许多道工序,要花几个星期甚至一个学期才能完成;在一节数学课上,为了弄清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学生们也是用几何画板在电脑上作图观察、分析老师不会轻易告诉学生结果,而结果的出现往往要经历学生的动手、观察、合作、交流、讨论之后,才会浮出水面,这看上去有点浪 5 / 5费时间,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锻炼和提高。有些学校,还会在每一周内安排一种自主活动课,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扮演各种角色了解社会,参加烹饪课学习,做各种手工,或自己上网查找照片、资料,完成自己的研究。所有的成果,都要

13、在定期招开的家长会上做出个人汇报,在这些课程和活动中,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动手、参与、写作、研究等能力,也让学生的各项才能得到了很立体的展示和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现行的教育模式首先是承认个体差别,尊重个体差异,其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个体差别激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课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课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一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张玉彬,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电话:075582918170,手机:13670115467,Email:,邮编:51804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