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领文化匠品精神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45803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领文化匠品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艺领文化匠品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艺领文化匠品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艺领文化匠品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艺领文化匠品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领文化匠品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领文化匠品精神(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领文化【匠品】留住手工匠人,守住不可替代的中国匠人精神 留住手工匠人,守住不可替代的中国匠人精神小时候听到街口“砰”的一声便会欣喜若狂,因为知道爆米花的师傅来了,大人小孩成群结伴的端着自家的玉米或者大米,在机器的摇转中等待着香脆、新鲜的爆米花出炉,那时候的天很蓝,“车门邮件都很慢”。现如今爆米花的品牌种类不计其数,它甚至成为了看电影享受艺术带来美好时刻的标配,可是儿时经过爆米花师傅之手,等待之后吃着热气翻腾爆米花的喜悦却很难再出现,那是属于童年久远的回忆,甚至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 这是我们对手工匠人最初的印象。而除了爆米花师傅,记忆里像这般

2、的手工匠人曾经在各行各业可谓是层出不穷。比如木匠、染匠、铁匠、锔碗匠人及手工刻章师等,他们都是“以手工技能为业的人”,用着双手,精工细作,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将就”、没有“小事”, 靠着精湛的手法,与造化争妙。他们曾经走街串巷,把手艺活带到百姓人家,为千家万户带去生活的期盼和惊喜,常常还带着一丝丝传奇与神秘的色彩。而这些手工匠人们给予的又岂止如此,他们凭着双手,打造的物器及传递的灵魂,是中国匠人精神的完美映射,是中国历史的吉光片羽,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厚积沉淀。让我们感怀于心的传统手工匠人木匠又称“木工”,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是指以木头为原材料,使用刨子、凿子、锯子、墨斗等传统手工工具制

3、作木制品的人。由于中国古代喜欢木式建筑,因此木匠是建筑业中非常重要的工种。小的时候,大多数的家具、门窗、房屋建筑等都需要手工木匠,如今尽管有了工业化机器的制造,但在精细的雕刻、造型设计等方面还有许多木工师傅在坚守。染匠也叫染布匠,是专门给人染布为生的手艺人。成衣还未发展前,基于不浪费的原则,平常百姓人家对衣服布料都物尽其用。如若对穿过的旧衣服颜色不满意,就会让染布匠人漂染,工具很简单:小炉、四方形火水铁罐和数种基本的颜料。染布匠人先把颜料注入火水罐搅匀,然后放进布料,大约浸一个小时,颜色满意,染布工作便完成。现如今基本上已经很难看到染布匠人。鞋匠是指修理鞋子的手艺人。虽然是非常普通的手工匠人,

4、但为过去人们的生活带去了诸多的便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依靠这些匠人能够循环使用许多物品,并懂得珍惜的意义。在今天,这个职业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居民住宅区内,但在物质的极大丰富后甚至产生过剩的情况下,鞋子磨损之后,许多人选择直接丢掉,鞋匠也越来越少了。铁匠是打铁或锻造铁器的工匠。铁匠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农业机械不发达,每个村庄、城镇都有以此为生计的匠人。他们打造出来的物件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今,手工的铁制品已经越来越少,这个行业的传承也越来越困难了。石匠是指从事采集石料和宝石原料,将石料加工成产品

5、的手工业者,石匠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久的职业。石匠的技艺曾经应用于建筑行业,也在生活的雕刻艺术品范围内广泛使用。如今在石材选材、加工中开始使用工业机械,传统石匠也越来越少。但在许多以石为原料的手工雕刻行业,这些手艺人还在以“匠人之心”打造着艺术珍品。例如玉器的雕刻、砚雕工艺等。篾匠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喜欢用自然的材料制作各类生活所用的篾制品。塑料、玻璃、陶瓷制品的大量生产对古老的篾制品有很大的冲击,需求量的大幅度减少,迫使许多传统的篾匠转行。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这个行业迎来了一些新的生机,希望未来篾制品能再次通过符合现代人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更最重要的是,这门手艺能源源不断地

6、传承。锔碗匠过去的百姓人家,打破了锅碗瓢盆舍不得扔掉,经锔碗匠修好之后继续使用。“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可以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锔碗匠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做好记号之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特制的白色灰膏,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便修补完成。现如今,锔碗匠人几乎已经很难再找到了。木杆秤匠人木材经秤匠处理变成椭圆柱之后,在两端套上金属皮,杆秤的雏形便形成。秤匠在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当木杆处于平衡时,秤匠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称为“定盘星”,其余便按此推

7、断重量刻下记号。木杆秤匠人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对着密密麻麻的记号打眼,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这道程序在制作过程中极其需要耐心,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而作废。随后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插入眼中,折断,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因为电子计量工具的发展使木杆秤被替代,如今手工木杆秤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毛笔制作匠人毛笔是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是中国人传统的绘画工具。中国手工制作毛笔据说来自秦代的蒙恬,之后一直传承至今。各类毛笔的制作都须经过选料、除脂、配料、梳洗、顿押、卷头、拣齐、扎头、装头、干修、粘锋、刻字、挂绳等工序。因此,毛笔的制作要求可谓精细之至,在中国最著名的是浙江湖州的“湖笔”。尽管如

8、今的书写已经被圆珠笔、钢笔等取代,但作为一种文化技艺的传承,毛笔应该继续发扬,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应该懂得毛笔字的艺术以及它在中国书写历史上的重要性,它需要生生不息地被传承。手工刻章是中国最古老的技艺,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古代的文人及商人,均以印信为依据,承诺个人的人品及信誉,因此千百年来,手工刻章成为一种传统手艺。这门手艺对于刻章者的要求非常高,所谓“心灵手巧”。如今这个行业也从手工引入了电脑刻章技术,然而这种刻章却让我们难以感受到作品的温度和灵动。手工刻章也将从手艺成为中华文化的艺术形式,它应该以更加深刻的方式被传承下去。传统造纸工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

9、、麻头、弊布及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后人在改进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形成了造纸的行业。这个行业也是传统的手工技术方式。随着工业化造纸的发展,传统手工造纸方式已经全面退出市场。但是云南傣族、纳西族的传统造纸工艺还在传承着,纳西族珍稀的“东巴纸”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并继续流传于世。除了这些手工匠人,还有其他许多技艺精湛的手艺人,比如瓦匠、裁衣匠、手工铸锅人和磨刀工等,他们都是普通之人,所使用的工具也很普通,对于他们来说,手和身体本身也是工具。然而不普通的是,他们都是带着传承的使命和荣光“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由前辈师傅传承手艺的同时也传承了“匠人”该有的

10、精益求精、耐心打磨及坚守如一的精神;他们几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制作工序。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打磨并非只是单纯的“重复”而已,每一次的铸造都是一个用心构思、细心雕琢的过程,可以说他们便是彰显着“中国匠人精神”的代表:拥有着一颗静下来的平常之心,一颗不惧孤独和清苦的执着之心,一颗精益自己所学手艺的敬畏之心。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手工匠人们由当年的随处可见到慢慢变少到寥寥无几,手工制作的器物也已经渐渐消失殆尽了。在经济急速发展,机械运作已经普遍代替手工制作的时代里,“快”与“便利”早就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不二选择。就像慢慢等待“砰”一声之后的爆米花和电影院随时可购买的爆米花相比,一

11、种是美好的记忆,它遥远又模糊;一种是现实里快速获取的满足感,它便捷又省时。机械化带给人类不可估量的进步,它带来的量化产出为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导致了物质的膨胀,随之带来的便是资源的诸多浪费,甚至是大量一次性使用的污染,这是时代变迁和更替中的无可奈何与悲哀。可是,我们希望在产品快速更迭替换的时代里,找回老一辈手工匠人们打造及使用器物的珍视之心每件器物都随着反复的修补,情感的倾注与岁月的沉淀而富有了生命和意义,且历久弥新。他们一丝不苟、精工细作和坚守如一的匠人精神,我们更不能忘记,浮躁的社会当下,这样的精神尤其显得弥足珍贵。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把传统的手艺传承下去,因为它

12、不仅仅是悠悠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国心”的传承。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手上的乾坤”,如果随着这个时代消失殆尽,那我们就是时代的“罪人”。如中国美术学院杭间教授所说:“传统的手艺不光是实用的,它还留着温情,故而值得珍惜和纪念,它是精神性的,不可替代的。” 因为它的不可替代性,“留住手工匠人,守住中国匠人精神” ,需要我们众志成城,需要我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殷切地期盼并诚挚地呼吁:请共同来关注传统手工匠人和匠艺地延续与传递,让其以最恰如其分的方式慢慢回归,让“匠人精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重新带给人们“匠品独造”的价值,并注入属于这个时代最温暖的记忆。请让我们一起,以“匠心”、留“匠人”、造“匠品”、守“匠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