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5644851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秉承古齐文化提升学生素养_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秉承古齐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问题的解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等。这说明,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对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齐国故都营丘是东夷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的一部分,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在昌乐县下发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见附表一)23项名录中,属于营丘镇申

2、报或者是与营丘镇传统文化相关的占到10项,占总数的43.5%。在潍坊市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见附表二)20项名录中,属于营丘镇申报或者是与营丘镇传统文化相关的占到4项,占总数的20%。这说明,营丘镇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文化大镇,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教育,通过文化实践和体验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营丘镇中小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然而当前的现状当前的现状却是令人担忧,这是2007年9月和2007年10月在全镇中小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数据。详见下表2007年9月对150名中小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了

3、解状况人数所占百分比你了解姜太公的生平事迹吗非常了解0人0了解不多82人54.70%不了解68人45.30%你了解孝子王裒的传说故事吗非常了解0人0了解不多65人43.30%不了解85人56.70%你了解昌乐骨刻文吗非常了解0人0.00%了解不多19人12.70%不了解131人87.30%你了解崇山石祖林的象征意义吗非常了解2人1.30%了解不多43人28.70%不了解105人70.00%你了解马宋饼的制作过程吗非常了解32人21.30%了解不多64人42.70%不了解54人36%你了解阿陀粉皮的制作技艺吗非常了解15人10%了解不多38人25.30%不了解97人64.70%你了解徐将军村、古

4、城村、城前村村名的来历吗非常了解0人0了解不多11人7.30%不了解139人92.70%你了解白浪河的传说故事吗非常了解4人2.70%了解不多22人14.70%不了解124人82.60%2007年10月对108名中小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了解状况人数所占百分比营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有很大关系0人0关系不大23人21.30%没有直接关系85人78.70%营丘传统文化与“营丘教育”的关系有很大关系0人0关系不大8人7.40%没有直接关系100人92.60%营丘传统文化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有很大关系0人0关系不大5人4.60%没有直接关系103人95.40%营丘传统文化与“我”的

5、关系有很大关系2人1.90%关系不大23人21.30%没有直接关系83人76.80%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营丘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镇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没有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起来,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家长、社会对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改变,形成了学生不了解、教师不开发、学校不重视、家长不认同、社会不认可的现状。因此, 如何依托我镇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这一实际区位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将之引入学校教育教学,丰富学习的内容和手段,并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

6、的综合素养,就成为当前我镇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此我们认为:我镇地处农村,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与县城学校都有明显差异,但我们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在综合考虑了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各校办学条件、学生潜能、师资状况等因素后,我们决心从我镇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寻找突破口,把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重新发现和认识营丘传统文化这一相对区位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自2007年9月新的营丘镇成立以来,我镇中小学合作对营丘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开创特色化教学的新路子。2009年以来,我们借助潍坊市教科院部署进行“教育创新奖”

7、评比的契机,积极争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大力开展了“开发和利用农村校外教育资源”方面的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成效,极大促进了我镇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由此我们确立了研究目标,即:依托营丘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立足人文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挖掘营丘传统文化资源,并在校内外系列教育及实践活动中,了解营丘传统文化,掌握营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在熏陶中完善自己,并在促进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为弘扬、发展营丘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实践与探索,增强教师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总结出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经验做法,促

8、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营丘镇中小学特色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打造营丘镇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色品牌,从而带动我镇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二、策略和做法:本着“开发利用提升”的整体思路,遵循“螺旋式上升,阶梯式发展”的教育规律,采取“搜集整理营丘传统文化创新校内育人方式,大力传承营丘文化拓展校外实践渠道,真切体验传统文化弘扬发展营丘传统文化”策略做法,尝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实施中小学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制定了学生从三年级到九年级的校内外系列主题学习活动(见附表三),别开生面地利用乡土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搜集整理营丘传统文化

9、1、走访文化部门加强同社会文化部门的联系,带领学生到镇文化站参观走访,是了解我镇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底蕴的一个重要渠道。学校与镇文化站达成了定期参观走访制,分期分批带领学生到镇文化站了解营丘镇的文化资源底蕴及优势,参观古齐文化的宣传图片资料,查阅了大量的营丘传统文化的资料,包括各种历史考证资料、文物古迹照片、民俗风情录像、民间故事传说书面材料,观看有关营丘传统文化的视频资料,查看非物质遗产申报表格及下发材料,并浏览营丘镇文化站电子档案库。对镇文化站的参观走访让师生收获颇丰,不仅轻松搜集到了大量一手传统文化资料,完善了校园传统文化档案,还对我镇传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深有感触,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

10、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学生撰写了大量的心得体会。今后我们将加强同县文化馆、县历史文化研究协会等文化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以获得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2、联系文化名人教师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关系,加强同社会文化圈的专家、学者进行联系、交流和沟通,向他们请教关于营丘传统文化的若干问题,或请他们进行营丘传统文化专题指导报告,这让师生更加便捷地获得了对营丘传统文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资料,帮助我们更加快捷地开发整理营丘传统文化,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3、参观历史古迹对本镇的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进行了实地参观、调查,是获得一手历史文化资料的最直接的途径。研究组老师或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及课外活动时间带领部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走

11、访,或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本着就近的原则,分组对历史古迹进行参观、考察、记录,并走访附近的老人,调查相关史料。通过参观、考察,同学们搜集整理了许多文献资料和网络上所没有的资源,如关于历史古迹的名人传记、神话传说等,从而补充和完善了营丘传统文化校园档案。4、布置特色作业在节假日、双休日的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调查走访本村民风民俗、民间故事和传说之类的实践探究性作业,是师生群策群力、搜集整理传统文化的好方法。这些特殊作业的完成一般以个人或同村几个人的临时小组进行,他们走访村中的老人,向自己的长辈调查,询问自己的左邻右舍,来了解本村(或附近)的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并写出自己(或

12、小组)的调查报告。回到学校后,教师及时组织同学对这些特殊作业进行评价。评价采用自评、家长评、学习小组评、班干部评、老师评相结合的办法,最后得出本次作业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以ABCD四个等级来体现,并与学生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挂钩。(作业过程记录、结果评价表格见附表四)通过展评,没有认真走访调查搜集的同学收获了很多,有的则在第二个双休日又将这次作业进行了认真的补充完善。作业展评结束后,对在该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在班内进行公开展览。同学们的积极性顿时被激发了起来,这样,各村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各村的结婚礼仪及民间风俗习惯,林林总总,极大地丰富了师生搜集整理的营丘传统文化资料,家乡

13、的特色文化也深深烙印在每个学生心中。5、借鉴网络资源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查询是获取营丘古文化的又一重要渠道。为此,营丘镇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重点对营丘古城与姜太公的传说、骨刻文的发现始末、崇山石祖林的发现与考证、白浪河的传说、孝子王裒的传说、马宋饼和阿陀粉皮的来历及制作技艺这6个专题进行网上搜寻,做好整理和记录,形成了丰富的网络资料,为利用营丘传统文化教学整理了重要的一手材料。对于师生上网搜集的更新更多的材料成果,如各大报刊、杂志关于对营丘传统文化文章的电子稿,关于营丘传统文化的最新开发现状等,都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校园网络资源库中去,成为学校传统文化

14、档案的一部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信息来源。6、查阅文献资料昌乐县志、潍坊人文自然遗产、昌乐卷、齐之初、潍坊简史、封神演义潍坊古今人物等对东夷文化、古齐文化,尤其是营丘古文化有很多的记载,为此,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借阅文献资料和报刊,来组织学生查询阅读。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或集体研究,或向老师或有关专家、学者请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网上资源不全、农村学校文献资料缺乏的缺陷。近年来,部分专家学者对营丘传统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和成果,如对远古营丘图腾崇拜崇山石祖林的新发现,对昌乐骨刻文研究的新进展,对古齐文化精神内涵的新解读,对营丘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实施等,因其发生在我们的故

15、乡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教师及时关注、搜集、整理这方面的信息,并发动学生搜集整理刊登这方面信息的书籍资料,来丰富我们的营丘传统文化资料档案。学习中同学们还结合“朝阳读书活动”和“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阅读封神榜、齐之初,了解姜太公其人其事,了解古齐文化的精神内涵,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并及时整理记载下来,这些都极大丰富了师生搜集的营丘传统文化资源。7、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搜集、整理、提炼营丘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在教学中,各学科老师根据自身条件,查阅并整理大量营丘传统文化资料,并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学们通过走访当地老人、查阅书籍文献资料、上网的途径,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营丘本地的婚丧嫁娶、节日等民风民俗资料,为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也提高了学生沟通协调、合作探究等各方面的能力,增长了他们的学识和才能,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高度重视,成立了营丘镇中小学校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