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5635901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精品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 。 。 。 附件 1: 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纪要 2010 年 6 月 2324 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 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编 制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水资源司,松辽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资源保护科学研 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及特邀专家30 余人。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水规总院关于 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及工作大纲内容的汇报,对规划编制工作和工作大 纲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一、近期水利部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

2、资源保护提出了 新的要求,按照水资源保护的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是十分 必要和紧迫。水资源保护内涵需从以往的水质保护为主扩展为水质、水量、水 生态并重,注重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维护河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保障流域饮用水安全、生产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 规划工作大纲确定的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正确,规划目标可 行,规划任务基本合理。 三、本次规划范围以各流域上报水利部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为基础,结合“十二五”期间主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考核目标 60%的要求,并协 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规划范围应重点关注流域干流、 重点湖库以及部分重要支流等。建议

3、 7 月中上旬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尽快确定本 次规划具体范围。 四、关于重要水域入河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针对确定的规划范围及其 实际,各流域拟定本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目标,经全国协调、复核后确定各流域 水功能区达标及改善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 规划有关陆域污染源的成果,提出 2015 年重要水域功能区的入河限制排污总 量控制方案,并明确陆域行政单元对应的水功能区。 五、关于流域重点水域主要入河排污口调查及整治方案:建议各流域在流 域“十一五”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规划范围内的城市段 综合治理,重点关注对区域功能和城市格局影响较大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排污口, 提

4、出其整治实施方案。 六、关于主要河湖控制断面生态水量规划方案:以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 国主要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为基础,结合水功能区划,提出主要河湖重要 控制断面及重要水域生态基流、湖泊生态水位和敏感生态需水规划方案,确定 其生态水量要求、生态调度的综合管理方案等,提出生态补水的工程建设等。 七、关于典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建议在全国主要河湖水生态 保护与修复规划基础上,结合各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和近期工作需要, 在各流域合理选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试点对象,提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 划方案。 八、关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方案: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水 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开展编制工

5、作。建议在水利部公布的全国重要城市饮用水 水源地中选择水源地,具体水源地由流域商省区确定。 九、关于监测规划与实施方案:监测规划与全国水文“十二五”发展规划 相协调,水质、水量、水生态兼顾。在加强常规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省界 及国界水域、重要水功能区、重要供水水源地、主要入河排污口的调查、监督 监测;增加重要断面生态流量、主要湖库生态水位、重要水生生物保护区生物 等监测等;规划内容以断面布设、监测项目及管理要求为主,并明确相应能力 建设的需求,提出监测规划与实施方案。 十、将“主要水功能区划成果复核及评价考核方案”和“法规标准等编制 与实施计划”调整到“综合管理”中;综合管理应加强水资源保护

6、方面的法规、 规范、政策和研究等内容。 十一、根据水利部 10 月份提交规划报告成果的要求,会议对规划工作 进度进行了如下调整: (1)7 月中上旬: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规划具体范围、水功能区达标率等。 (2)7 月底:提交规划项目清单,进行第一次汇总。 (3)8 月份:进行第二次汇总,筛选确定纳入本次规划内的项目,进一步 细化项目布局、措施类型等。 (4)9 月份:规划最终成果确定,报告编写。 (5)10 月份:提交规划报告及审查。 附件 2: 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 工 作 大 纲 (报批稿)(报批稿)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二二 O 一一 O 年六月年

7、六月 目目 录录 一、规划编制背景和意义一、规划编制背景和意义.1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2 三、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三、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3 (一)指导思想.3 (二)规划原则.3 (三)规划依据.4 四、规划目标和任务四、规划目标和任务.4 五、规划范围五、规划范围.5 六、规划措施与方案六、规划措施与方案.5 (一)重要水域入河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5 (二)流域重点水域典型入河排污口调查及调整方案.6 (三)主要河湖控制断面生态水量规划方案.6 (四)典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7 (五)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方案.7 (六)监测规划与实施方案.

8、8 (七)综合管理.9 七、规划保障及效果评价七、规划保障及效果评价.10 八、进度安排八、进度安排.11 九、规划组织及工作方式九、规划组织及工作方式.13 十、规划成果十、规划成果.13 十一、规划工作量及工作经费十一、规划工作量及工作经费.13 一、规划编制背景和一、规划编制背景和意义意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社会和经 济的发展,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所构成的水危机依然是我国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 水资源具有多功能的资源特征,水资源保护的根本任务是保护江 河湖泊水域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水生态等资源属性不受破坏,能够 发挥其综合功能并能持续利用。20 世

9、纪 80 年代中期,水利部首次组织 编制了全国七大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规划,该规划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工 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9-2002 年水利部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保 护规划,首次提出了全国重要江河湖库的水功能区划,并以水功能区 为单元,提出水域纳污能力和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2002 年开展的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保护部分增加了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 保护与修复的内容。2006 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开展了全 国各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将水资源保护规划及其相关的水生态与 环境保护规划作为流域综合规划的重要内容。2005 年,水利部开展饮 水安全保障工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以来

10、,各级人民政府已将保 障饮水安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点之一。近期 水利部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 要求。 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水资源保护内涵需从以往的水质保护为主 扩展为水质、水量、水生态并重,注重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以维 护河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以保障流域饮用水安全、生产用水安 全和生态安全。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 发展,为国家宏观决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十二五”规划 将水资源保护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开展专项规划要求。综上,按照水 资源保护的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编制全国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 (以

11、下简称规划)是十分必要和紧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 规明确规定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相关职责。根据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875 号),水利部的职能调整明确加强了水利部在水资源 保护,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职责,如“负责 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兼顾和保障。指导水利行业 供水和乡镇城乡供水工作。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编制水资源保 护规划,组织拟订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并监督实施,核定水域 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建议,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指导地 下水开

12、发利用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指导农村饮 水安全”等。水资源保护规划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科学合理地编 制水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是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的重要阶段性基础,也是支撑“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顺 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利 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功能区划定工作并以此为依据核定完成重要水域 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 据;同时国家对水污染治理投入不断增加,局部河湖生态环境状况好转。 但是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水资

13、源综合利用薄弱环节依 然存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水资源粗放利用 的方式还未根本改变;全国总的污染控制任务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治 理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不同区域水质、水量、水生态问题突出;部分地 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 遏制;水资源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待落实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水资源的需求不 断增加,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生态系统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保护水资 源、维系良好河湖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任务十分迫切。 三、规划三、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 在充

14、分分析“十一五”及以往水资源保护工作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 按照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部署和要求, 以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目标,坚持水量、水质、水生态 统一规划和一体化管理,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确定的水利部在水资源 保护方面的职能要求,加强和拓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使水资源保护满 足“十二五”期间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管理”的原则。与其他相关专业、行业、区 域规划相协调。 2、坚持“综合治理、注重生态”的原则。 3、坚持“措施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15、治法、 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水利发展“十一 五”规划、其它相关行业“十一五”计划和规划,全国水功能区划和水资 源保护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各省区水资 源保护规划等有关规划。 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四、四、规划目标和任务规划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期间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目标: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实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生态的统一规划和一体化管理; 主要水功能区达标率 60%,重点的受损水生态得到修复,重点饮用水 水源地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十二五”期间水资源保护规划任务是:实施最严格

16、的水资源管理制 度;建立全国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强化流域机构 省界水质水量监测监督管理;注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河湖生 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建立水资源保护与河湖生态治理修复工程体 系。 五、规划五、规划范围范围 综合考虑我国不同区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能性 及具备的工作基础等因素,经与流域机构商议,以流域上报水利部的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为基础,结合“十二五”期间主要水功 能区达标率考核目标 60%的要求,并协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 规划,确定规划范围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 太湖流域的干流、重要支流和重点湖库。 鉴于水利部正在组织编制的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已开展 重点区域地下水保护规划,本规划范围不包括地下水保护规划有关内 容。 六、规划措施与方案六、规划措施与方案 (一)重要水域入河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 以水功能区划为依据,水利部在“十一五”期间相继核定完成了黄 河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