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敌是依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603692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天敌是依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天敌是依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天敌是依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天敌是依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天敌是依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天敌是依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天敌是依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许多学生上课无心听课、有的干脆睡觉,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是旁观者,他们不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且不承担学习的后果。在一些教师的眼里,那些“后进生”上课睡觉,就是表现好。有人说:“你如果在大街上看别人打架,可能回来后也能叙述清楚,但很快就会忘了。可是自己小时候和谁打过一架,怎么打的,许多人很多年以后都会记得清楚,这是因为自己是参与者。所以要想学生学习效果好,就要让他们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习上也是一样,光听老师讲的记不住,经过反复思考的记得牢。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老师就像司机,而学生就像乘客。对照新课程理念,反观目前

2、仍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课堂,有五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一是反思“我们的课堂状况”。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说打住吧,教师说我不累,这就是我们传统课堂,甚至目前不少课堂的真实写照。二是反思“讲授法”。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地传递“知识”(实际上知识不能传递,我们能传递的仅仅是有用或无用的信息)。最大的弊端在于使人厌学。三是反思“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当学生学习、思考、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被教师用所谓的勤奋讲授无限制地占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变成了学习的旁观者。四是反思“学生怎样才是学会?”我们这样认为,学生听懂了就是学会了,会做题就是了不起。实际上,做题可能只是学习的开始。只有能够展示思想

3、、观点、方法甚至问题,学以致用,才是学会。五是反思“我们进行的是什么教育?”无限制占领学生的时间显然不是素质教育,也不是应试教育,因为即使为了学生应试,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大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不仅使学生不会思考,而且使学生连应试的能力也失去了。这样的教育既非素质教育,也非应试教育,而是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改革的教育。河南省商丘市第四高中校长、特级教师马廷勋说:从实际上来看,国内的应试教育就是“折磨教育”!折磨学生!折磨家长!折磨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中曾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4、“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母亲是如何教孩子学爬的呢?不是做示范动作,在地上爬给孩子看;不是讲爬的动作要领给孩子听;也不是手把手地教孩子爬。而是拿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在孩子的面前晃动,引诱他。这种方法是“导”,不是“教”。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落实三个环节:一是强化预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做好预习是课堂上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突出合作。让学生自主

5、管理、自我发展。关键在于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三是科学训练。作业题目要精选,难易适中,总量控制.突破两大难题:学生自学(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抓住一个关键: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的前提,没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没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教师想要独霸课堂,学生也没辙。转变教学方式必须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篇文章说:“教师不学习、不总结、不反思、不改变已成为新课改的最大难题。于是中国教师报说,最难改的是教师。”在评研试卷的过程中,让学

6、生小组互评试卷,进行讨论,接着,由学生自己再出一套题目进行测试,再评研一次。通过这样“两评两研”,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更为充分和扎实。学生从被动做题到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具有亲切感,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满堂灌”有如下十大罪状。1.无用信息太多,导致学生厌听、厌学。2.导致学生思维产生依赖性、懒惰性。3.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4.导致尖子生尖不起来,后进生赶不上来。5.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从而抢占课外时间。6.导致训练落实不及时,造成大量“夹生饭”。7.阻碍了学生

7、全面素质的提高。8.牺牲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9.毁灭了学生学习中的幸福感与快乐感。10.导致教师只习惯于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而不习惯于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由教师版心太软想到的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纪立建(已经投稿,请勿引用)在QQ上看到一位老师发的心太软,本以为就是任贤齐唱的歌,可是仔细一看,不仅深有感触。歌词如下: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的分析着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吗?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道学生心理在怨你,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

8、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多余的牺牲,你不觉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奥!算了吧!就这样算了吧!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傻傻等待,学生学会依赖,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由这道歌,我对教学提出几点感想,与大家共商。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唤醒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了,学生就能掌握知识吗?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否则,我们的考试应该是人人100分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学生能否掌握知识,当然需要教师的讲解,但要学生真正理解,能懂得知识,恐怕不能仅靠教师的“讲”来解决的了。我们都清楚,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满堂灌,我们的老师把本来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非要在课上哰叨几遍,学生一遍没听懂,

9、再来第二遍,第三遍直到学生“听懂”为止。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正常课时远远不够,只有依靠补课来弥补。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所以必须把学生能自主学习的东西交还给他们,重新唤醒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如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文本资料、电脑网络等能查到能学会的东西,教师就不需要讲了。当然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引导。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看,我觉得教师要针对学情,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华,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但这并不等于老师不讲不教,而

10、是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由主导者变为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请记住:在知识成倍生长、媒介多样发达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也不能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不断成长、走向幸福的引导者、激励者、合作者。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唤醒与鼓励。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要尊重规律,关爱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而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这实际是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如果老师以为能够多用一点下课时间来向学生讲授知识,就能让学生来感激老师,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很多教育教学调

11、查中,学生讨厌教师拖堂总能“名列前茅”。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一节课40或45分钟下来,学生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再能高效学习了。况且下课后的学校基本上不安静,教室外人来人往,学生还要去卫生间、为下节课准备,他怎么可能有兴趣听你讲课呢。因此我们每个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更要关爱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请记住:自己的教育是否成功,关键看是否以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做教师,总比一厢情愿地付出强。教师应该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你就会明白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三、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新课程的最高宗

12、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记住多少概念,背熟了多少原理,考出多少成绩,而应该关注学生的素养,要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课堂,而是充满活力的、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这需要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自信心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分析和

1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经济生活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价格调查,并进行分析;在政治生活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在学习文化生活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的调查研究,为学校发展先进健康文化提出建议,等等。这样的教学,可能不需要教师讲很多,但学生获得的更多。请记住: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关心学生终身发展,就不能够在当下帮助学生真正成长。结语: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恒新的话题。如何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你我需要共同努力,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