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悉达多讲记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5602351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塞悉达多讲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塞悉达多讲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塞悉达多讲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塞悉达多讲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塞悉达多讲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塞悉达多讲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塞悉达多讲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对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东方,真切热爱并有所了解的,有两个大人物。 这两个人是 同时代人,一个是荣格(18751961),一个是黑塞(18771962)。 他们都用德语写作,而且 都跟瑞士有关,荣格是瑞士人,黑塞后来加入了瑞士籍。 如果比较他们的程度,荣格有可能 高一点,黑塞的作品往往呈封闭之象,而从荣格的方向还能继续往前走。 全面定义荣格比较难,从他和几个人的关系中,可以尝试透视一下。 一是荣格和弗洛 伊德(18561939)的关系,从心理分析而言;一是荣格和胡适(18911962)的关系,从中 西文化而言;一是荣格和黑塞,从医学和文学而言。 第一,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关系。 两个人在1907年相

2、遇,有过一段蜜月时期。 对于他们 的分歧(1912)乃至分裂(19131914),我站在荣格一边。 弗洛伊德提出性和梦的学说,确 实是伟大的成就。然而他试图以此作为教条,不允许他人越雷池半步,却终究格局太小。他 把荣格封为“王储”和接班人,以为天下既定,可以一劳永逸地压制各种怀疑,有志气的后 生当然不应该跟着他走。 荣格另外探索了一条路,和弗洛伊德之路相比,我的判断是荣格 之路更有前途。 当然弗洛伊德后来也修正了自己,他的晚期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荣格和胡适的关系。 在荣格晚年写的自传中,记录了在三十年代中期的一段交 往。 荣格问胡适,你们中国的易经怎么样。 胡适回答说,那本书不算什么,

3、只是一本有年 头的巫术魔法选集罢了 (回忆梦思考, 刘国彬、 杨德友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00601页)。 此书把易经译成变化,其中“我给他做了实验”应当指占卜,“他的话成 了六边形状”应当指成六爻卦,“这个女孩太有威力了,一个人不该娶这种女孩子”,应当指 姤卦初爻“女壮,勿用取女”。 在胡适的心目中,所谓“有年头的”,大概就是老掉牙或者过气 的意思吧。 我相信胡适遇到当时名满天下的荣格一定非常有兴趣,想吸收一些外国的好东 黑塞 悉达多 讲记 张文江 99 西。结果荣格反而向他求教,他无论如何不 能理解。这两个人的程度比较起来,当然还 是荣格高。 荣格是对世界文化作出贡献的 人,

4、胡适是对中国新文化作出贡献的人。胡 适的贡献在中国影响很大, 但是放到世界 范围内来看,就算不了什么了。对于这两个 人的分歧,我倒也不是简单赞成荣格,我对 荣格的肯定有所否定, 对胡适的否定有所 肯定。因为荣格向往东方的学问,向往中国 的易经,他多少碰到一点真东西。但是中 国的真东西远远不止于此,其境界之深广, 远超荣格所能认识的程度。 胡适固然不能 了解荣格,但是他的否定也有道理,因为他 眼中看到的中国文化和易经,在我看来 确实可以唾弃。 五四的那些人否定传统文 化,在今天看来不完全正确,在当时却有其 合理性。荣格和胡适头脑中的易经,完全 是不同的东西,他们好像在对话交流,实际 上是鸡同鸭讲

5、。 了解荣格的思想境界, 要看他跟古希 腊的关系。对于古希腊,荣格喜欢的是毕达 哥拉斯、赫拉克里特、恩培多克勒以及柏拉 图(参见回忆梦思考,同上,119页), 不喜欢的应该是亚里士多德。 这一思想进 路,确实非常吸引人。 但是问题在哪儿呢, 我估计要攻破荣格的漏洞, 或许要从解析 恩培多克勒入手。在古希腊,恩培多克勒的 南意大利医派和希波克拉底的科斯医派不 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西方的中医。 荣格早年喜欢恩培多克勒, 有神秘主义的 成分,对他以后喜欢印度和中国,可能有所 预示。古希腊是西方后世思想的母胎,怀特 海有名言云, 欧洲哲学传统来自对柏拉图 的一系列注脚(参见过程与实在,杨富斌 译

6、,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70页)。 对西方 思想家来说, 你头脑中的古希腊图景怎么 样,你的学问就是怎么样。如果是低手可以 不去管他,他自己会发明一套东西。而对于 高手来说,就是看他的古希腊图景。古希腊 图景变来变去, 在每个思想家头脑中都不 同。 比如说海德格尔(18891976),他的古 希腊图景就是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斯、 赫拉克利特,而且后边一定有亚里士多德, 这跟荣格的图景相当不同。 研究西方思想 家,可以从他的古希腊图景入手,当然以后 还有深妙的变化。 第三, 荣格和黑塞的关系。 两个人 1917年认识,彼此互相欣赏。 书末所附的 年表中记载,1921年,黑塞在创作悉达多 的

7、时候遭遇心理危机,荣格给他做过治疗。 治疗过程的具体情况,可以再研究,相信其 精彩程度不下正在写作的小说。 黑塞的危 机来自他的生活,但是也跟东方思想有关, 荣格用西方的药能治好吗? 他所开的西方 的药中,是否含有中国的配方呢? 要知道, 在1920年, 荣格已经和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相遇(一说1922年, 见芭芭拉 汉娜荣格的生活与工作,李亦 雄译,东方出版社,1998,207页)。 但是要 迟至1924年,他才为卫氏的易经译本写 序;更要迟至1929年,两个人才合作完成 了金花的秘密。 黑塞悉达多1921年写 作,1922年出版, 在中国正是共产党成立

8、 后不久,大革命风云初起之前。 对于黑塞一生创作成就来说, 他的高 峰是玻璃球游戏。 这本书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我觉得是实至名归。并不是每本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都是好书,但是玻璃球游 戏不在此列。 此书前后写了十二年,1932 年开始写作,1943年完成,1946年出版,随 即获奖。20世纪的小说,我愿意为读书人 推荐的有一部半,它是其中的半部(参看拙 阅读札记 对西方思想家来说, 你头脑中的古希腊图 景怎么样, 你的学问 就是怎么样 100 黑塞 悉达多 讲记 稿“玻璃球游戏感言”,见渔人之路和问 津者之路)。 悉达多完成于此前二十余 年,可以看成玻璃球游戏的前驱。 玻璃 球游戏包含四个系统

9、的内容,希腊、基督 教、印度、中国。 他的卡斯塔里可以看成柏 拉图学园的模仿,而“玻璃球游戏”综合人 类的全部文化, 则是西方环境下所想象的 易经。 悉达多把其中的印度部分搞清 楚了,没有这个踏踏实实的垫脚,他后来走 不上去。 在相当程度上,悉达多是一本好书。 译者非常虔诚,文笔有诗意,放进了自己的 生命体验。 小说中包含了黑塞的信仰和证 悟,这是非常高级的写作,但还不是我心目 中最高级的写作。我心目中最高级的写作, 就是为证悟寻找适当的表达形式, 不管这 个形式是不是小说。黑塞是一个小说家,他 的思想中还有小说的观念, 先有小说再把 证悟放进去,那么就不是最好的小说。因为 好的小说应该不是小

10、说,比如我想说,现代 有生命力的表达形式也可能是漫画。 真正 值得表达的是证悟,其次才是信仰。证悟和 信仰不同,在我看来,证悟远比信仰重要得 多。 当然,证悟和信仰也是名言假设,实际 上很难分清楚,对于初入门的人来说,没有 信仰就无法得到证悟。 但是到达一定程度 后就会明白,信仰是信仰,证悟是证悟。 如 果能把信仰和证悟分辨清楚, 程度也就比 较高了。 这本小说书名叫悉达多。 黑塞的构 思很巧妙,他把释迦牟尼(kya-muni)的 名字悉达多乔达摩(Siddhrtha Gautama) 一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 释迦牟尼中的释迦(kya)是族名,牟尼 (muni)是圣人的意思。

11、牟尼意译是能仁或 能寂,沉默不语,一直在思考问题的人就是 圣人。 在中国这个muni曾经翻译成“文”, 释迦文佛。广东话“文”读成“门”,“文”其实 不是义译,而是音译。 当然如果望文生义, 也可以引申开来,文的音训就是默然,好比 老子和苏格拉底的漠然不应(参看拙稿 “克利托丰辨析”)。 从形训来讲,文就是 爻变,系辞下所谓“物相杂,故曰文”。 回 到释迦牟尼还是在家人的时候, 他叫悉达 多 乔达摩,悉达多是名,乔达摩是姓。悉达 多(Siddhrtha)有两个主要解释,一切事 成,一切义成。乔达摩(Gautama)亦即瞿曇, 意为纯淑或地最胜, 译者称西文中原义是 光耀世界者。 黑塞把释迦牟尼

12、的故事一分 为二,悉达多是未成就的人,乔达摩是一个 已成就的人。悉达多走一条修行之路,回归 乔达摩, 实际上就是把两个人重新拼成一 个人。 小说分成前后两部分, 第一部取材于 佛教的修行传说, 第二部悉达多另外走一 条修行之路。故事大致讲,悉达多出生于婆 罗门家庭,婆罗门是古代印度最高的种姓。 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很好,父亲非常博学,经 常跟别人讨论学问。 他从小修习辩论、静 思、禅定,也体会了吠陀经中的“唵”。 唵 是印度梵文的根本音, 以后佛教的根本咒 唵啊吽,以及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都 以唵音起首。在古印度传统中,从唵这个音 中可以体会宇宙的根本阿特曼(Atman),世 界就是从这个音中

13、变化出来。 阿特曼有呼 吸的意思,它把整个宇宙看成生命体,有一 呼一吸、一阴一阳的律动。这个词可以解释 成我、自性或者本质,修习体会阿特曼,类 似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 悉达多受到父母 的照护,还有个好朋友侨文达,从小一起读 书。一天在他家门口有沙门经过,悉达多就 追随而去了。 好比当年释迦牟尼在宫廷里 S S 我心目中最高级的写 作就是为证悟寻找适 当的表达形式不管这 个形式是不是小说 101 生活得很好,文武双全,金钱、美女都没问 题,最后走出城门看见了生老病死,于是发 心出家。 沙门(sramana)是印度的出家修道 者,接触过佛教经典的人,都知道有所谓的 四沙门果,也就是金刚经中的须陀洹

14、、斯 陀含、阿那含,以及最高成就阿罗汉,阿罗 汉是小乘修行的最高果位。 悉达多成了出 家的修行人, 父母很痛苦, 但是阻止不了 他。 侨文达也跟着去了,朋友二人上了路, 其情形有些像唐 吉诃德和桑丘。他们跟从 沙门修苦行,目的是“丧我”,好比庄子所谓 “今者吾丧我”。修行的方法是“损之又损”, 减缓呼吸到近乎停止, 然后减缓心跳到近 乎停止。 如此三年, 虽然获得了长足的进 步, 但是最后并没有证到自己原来想达到 的成果。这时候他们听说乔达摩,也就是世 尊或者佛在舍卫城讲法,两个人就过去了。 侨文达加入了乔达摩的教团, 悉达多虽然 认同其教义,但是不愿意加入。乔达摩和悉 达多见面时,有一段对话

15、。 悉达多问他,在 你的教义里,世界是圆融为一的,又是可以 救赎的,这其中有矛盾。 佛陀回答,我的目 标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超拔苦难。悉达多又 问他,我对你的成就和教义毫无怀疑,但是 怀疑你自身体验的秘密通过你的教义无法 传达,所以我要继续走自己的路,自己体验 出来。 佛陀回答,提防你过分的聪明。 佛陀 的回答,我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完全可以 相信。要知道黑塞能这样写,那也是黑塞的 证悟程度,可以比拟玻璃球游戏中音乐 大师的最后之言:“你这是没有用的, 约瑟 夫。 ”这两个回答程度极高,我对此毫无疑 问,不可能否定,只能欢喜赞叹。 第一部到了最后,悉达多抛下了佛陀, 抛下了朋友, 重新上了路。

16、他在绝对孤独 中,有了一个觉醒。 他以前看山不是山,看 水不是水,而现在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从婆罗门教的角度来讲,世界都是假的,包 括父母和自己在内,都是假的幻象(maya), 要从里面找出真的本体界。 现在他回到了 现象,现象也同样真实,所以才有了看山是 山的证悟。这时他非常惊讶地发现,以前自 己所讲的话,自己并没有真正懂得。这个发 现应该有普遍意义, 原来自己头头是道讲 的话,都是自己不懂的,自以为懂而其实不 懂。所以古希腊苏格拉底要找人辩论,你讲 的这些话,自己真的明白吗。我举钱穆晚年 最后的文章为例,在他的那篇中国文化对 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国文化1991 年第四期)中,讲中国文化的根源是天人合 一。他自以为是晚年的大发现,为此兴奋不 已。身边的人提醒他早就讲过多次了,他说 你们不明白,我现在讲跟过去讲大不相同, 过去只是一般的强调, 现在才是真正的彻 悟。后来这篇文章留下来了,初看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