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5589076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与黑优秀读后感阅读心得500字 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了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他生于法国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红与黑的读后感一起来看一看吧 作家笔下展现的首先是整个法兰西社会的一个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维里埃尔城的政治格局贵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长是复辟王朝在这里的最高代表把维护复辟政权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在政治上得势视为天职贫民收容所所长瓦尔诺原是小市民由于投靠天主教会的秘密组织圣会而获得现在的肥差从而把自己同复辟政权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玛斯隆是教会派来的间谍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监视之下在这王座与祭坛互相支撑的时代是个炙手可热的人这三个人构成的三头政治反映了复辟势力在维里埃尔城独揽大权的局面而他

2、们的对立面是为数甚重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咄咄逼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司汤达一方面向人们描述了保王党人的横行霸道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必然趋向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展示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涉及了从法国外省到首都巴黎的许多方面的生活风情;上写皇帝首相、王公贵族下写三教九流、平凡百姓;通过教会、政党以及各阶级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对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的政治斗争、社会矛盾、人情世态、风土习俗作了而又生动的描绘 小说主人翁于连索黑尔是一个

3、出身农民家庭但博学多才的青年这个出类拔萃的青年雄心勃勃决不甘于贫贱一心向往拿破伦时代的沸腾生活渴望通过从军去建功立业青云直上但在王政复辟时期在极端反民主的贵族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法国于连看到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只有通过教会一途他才有希望跻身上流社会小说题名红与黑红即象征军队黑即象征教会于连开头在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府上当家庭教师为了报复贵族资产阶级对他的鄙视找到迅速爬上去的捷径使他很快赢得了市长夫人的欢心成为她的情人因此得以进入修道院学习企图以此达到发达的目的他最后到了巴黎又有幸成为德拉木尔候爵的私人秘书同时勾搭上了候爵的女玛特儿正准备和玛特儿结婚实现自己飞黄腾达的美梦的时候市长夫人出于嫉妒在听她忏

4、悔的教士的指使下给候爵写了一封揭发他丑行的长信使于连的野心和梦幻完全破灭了在他绝望之余一怒枪击了德瑞那夫人受到了严厉的审判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从而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 一心希望摆脱贫贱地位报复上流社会蔑视的于连是煞费苦心不择手段的他明明崇拜拿破伦却要当众大骂拿破伦他明明不信神灵却要把圣经读得烂熟能够完全背诵好虚伪的青年啊我不了解那时的生活背景只知道于连为了争名夺利做自己的黄粱美梦而欺骗自己带着假面具来应酬所有的人如果我是他我会很累要自己时刻像电影里一样去扮演一个和自己内心世界异样的角色而且要让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出戏沉浸在这个角色里是很难办到的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真同情于连 正义永远战胜邪

5、恶于连最终的下场是可悲的所以待人最好多一些真诚少些虚伪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

6、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

7、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当我快速读完这本书时我觉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遗憾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物他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一些才华当然他也有一副美好的面容如果他是一个一心

8、只想过安稳日子的人那他会和同他的阶级一样的人过着平淡但安稳的日子但他不是他为自己的地位感到自卑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于连天生有温柔易感动的心他也善良但是他把这些都隐藏起来了装作冷酷的样子为跻身与他地位完全不同的阶级里他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得时刻注意他的言行以便伪装自己明明看不惯身边的人还装作顺从而且大部分时间他都失去了自我时刻怕被上流社会的贵族们藐视 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开始是为了报复那些他厌恶的贵族老爷们但后来却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德瑞那夫人是一个单纯温柔的贵族夫人她有着天使般的脸庞她即软弱有坚强在与于连发生关系后她受到良心的谴责但有无法拒绝于连在深深的矛盾中她因看到小儿子的病情严重而更加自责她那因爱

9、情与母爱两种感情折磨的心几乎要崩溃了但当她在于连离开的几个月中无意遇上了他她由于过渡的激动而晕过去最后她因为于连而坐牢他为了能见到他而四处奔波为了于连她不顾一切所有的羞却和担心害怕都不复存在了她变得勇敢她以前担心的名誉之类的念头烟消云散当她知道于连被判死刑后打算和他一起自杀但她疯狂爱着的于连阻止了她的这个可怕的念头最后当她得知于连被处决她可在第三天就离开了人世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痴情的女人我比较同情和佩服她 我同情于连小时侯的情况他从来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经常受到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打骂他周围人因此也轻视他这对他以后的悲剧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我喜欢于连但是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喜欢他的一面喜欢他具有的同

10、情心和易感动的心他能判断是非但是他没有坚持他本来的意愿办情我不喜欢玛帝尔德他太骄傲而藐视比她地位低下的人他还喜欢挖苦别人对她这样任性自傲的女人于连曾为了她痛苦伤心过后来有耍些手段得到了玛帝尔德的爱情但在他失去一切之后他才大彻大悟才勇敢面对一切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虚伪与野心悔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他因此更加珍惜他真正爱着的德瑞那夫人最后于连这令我怜惜的人物在平静的心态下离开了人世我不能理想于连这种狂妄的心我喜欢没有野心的他喜欢他在没有伪装下的俊俏动人的相貌不喜欢他故作冷漠的表情 这本着作有两处使我感动:一处当德瑞那在教堂看见于连而晕倒另一处是结局太不幸了 于连索莱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综观他极其短暂

11、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跻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

12、”及其实施当中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他毕竟是个好苗子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我们不难发现于连在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快乐的到了极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

13、接着应该在制定一个计划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而已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当他以为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在狱中反而使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的自我也找到了本质的幸福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对于于连的爱情我们同样怀着强烈的兴趣因为于连的成功幸福既而毁灭都与他的爱情紧密联系着的他的两个恋人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伴着短暂而奋斗的一生所以不妨分别来看看于连与两个恋人的恋情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始于于连对她的诱惑起初他只是在履行所谓的“责任”这是一种对贵族老爷的报复一种虚荣的满足但是德莱纳夫人

14、的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于连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德莱纳夫人可惜这颗爱心又很快被种种野心占有了直至最后才又复燃爆发 而于连和玛蒂尔德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征服和反征服的关系谁征服了对方就会让对方受到情感上的折磨玛蒂尔德出身豪门贵族且追求理想不甘平庸才思敏捷所有这些都吸引着于连而玛蒂尔德对于于连的爱情更多地缘于于连在她骄傲面前不屈服不屑一顾这在于连接受科拉索夫亲王的建议这一段有趣的故事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可以说是嫉妒和寂寞使玛蒂尔德疯狂地爱上了于连 最终于连还是投入了德莱纳夫人的怀抱而拒绝了玛蒂尔德这多少让人要为后者鸣不平毕竟她置自己的名誉而不顾毕竟他不顾一切地为于连的获释而奔走但这种爱却不是自然的流露而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爱却是自然地同她在一起于连会感到自由平等和独立这也是司汤达本人所说的“头脑的爱情”和“心灵的爱情”之别吧于连的取舍正是司汤达本人的取舍 同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司汤达在写完红与黑后认为在五十年后才会有读者他盼望着读者能解其中味并声称他的作品是献给少数幸福的人的在写完了这点小体会后回过头来我不禁又问自己我是那少数幸福的人? 猜你感兴趣: 1.红与黑的读书笔记 2.红与黑的读后感300字 3.红与黑读书心得500字 4.红与黑的读后感300字 5.红与黑的读后感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