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临证400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5546325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绍琴临证400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赵绍琴临证400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赵绍琴临证400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赵绍琴临证400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赵绍琴临证400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绍琴临证400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绍琴临证400法(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绍琴临证400法 中焦湿热证治】【一、湿重于热八法】(一)香以开郁,苦燥其湿,少佐消导,疏调气机湿邪挟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脘腹胀满,纳呆呕吐,大便溏泄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必当香开郁,苦燥湿,展气消导,仿一加减正气散。藿苏梗各6(后下)、厚朴6、杏仁10、陈皮6、茯苓皮10、大腹皮10、鸡内金10、焦三僊各10加减法:若仍有发热恶寒之卫分证时,加苏叶6,或加淡豆豉10,以宣阳化湿。若舌苔黄厚糙垢,大便不通,脘腹胀满者,加焦槟榔10、大黄粉1(冲)。(二)宣通表里以化湿郁,疏调气机而退满胀 湿邪郁阻,内困脾胃,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外郁肌肤经络,周身沈重疼痛,表里同病者,用宣通表里,

2、疏调气机法。 藿香梗10(后下)、大豆卷10、厚朴6、陈皮6、木防己10、茯苓皮10、薏苡米10、通草3、大腹皮10 加减法:若湿阻经脉,遍体疼痛较重者,加秦艽10、桑枝30。若表气不开,湿阻不化者,加苏叶3、白芷3、淡豆豉10。若舌苔黄腻根厚,腹胀气不宣通者,加焦三僊各10、鸡内金10、花槟榔10。 (三)芳香以化湿郁,甘淡渗湿利尿,分消以畅气机 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阳气郁遏,久则酿热,小溲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软,按之不清楚。用芳化淡渗方法。 藿苏梗各10(后下)、厚朴6、陈皮6、杏仁10、茯苓皮10、滑石6、通草2 (四)清宣湿热以透白?/咅,淡渗利湿兼畅三焦 中焦湿热郁蒸

3、,外达肌表。发热身痛,汗出不畅,表情淡漠,胸脘痞闷,呕恶便溏,胸腹部发出白?/咅,舌苔黄腻,脉濡。用清宣淡渗方法。 淡豆豉10、炒山栀5、前胡6、薏苡米10、竹叶3、白蔻仁3、连翘10、滑石6、通草3 加减法:若热重于湿,舌红口干者,可于方中加黄芩10、生石膏6(先煎),以宣清并施,使热减?/咅退,病势必轻。若湿邪较重者,当以辛香宣解爲主,方中可加藿佩各6、杏仁10、冬瓜皮20。 (五)祛湿清热,通络熄风 湿热蕴蓄中焦,壅滞筋脉,筋脉失于濡养,拘急挛缩,而成动风。牙关紧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神识昏蒙,舌苔黄腻,脉濡。治用祛湿清热,通络熄风方法。 大豆卷10、秦艽6、威灵僊10、

4、炒地龙15、炒黄连5、海风藤10、丝瓜络10、木瓜10、六一散10(布包) 加减法:若有暑邪不清,当加用芳香清凉药物以宣化暑湿,俟暑热清则诸证自减。若肝热重者,加钩藤15,或羚羊角粉0.3(冲)。若舌苔黄腻且厚者,加焦三僊各10、鸡内金10、香稻芽10。 (六)苦辛温开郁燥湿,调募原行气破滞 湿热疫疠之气侵袭人体,邪气伏于募原。憎寒发热,继则但发热而不憎寒,日晡益甚,头身疼痛,胸闷脘痞,时作呕恶,苔白腻而中如积粉,脉弦数。以本法治之,以开达募原。 淡豆豉10、炒山栀6、槟榔10、厚朴3、草果仁2、知母3、赤芍6、黄芩10、焦三僊各10。 加减法:若湿邪郁阻而中有积滞,舌苔黄厚根腻者,当温燥以开

5、郁,苦泄以通便。方中加枳实3、大黄粉0.5(冲)。若湿阻络脉,腰痛者,加独活3、防风6、桑枝30。 (七)疏化升和,瘥后调理 中焦湿热减而未清,脾胃功能不复。胸脘痞闷,知飢不食,食不甘味,精神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可用疏化升和,瘥后调理法。 旋覆花6(包)、木香3、砂仁2、枳壳6、生白朮3、焦神曲6、香稻芽10、茯苓20 加减法:若胸胁痛者,加佛手片10、橘叶3、片姜黄6。若舌淡苔白润,脉象沈濡者,加太子蔘36,以观其后,视其动静,再议补正。病后调理,防其复发,是善后的主要方面。在湿热病后,更属重要。其调理不当而复发者,一般分三种情况:1、食复:因过食而发热又作;2、劳复:病后过于劳累,而

6、发热又作;3、感冒复:病后重感新邪而发热又作。均须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八)温阳以化气,利水而消肿 湿热病后期,由于湿遏伤阳,温化失权,心阳衰微,火不制水,水寒之气泛滥。症见心悸头晕,肢冷身肿,舌胖嫩苔水滑,脉沈弱或沈迟。用温阳利水方法,仿真武汤意。 淡附片6(先煎)、茯苓15、白朮10、白芍10、生姜3、淡干姜6 加减法:若阳虚中气不足者,加党蔘10、生黄芪20、炙草10。若中气过虚时,可加人蔘粉3(冲)。 【二、湿热并重四法】 (一)苦以泄热,燥以祛湿,宣通三焦 湿热并重,郁阻中焦,升降失和。身热心烦,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甚则糙垢,脉象濡数,或濡滑按之小

7、数。用燥湿与清热方法,仿连朴饮。 淡豆豉10、炒山栀6、前胡6、川连6、厚朴6、半夏10、菖蒲6、杏仁10、芦根20 加减法:苦、燥、宣三法合用治湿热郁阻,要根据病情,随时加减,但三者不可偏废,更不可互相影响。若热邪盛者,先以苦寒爲主;湿重时,可重用温燥药,但亦须注意其热,总以宣通阳气,畅达三焦爲宣,俟阳通湿化,则热随湿减。 (二)清其郁热化其湿邪,通利三焦而退潮热 湿热并重,必以脾胃爲中心,升降分化无权,必瀰漫三焦,湿热互阻,邪无出路。故潮热汗出,心烦口渴,胸脘痞闷,呕恶便溏,小便黄少,舌红苔灰白且垢,脉象濡数互见。,根据濡数之偏颇,判断湿与热孰轻孰重,决定治疗重点。 淡豆豉12、炒山栀6、

8、杏仁10、滑石10、黄芩10、陈皮5、马尾连10、片姜黄6、厚朴6、半夏10、通草3 本方乃杏仁滑石汤合栀子豉汤化裁而成。治湿热必当先宣而后清。因湿郁不宣,则热邪无由而出,故用栀、豉以先宣阳化湿。这是本人的看法,也是承先师之经验,用于临牀是有一定疗效的。 加减法:根据脉形,若濡软、沈濡、沈缓、沈弱者,仍以宣湿、燥湿爲主。再根据兼脉,如弦、滑、数之程度,而判定热郁之浅深,斟酌加减用药。 (三)分消湿热以祛其邪,宣展气机而退寒热 湿热之邪郁阻三焦,气机滞塞。寒热交作,头晕目眩,脘痞腹胀,泛恶作呕,舌苔黄腻,脉象濡滑。气道不利,水道不通,可用分消湿热方法。 黄芩6、马尾连10、半夏曲10、茯苓20、

9、竹茹6、陈皮5、苏梗10、滑石10、青黛粉2(冲) 加减法:若湿郁中阳,恶心较重者,加生姜汁6滴(冲)。若胸闷脘胀者,可加草蔻3、大腹皮6。若湿阻下焦,气机宣畅失灵,可于方中加通草3。若苔黄根垢时,可加焦三僊各10、香稻芽10,以助消导。 (四)清湿热,通血脉,宣痹止痛 湿热之邪郁阻骨节经络之间,而成湿热痹痛。症见壮热寒战,骨节肿痛,面色晦暗不华,舌苔灰腻或黄腻,两脉多属濡数。用清化湿热,宣痹止痛方法。 大豆卷10、防风己各6、杏仁10、滑石15、连翘10、山栀6、半夏10、晚蚕砂10、赤小豆皮10 加减法:若湿邪闭遏较重时,可加重疏风药,如羌活3或独活2,但不宜药量过多,恐其助热而病势加重。

10、若肝热筋脉失养,可于方中加木瓜10、赤芍10、川萆薢10。若湿阻络脉,关节痛甚者,可加桑枝30、丝瓜络10、海风藤10,以宣痹而止痛。 【三、热重于湿四法】 (一)清胃热以泄阳明,燥脾湿兼解太阴 中焦阳明胃热炽盛,又兼太阴脾湿。症见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脘闷身重,舌苔黄腻而干,脉象洪大按之畧濡。此热重湿轻之象,治以清胃热兼祛脾湿方法。用白虎苍朮汤。 生石膏20(先煎)、知母10、生甘草6、粳米30、苍朮10 (二)清泄湿热以畅三焦,通畅气机而利清窍 暑热挟湿,瀰漫三焦,升降失常。身热面赤,头晕耳聋,汗出口渴,小溲黄少,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当以泄湿热,利三焦爲主。滑石

11、10、生石膏15(先煎)、寒水石10、佩兰10(后下)、杏仁10、银花10、竹叶茹各6、通草3加减法:若湿阻清阳不升,两耳失聪者,可加辛香宣窍之品,如晚蚕砂10、菖蒲6、郁金6。若上焦热郁较重者,可加马尾连10或川连粉3(冲)、半夏10、陈皮6.若舌苔垢腻且厚者,加焦麦芽10、焦槟榔10、鸡内金10、香稻芽10。(三)清透少阳,分消湿浊,以利枢机中焦湿热不解,郁阻足少阳胆经,卫阳不能宣发于表,郁热鼓动,邪正交争。故恶寒发热,其状如疟。本证乃热重于湿,故发热重而恶寒轻,午后热甚,心烦口渴。湿阻于中,故胸脘痞闷。胆失疏泄,其气横逆,故口苦呕恶,而两胁胀满。舌黄腻而脉滑数,皆热重于湿之象。可用清透少

12、阳,分消湿浊方法。青蒿梗5、竹茹6、半夏10、黄芩10、陈皮6、片姜黄6、碧玉散10(布包)、柴胡3加减法:若苔黄糙垢者,加黄连3,或马尾连10。若苔黄垢根厚腻者,加焦三僊各10、槟榔10、枳实6。若胸胁苦满,心烦急躁者,加旋覆花10(包)、郁金6、瓜蒌皮20。(四)清热利湿,以退黄疸脾胃湿热不解,热重于湿,郁于肝胆,发爲阳黄。周身面目黄染,鲜明如橘子色,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无汗,腹满胁痛,食少泛恶,口渴小便不利,苔黄滑腻,脉象濡滑,按之弦数。用清热利湿退黄方法。大豆卷10、佩兰叶10(后下)、杏仁10、茵陈蒿15、炒山栀6、生大黄粉2(冲)加减法:若湿邪较重,遍体痠楚,苔白滑腻者,可用疏风

13、化湿药物,方中加防风6、薄荷2(后下)。若火郁偏重时,加马尾连10、连翘10、丹皮6、银花10、芦根20。若舌苔黄垢,脘腹胀满者,可加用大腹皮子各6、焦三僊各10、通草1。若舌绛偏干,热入血分者,当加凉血清营之药,如白头翁10、赤芍10、茜草10、焦山楂10。【下焦湿热证治】【一、湿重于热二法】(一)芳香化湿以开其窍,淡渗分消畅利三焦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气化不行,湿热上蒸。头胀不清,甚则如裹,神识昏蒙,时昏时醒,如獃如痴,口干呕恶,舌苔白腻,脉濡。用芳香开窍,淡渗利湿方法。佩兰10(后下)、菖蒲6、郁金6、杏仁10、茯苓皮15、生苡米15、大腹皮10、竹叶6、通草2煎汤代水送服苏合香

14、丸半丸、至宝丹半丸。加减法:俟神识清楚,可减去苏合香丸及至宝丹,祗服汤剂,以善其后。若热邪偏盛时,增用苦药以折其热;若湿邪偏多时,根据湿阻部位,酌情加减爲治。(二)导浊通腑以畅气机,开郁化湿而宣清阳湿滞大肠,气机闭塞,腑气不通。少腹胀满,大便不下,但并不燥结,或通而不畅,头晕胀如裹,神识昏蒙,脘痞呕恶,舌苔白腻而厚,脉濡。当以宣清导浊方法。佩兰10(后下)、殭蚕6、蝉衣6、晚蚕砂12、皂角子6、寒水石10、茯苓皮15、冬瓜皮子各20加减法:若舌苔垢腻且厚,脘腹胀甚者,加莱菔子10、大腹皮10、保和丸15(布包)。若胸满堵闷,叹气则舒者,乃湿遏中阳之象,加半夏10、马尾连6、厚朴花6,以开郁结而

15、畅胸阳。【二、热重于湿三法】(一)清利湿热,通调气机,凉血利尿,兼以止红湿热下注膀胱,热重于湿,热盛津伤,水道不利。身热口渴,尿频而急,尿道热痛,淋沥不畅,尿液混浊而黄,甚则热伤血络而尿中带血,舌苔黄腻而干,脉数畧滑。用泄热利尿方法。瞿麦10、滑石10、大黄2、炒山栀6、木通2、藕节15、生草梢10、荆穗炭10加减法:若苔白腻者,乃湿阻肺气不宣之象,可加宣阳化湿药物,如苏叶6、杏仁10。(二)导滞通腑以利胃肠,清化湿热而畅三焦湿热停阻,气机不畅,食滞胃肠,脾胃升降失司。泛恶作呕,脘腹胀满,大便溏臭不畅,色如黄酱。舌苔黄腻,脉象濡数。用导滞通下方法。大豆卷10、枳实6、楂肉10、槟榔4、厚朴3、

16、川连3、六神曲10、连翘10、木通3、生大黄粉0.2(冲)加减法:若滞热较重时,以清热消导爲主;若属湿热偏重时,当清化湿热方法。用药酌情加减。(三)清热燥湿佐以升和,调气和营凉血止痢湿热阻滞大肠,发爲痢疾。身热口渴,下利频繁,腹中挛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气血壅滞腐败而便带脓血,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用清热燥湿止痢方法。白头翁12、秦皮6、黄芩10、马尾连10、黄柏6、白芍15、葛根3、木香3加减法:若舌苔黄厚,根部垢腻者,当通导爲主,兼祛湿邪,加大黄3、香附6。若舌苔白腻而滑,下利脓冻者,乃寒湿阻于肠胃,改用葛根芩连汤加炮姜3、炒官桂3、乌药6。若有暑湿表邪未愈者,当加芳化疏化之品,如藿香10、佩兰10。附一:清末太医院院使,先父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一)辛凉清宣,苦甘泄热风温邪侵肺卫,卫外失常,发热汗出,微恶风寒;肺失宣降,上逆作咳;风热上攻,则咽痛头疼;邪热伤津,而口微渴,舌尖红,脉浮数。治以辛凉清宣,苦甘泄热法。薄荷3(后下)、连翘10、银花10、淡豆豉12、竹叶3、苦梗6、生草3、鲜芦根20(二)苦宣其郁,以解懊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